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66002)

作品数:38 被引量:226H指数:13
相关作者: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阳承利祝远姣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主题

  • 24篇松香
  • 17篇氢化
  • 15篇催化
  • 14篇氢化松香
  • 14篇加氢
  • 14篇催化加氢
  • 8篇松节油
  • 7篇色谱
  • 7篇气相
  • 7篇气相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松脂
  • 6篇蒎烷
  • 5篇质谱
  • 5篇汽液平衡
  • 5篇蒎烯
  • 5篇加氢反应
  • 5篇催化剂
  • 5篇催化加氢反应
  • 4篇动力学

机构

  • 38篇广西大学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37篇陈小鹏
  • 32篇王琳琳
  • 17篇韦小杰
  • 15篇祝远姣
  • 15篇阳承利
  • 10篇段文贵
  • 9篇童张法
  • 6篇邓双
  • 5篇安鑫南
  • 5篇马建
  • 3篇林洁
  • 3篇周永红
  • 3篇张冬云
  • 1篇李丽明
  • 1篇王晓蕾
  • 1篇蒋艳芳
  • 1篇覃乃朋
  • 1篇刘雁
  • 1篇张淑琼
  • 1篇黎跃

传媒

  • 6篇林产化工通讯
  • 6篇林产化学与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色谱
  • 2篇精细化工
  • 2篇天然气化工—...
  • 2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设计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化松香制备与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介绍了松香催化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对其生产工艺、加氢催化剂、氢化松香化学成分的分析、松香催化加氢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传统的氢化松香生产成本高的原因是采用贵金属Pd/C为催化剂,而降低氢化松香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是寻求一种非贵金属催化剂,并介绍了以Rany—Ni为催化剂制备氧化松香的方法,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氢化松香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介绍了氢化松香在电子、食品、造纸、涂料、医药及合成橡胶等工业领域的应用状况。
祝远姣陈小鹏王琳琳阳承利童张法
关键词:氢化松香
氢气在松脂和松香中的体积传质系数被引量:3
2003年
高压搅拌釜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在温度373K~573K,压力2 0MPa~10 0MPa,搅拌转速600r min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气体等容吸收降压原理,测定了氢气在松脂和松香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并建立了体积传质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联式,为松脂和松香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考察了温度、压力对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传质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计算体积传质系数过程中,微分法与积分法二者之间平均绝对偏差为:松脂4 74×10-4,松香1 21×10-4。
陈小鹏王琳琳祝远姣张冬云韦小杰
关键词:氢气松脂松香体积传质系数
氢化松香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自制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主要化学组成———酸性部分 ,然后采用DB 5毛细管柱对其进行GC MS DS分析。共鉴定出 6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 ,4种二氢海松酸 /异海松酸型树脂酸 ,2种四氢枞酸型树脂酸。其主要成分为 13 二氢枞酸、8 二氢枞酸、8α ,13β 四氢枞酸 ,13β 7 二氢枞酸及 8(14)
段文贵陈小鹏王琳琳邓双安鑫南
关键词:氢化松香气相色谱-质谱化学组成酸性成分
GC-MS法分析松节油及其氢化产物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4
2000年
采用 DB- 5毛细管柱和 GC- MS- DS技术对松节油及其氢化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全分析。从原料松节油中分离出 36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的 32个组分 ,主要成分为 α-蒎烯、β-蒎烯、烯、长叶烯、对 -伞花烃、莰烯、α-香叶烯及石竹烯等。从相应的氢化松节油中分离出 32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的 2 4个组分 ,主要成分为顺 -蒎烷、反 -蒎烷、长叶烯、对 -烷、2 ,6 -二甲基辛烷及对 -伞花烃等。还对松节油各组分的加氢反应作了归类。
段文贵陈小鹏王琳琳邓双周永红安鑫南
关键词:松节油氢化松节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方法
