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3A503)

作品数:74 被引量:278H指数:8
相关作者:李长生杨卯生姜周华战东平张慧书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机械工程
  • 9篇冶金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篇轴承钢
  • 13篇碳化物
  • 13篇化物
  • 10篇盾构
  • 10篇轴承
  • 8篇奥氏体
  • 7篇盾构机
  • 7篇脱氧
  • 7篇炼钢
  • 6篇连轧
  • 6篇冷连轧
  • 6篇不锈
  • 6篇不锈钢
  • 5篇热变形
  • 5篇显微组织
  • 5篇CCT曲线
  • 5篇CR
  • 4篇再结晶
  • 4篇渗碳
  • 4篇球化

机构

  • 34篇东北大学
  • 18篇钢铁研究总院
  • 16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辽宁科技学院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东北特殊钢集...
  • 3篇钢股份有限公...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冶南方工程...
  • 2篇宝钢不锈钢有...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莱芜钢铁集团...
  • 1篇石家庄钢铁有...
  • 1篇瓦房店轴承集...
  • 1篇卡迪夫大学

作者

  • 19篇李长生
  • 18篇杨卯生
  • 11篇姜周华
  • 11篇刘雅政
  • 10篇周乐育
  • 9篇战东平
  • 8篇张慧书
  • 7篇张朝磊
  • 6篇张丹
  • 6篇李振兴
  • 6篇蒋波
  • 5篇霍朝霞
  • 5篇陈金山
  • 5篇孙世清
  • 4篇张关震
  • 4篇付秀琴
  • 4篇张建
  • 4篇韩强
  • 4篇丛韬
  • 4篇张弘

