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8KJD240002)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5
相关作者:胡秀彩吕爱军张艳华程超李晓芹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药敏
  • 3篇药敏试验
  • 3篇生理生化
  • 3篇肠道
  • 3篇肠道细菌
  • 2篇生理生化特性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牙鲆
  • 1篇鱼类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细胞
  • 1篇嗜水气单胞菌

机构

  • 7篇徐州师范大学
  • 6篇江苏省药用植...

作者

  • 7篇吕爱军
  • 7篇胡秀彩
  • 3篇程超
  • 3篇张艳华
  • 1篇朱爱华
  • 1篇温洪宇
  • 1篇郑璐
  • 1篇蒋继宏
  • 1篇李晓芹
  • 1篇刘欢
  • 1篇李会
  • 1篇任璐
  • 1篇费平
  • 1篇杨正行
  • 1篇卞阿虎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Curren...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牙鲆钙调素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特异引物,以SMARTc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牙鲆钙调素基因(Paralichthys olivaceus calmodulin,PoCaM)。计算机辅助分析表明,PoCaM基因编码149个氨基酸的推定蛋白,其分子量为17kD,等电点为3.93,含有4个螺旋-环-螺旋样结构,与其它鱼类CaM氨基酸一致性为97.3%-100%。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PoCaM,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显示PoCaM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特异性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4kD,与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同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表达标签,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3/PoCaM,经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PoCaM在EPC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及胞浆中。
吕爱军胡秀彩
关键词:牙鲆原核表达真核表达
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2008年
从乳品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细菌,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1菌株分解葡萄糖产酸,利用乳糖、蔗糖、甘露醇等碳源;H-1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等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该研究对改善乳品废水活性污泥微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卞阿虎费平任璐吕爱军温洪宇
关键词:活性污泥细菌生理生化药敏试验
斑马鱼肠道细菌的分离与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鱼类肠道细菌的分布情况,从模式生物斑马鱼肠道中分离纯化出4株革兰氏阳性菌,暂编号为ZF-1、ZF-2、ZF-3、ZF-4,并进行了菌体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ZF-1株为球菌、ZF-2、、ZF-3、ZF-4株为杆菌、ZF-3株产芽孢;ZF-1和ZF-2株在普通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表面湿润、边缘整齐的小菌落,而ZF-3和ZF-4株形成表面干燥、皱褶、边缘不整齐的大菌落;4株菌株均属发酵型代谢、无动力,葡萄糖酸盐、枸橼酸盐、山梨醇、硫化氢、吲哚试验为阴性,β-半乳糖苷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七叶苷水解试验为阳性;其中ZF-1株能利用葡萄糖产气、棉子糖、木糖,ZF-2、ZF-4菌株则不能;ZF-3株能发酵侧金盏花醇、不能还原硝酸盐和液化明胶,其他菌株则特性相反。以上结果为进一步鉴定斑马鱼肠道中细菌奠定了基础。
吕爱军杨正行刘欢胡秀彩张艳华程超
关键词:斑马鱼肠道细菌生理生化特性
鲤鱼肠道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从鲤鱼肠道中分离纯化细菌,获得CC-1、CC-2两株菌株,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C-1和CC-2菌株均产生苯丙氨酸脱氢酶,分解葡萄糖产气,不产生硫化氢;CC-1菌株产生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CC-2菌株则不产生;CC-1、CC-2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生素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利福平、萘啶酸、头孢噻吩、先锋霉素等敏感性不同。该研究可为治疗鱼类疾病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肠道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胡秀彩李会吕爱军
关键词:生理生化特性药敏试验
团头鲂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被引量:8
2010年
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nala)肠道中分离纯化到4株细菌,菌株编号为MA1~4,通过细菌镜检及培养结果表明,均为革兰氏阴性直杆状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4株细菌氧化酶试验为阴性、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阳性、半固体动力阳性,不能利用棉子糖、山梨醇、木糖等多种糖类,产H2S、VP试验和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为阴性;采用数值编码鉴定,MA1为鲶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MA2为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MA3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a),MA4为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显示,4株菌耐药率分别为52.2%、69.6%、95.7%、100%,均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洁霉素、灭滴灵、头孢噻吩、先锋霉素Ⅳ、复方新诺明和甲氧咔啶具有耐药性;对利福平、氯霉素、头孢孟多、先锋必素、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等药物敏感性不同。该研究结果对探明鱼类肠道菌群、养殖水体微生态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颜秉秉吕爱军骆伟洁胡秀彩
关键词:团头鲂肠道细菌药敏试验
嗜温气单胞菌的鉴定及其外膜蛋白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从病鳖、鳗鱼体内分离到2株嗜温气单胞菌(TAh-3、EAs-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确定TAh-3为嗜水气单胞菌,EAs-1为温和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TAh-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100%,EAs-1株为非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TAh-3株外膜蛋白(OMPs)型由7条蛋白带组成,其中1条主带大小为40.0kDa;EAs-1株OMPs型由8条蛋白带组成,其中2条主带大小为38.0kDa、45.0kDa。
胡秀彩郑璐吕爱军蒋继宏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型
硫酸铜和氰戊菊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3
2011年
为探究重金属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选用硫酸铜、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4~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判定斑马鱼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硫酸铜24 hLC_(50)48h LC_(50)、72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2 mg/L、7.9 mg/L、6.8 mg/L、5.4 mg/L;氰戊菊酯24 h LC_(50)、48 h LC_(50)、72 h LC_(50)、96h LC_(50)分别为1.2× 10^(-4)mg/L、0.9 × 10^(-4)mg/L、0 9×10^(-4)mg/L、0.9×10^(-4)/mg/L;硫酸铜安全质量浓度为1.03 mg/L,氰戊菊酯为1.52×10^(-5)mg/L。参照我国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判定硫酸铜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Ⅱ级,氰戊菊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Ⅰ级。
吕爱军李晓芹胡秀彩张艳华程超
关键词:水产保护学斑马鱼急性毒性硫酸铜氰戊菊酯
鱼类中新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被引量:5
2011年
鱼类是最早产生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脊椎动物之一。鱼类IgM作为鱼类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免疫介质,目前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道^[1-2]。除此之外,近年来在鱼类还新发现了几个Ig,如IgD、IgW、IgNAR、IgZ和IgT等,笔者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科学参考。
吕爱军胡秀彩张艳华程超朱爱华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鱼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