α-蒎烯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以FYX - 2G型高压搅拌釜为加氢反应器 ,测定了在不同搅拌器型式和搅拌转速下高压釜的持气量和反应效果 ,认识到α 蒎烯催化加氢是外扩散控制的反应 ,当搅拌转速为 6 0 0r/min时 ,基本上能消除外扩散的影响。考察了Raney镍和Pd/C催化剂、反应温度在 35 3~ 499K ,压力在 4 0~ 10MPa的条件下对α 蒎烯加氢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Raney镍更适宜于α 蒎烯催化加氢 ,其转化率随温度、压力增加而提高 ,但选择性下降。采用温度 35 3~ 433K、压力 4 0~ 7 0MPa的操作序列 ,克服了α 蒎烯加氢转化率与选择性互为逆向的缺点 ,缩短了反应时间 ,制得了顺反比高达 18 2∶1的蒎烷 ,并且发现加氢反应从温度 433K开始有副产物对烷生成 ,当温度超过 45 6K时 ,加氢过程还出现飞温现象。
陈小鹏王琳琳阳承利祝远姣韦小杰
关键词:Α-蒎烯催化加氢反应蒎烯催化剂松节油香料
氢化松节油的精馏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对氢化松节油的减压精馏工艺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压强、温度、回流比、填料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并对精馏操作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 ,蒎烷浓度达 96 % ;二次精馏后收率达73.0 6 %。
王琳琳陈小鹏马建韦小杰
关键词:氢化松节油减压精馏蒎烷
松香催化加氢过程中树脂酸组成变化的跟踪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利用自行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和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GC MS DS)技术研究了在RaneyNi存在下脂松香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各类树脂酸组成的变化。证实在本实验条件下松香催化加氢过程中的主体反应是树脂酸的二氢化,只伴随少量的四氢化和极少量的脱氢反应。发现在二氢海松酸/异海松酸型树脂酸的分子间存在因双键移位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在整个跟踪分析过程中,共检出7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5种二氢海松酸/异海松酸型树脂酸及3种四氢树脂酸。
段文贵陈小鹏安鑫南
关键词:松香脂松香催化加氢树脂酸
松脂催化加氢制备氢化松香及高顺反比蒎烷被引量:17
2002年
在FYX - 2G型高压搅拌釜中 ,以松脂为原料进行加氢反应的研究 ,测定在不同搅拌器形式、不同搅拌转速下高压釜的持气量和反应效果 ,认识到松脂催化加氢是外扩散控制的反应 ,当搅拌转速达 6 0 0r/min时 ,基本上能消除外扩散的影响。考察了Raney镍和Pd/C催化剂在反应温度 80~ 2 0 0℃、压力 4 0~ 10 0MPa的条件下对松脂加氢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Raney镍更适宜于松脂催化加氢 ,其转化率随温度、压力增加而提高 ,但蒎烯加氢的选择性变化则反之。采用温度 80~ 170℃、压力 4 0~ 8 0MPa的操作序列 ,克服了蒎烯加氢转化率与选择性互逆的缺点 ,缩短了反应时间 ,制得的氢化松香产品优于GB/T14 0 2 0— 92特级指标 ,蒎烷顺反比达 17 8∶1。
陈小鹏王琳琳阳承利祝远姣韦小杰
关键词:松脂催化加氢氢化松香蒎烷
松香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2年
氢化松香是松香改性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将松香催化加氢可去除枞酸型树脂酸的共轭不饱和性,克服其易于氧化变色的缺点。综述了40多年来国内外对松香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松香氢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今后对松香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主要是研制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以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力。同时,诸如松香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等理论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
段文贵陈小鹏
关键词:催化加氢反应松香氢化松香
松香催化加氢实验装置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FYX-2G型高压釜进行松香加氢反应实验,设计了一套温度、压力测量系统,使二者既可现场读数又可远程传送,数据经计算机采集和处理,解决了现场操作的安全性和记录的快速性、准确性.改进了高压釜的搅拌器,结果表明采用推进式与浆式双层搅拌器,强化了气液固相际间的传质,在160℃,5.0MPa,搅拌转速600r/min,反应时间70min的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松香加氢反应的枞酸转化率达99.7%.并且在高压釜上安装了高压采样装置,实验证明该装置能够在线跟踪反应物和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祝远姣张冬云林洁
关键词:松香催化加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