传媒

  • 9篇钢铁研究学报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Acta M...
  • 3篇钢铁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河南冶金
  • 3篇炼钢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冶金
  • 2篇上海金属
  • 2篇特殊钢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材料工程
  • 2篇Journa...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6篇2016
  • 19篇2015
  • 23篇2014
  • 12篇2013
  • 2篇201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棒线材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介绍了棒线材连铸坯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的概念、工艺和关键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可以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利用有限元法对铸坯切断后运送到轧制线期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300s后150mm×150mm铸坯的平均温度仍可达到1 000℃以上,可以满足直接轧制的需要。该技术在鞍山兴华钢铁集团公司得到了工业应用,取得了吨钢成本降低120多元的良好效果。
罗光政刘鑫范锦龙刘相华
关键词:节能减排
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热变形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探究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最佳动态再结晶条件和热变形机理,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试验钢进行了等温热压缩模拟试验,试验变形温度为750~1050℃,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量60%。结果表明,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在应变速率为0.01~0.1 s-1,变形温度为950~1050℃时,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具有双曲正弦函数型的本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流变行为;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形变激活能为442.022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流变应力数据建立了热加工图。通过热加工图及微观组织的观察确定了变形温度950~1050℃,应变速率0.01~0.15 s-1为最佳热变形条件;变形温度750~950℃,应变速率1.2~10 s-1为流变失稳区。
许川杨卯生马爱琼
关键词:热加工图
镁对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及热塑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冷作模具钢Cr12Mo1V1因C含量和Cr含量高,铸态下在晶界析出大量网状共晶碳化物,锻造后仍会存在大量大块长条状碳化物,且呈带状分布,使钢的热塑性降低,易产生裂纹,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研究添加Mg对Cr12Mo1V1钢碳化物及热塑性的影响.随着钢中Mg含量增加,铸态下网状共晶碳化物被打断且被细化,使其在后期的锻造中更容易被打散.同时,锻态下碳化物的平均尺寸随着Mg含量增加而减小,呈均匀弥散分布.碳化物尺寸和分布状态的改善提高了钢的热塑性.
王承龚伟姜周华王海东
关键词:冷作工具钢碳化物热塑性
高氮不锈轴承钢高温旋弯疲劳性能及损伤机制被引量:7
2019年
40Cr15Mo2VN高氮不锈钢在300、400℃条件下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300℃条件下安全疲劳极限强度为787 MPa,400℃条件下疲劳极限强度为860 MPa,300℃条件下安全疲劳极限较400℃下降8.5%。通过SEM观察断口发现,疲劳破坏类型均为表面缺陷起裂、夹杂物起裂及基体孔洞起裂。高温下,碳化物、晶界等在热力耦合作用下成为孔洞形核的位置,孔洞长大连接成微裂纹,成为裂纹萌生扩展的主要原因,300较400℃条件下安全疲劳极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蠕变孔洞聚集程度高,容易连接成微裂纹,导致疲劳失效。
吝欢杨卯生舒佰坡李建新罗志强
关键词:高氮钢高温孔洞
铁路轴箱轴承滚子裂纹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某铁路轴箱轴承检修作业时发现其轴承滚子存在宏观裂纹,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微观检验的方法对滚子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滚子裂纹处存在磨削烧伤,引起应力集中;在机械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磨削烧伤部位产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发展为宏观裂纹。
张关震丛韬张弘张澎湃付秀琴张斌
关键词:铁路轴承滚子磨削烧伤
控轧控冷工艺对GCr15轴承钢球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空冷、水冷方式对轧后的GCr15实验钢试样分别冷却至不同温度(756、680℃)。对3种不同原始组织的GCr15钢试样进行了等温球化退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对等温球化效果的影响,观察了金相显微组织,测定了硬度,分析了实验结果和碳化物球化机理。结果表明:高温终轧后水冷至680℃的试样球化效果较好,试样经退火后碳化物球状特征明显,尺寸分布均匀。
李凡李长生李振兴刘相华
关键词:GCR15钢球化退火碳化物形态
30Cr3WVE轴承钢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行为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组织和疲劳断口形貌分析等系统研究了一种采用双真空冶炼的高洁净度轴承钢30Cr3WVE的高周旋转弯曲疲劳破坏特性及非金属夹杂物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Cr3WVE轴承钢经870℃淬火和550℃回火后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达到732MPa;通过疲劳断口的SEM观察,疲劳裂纹起源于试样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表面缺陷为非金属夹杂物脱落形成的凹坑和机加工留下的刀痕,内部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l、Mg、Si和Ca的氧化物。夹杂物对30Cr3WVE轴承钢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的影响与其尺寸和至表面的距离密切相关。构建了夹杂物尺寸和分布对30Cr3WVE轴承钢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影响的模型,通过控制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可显著提高该钢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
王艳江杨卯生孙世清张志慧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
1750mm冷连轧不锈带钢高效轧制的跟踪实现被引量:1
2015年
跟踪功能是冷连轧线高效轧制、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1750mm不锈钢冷连轧生产线的快节奏特点,进行轧线跟踪逻辑分区,焊点跟踪用于实现对中心区域带钢焊点的精确定位,并提供精确的钢卷跟踪信息。提出了跟踪逻辑队列概念,建立轧制数学模型共享区和队列存储区,进而实现跟踪数据处理,最终设计了适合于工业生产实践的跟踪功能模块。现场应用表明,该跟踪模块设计人性化,跟踪精度高,在线状态信息反馈更为及时和准确,为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投入提供了保证,有效地提高了轧制节奏和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金山李长生
关键词:不锈钢冷连轧数据处理
Control of Surface Thermal Scratch of Strip in Tandem Cold Rolling被引量:8
2014年
The thermal scrat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cold roll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Some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qualitative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in this field.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a lack of research on effective forecast and control of thermal scratch defect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 tandem cold roll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precise mathematical model of oil film thickness in deformation zone, the lubrication in cold rolling process of SUS410L stainless steel strip is studied, and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il film thickness a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tatistics, mathematical model of critical oil film thickness in deformation zone for thermal scratch is built, with fit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tical method, and then based on temperature comparison method, the criterion for deciding thermal scratch defects is put forward. Storing and calling data through SQL Server 2010, a software on thermal scratch defects control is developed through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by MFC technique for stainless steel in tandem cold rolling, and then it is put into practical production.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hit rate of thermal scratch is as high as 92.38%,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hermal scratch is decreased by 89.13%. Ow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the rolling speed i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9.3%. The software developed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rmal scratch defects in tandem cold rolling, and helps to promote products surface quality of stainless steel strip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CHEN JinshanLI Changsheng
关键词:冷连轧不锈钢带材油膜厚度
脱氧合金化工艺对高铝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在1873K条件下采用Φ70mm×100mm MgO坩埚在MoSi电阻炉上开展了3炉含1.5%Al的高铝钢脱氧实验。实验炉次获得了较高的脱氧率和较低的终点全氧含量。Mn+Nb-Ti-Al-Ca脱氧工艺获得了最高的脱氧率和...
李丰功战东平张佩灿姜周华王博张思勋韩文习
关键词:炼钢脱氧氧含量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