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2
相关作者:宋修广张宏博刘相宜庄培芝苗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交通厅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基
  • 3篇土地基
  • 3篇强夯
  • 3篇粉土
  • 2篇砂土
  • 2篇强夯加固
  • 2篇路基
  • 2篇粉砂土
  • 2篇粉土地基
  • 2篇本构
  • 1篇弹塑性本构
  • 1篇弹塑性本构模...
  • 1篇低能强夯
  • 1篇地基承载
  • 1篇地基承载力
  • 1篇动应力
  • 1篇应力
  • 1篇有效加固深度
  • 1篇载力
  • 1篇真空降水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省交通厅

作者

  • 7篇宋修广
  • 5篇张宏博
  • 3篇刘相宜
  • 2篇庄培芝
  • 2篇王红红
  • 2篇苗海涛
  • 1篇贾朝霞
  • 1篇黄茂松
  • 1篇管延华
  • 1篇王松根
  • 1篇姚凯
  • 1篇郭瑞
  • 1篇孟祥彬
  • 1篇窦志刚

传媒

  • 3篇铁道建筑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法处理粉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技术。为评价其应用效果,埋设相关仪器对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降水降低了浅层土含水量,明显加快了施工速度,处理效果良好。
宋修广王红红张宏博苗海涛刘相宜
关键词:粉土地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
一种新型沉降仪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液面压力差和沉降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研发出新型数字式沉降仪。该种数字式沉降仪在保证设备内液体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振弦式传感器测得由测点处沉降引起的液面压力的变化,从而确定该点的沉降值。该种仪器经过严格的工艺制作加工以及标定检验才可使用。通过室内检验及性能分析可知,该种沉降仪的观测精度和长、短期稳定性均较好。同时,结合应用自动化采集和远程传输控制技术,该沉降仪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庄培芝宋修广高信杰郭瑞
关键词:沉降仪振弦式传感器沉降观测
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加固控制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强夯加固机理复杂,设计参数仍须依靠试验或经验来确定,缺乏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试夯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夯击次数、有效加固深度及夯后地基承载力等控制指标,为场地试夯得到的结果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直接确定强夯设计参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宋修广刘相宜庄培芝张宏博
关键词:强夯湿陷性黄土有效加固深度地基承载力
强夯加固废弃铁矿渣路基的动应力扩散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结合青临高速公路强夯加固废弃铁矿渣高填方路基工程,在实验段埋设48个土压力计,采用不同夯击能(2 000、2 250、2 500、2 800 kN.m)对设计夯点进行多次夯击,通过采集仪得到的数据,分析强夯时动应力的扩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废弃铁矿渣路基的效果比较明显,强夯引起的动应力也很明显;锤底动应力的消散速度极快,加上余波仅有0.5 s左右的时间;不同夯击能引起的动应力不同,夯击能越大,动应力值也越大;动应力在竖向的影响距离远大于径向,锤底8 m仍有10 kPa以上的动应力;有效加固深度的临界动应力值为20 kPa;动应力在径向的衰减速度快于竖向,有效加固宽度约3 m;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在有效加固范围内动应力的增加比较明显,但在3击后基本保持稳定。实验结果可为今后相似条件下强夯加固工程施工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孟祥彬姚凯吴庆东刘吉山窦志刚
关键词:强夯动应力
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粉土地基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强夯法已在众多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处理黄泛区的粉土地基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存在易液化、固结慢等缺点,效果不理想。文中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技术,并采用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AS/Explicit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进行了动力固结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处理技术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变形规律,揭示了其加固机理。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加快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提高加固效果,有效减少差异沉降变形。
王红红刘相宜宋修广
关键词:粉土地基数值模拟
基于应变软化与剪胀性特征的粉砂土双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上海粉细砂不存在惟一临界状态线的特点,对传统的砂土本构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能合理描述剪胀性和应变软化特性的粉细砂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双屈服面形式,可同时反映剪切变形及压缩变形机理.模型对传统修正剑桥模型中的剪胀性公式进行了改进,考虑了状态转换应力比与初始有效围压的相关性.为了描述应变软化特性,提出了一个利用残余状态应力比和峰值应力比的应变软化公式,可较为合理地反映粉细砂的应变软化特性.通过对上海粉细砂的多组试验结果模拟,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张宏博黄茂松宋修广
关键词:粉细砂剪胀性本构模型
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吸水特性及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37
2010年
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具有强烈的毛细现象及水敏性特征,在外界水环境综合影响下含水率普遍偏高,路基支撑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期破损严重。击实试验发现黄河冲积粉土由于级配不良、粒间空隙大等因素造成压实困难,其击实曲线在低含水率与高含水率时分别表现为部分无黏性土与黏性土特征,变形特性复杂。为了分析粉土路基的吸水特性,进行了降雨渗透、毛细水上升室内模拟试验,发现二者对粉土含水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且毛细水上升速度高于降雨入渗速度,上升高度可达1.5 m。现场实测表明,低路基(H<2.5 m)含水率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呈"底部最大、顶部次之、中间最小"的变化特征,而一般标高路基(H≥2.5 m)则表现为底部含水率偏高、中上部含水率较低,但均高于最优含水率。不同含水率下压实粉土回弹模量及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当实际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时,路基土回弹模量、变形模量及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都呈显著的衰减关系,当接近饱和状态时内摩擦角也急剧降低,从而揭示出粉土路基在吸水后将具有变形大、强度低的特点,易造成路面结构早期病害。针对不同路基高度,推荐了相应的路基设计模量。
宋修广张宏博王松根贾朝霞管延华
关键词:粉土路基
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砂土累积变形本构模型构建及数值积分格式被引量:1
2010年
因目前在模拟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砂土路基不均匀变形时尚缺乏一套严谨、高效的计算模型,在室内静力及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安定性理论,基于弹塑性本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能合理反映粉砂土复杂变形机理的双屈服面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对粉砂土动三轴试验结果的模拟表明,该模型采用完全隐式的积分方法,可任意选取积分步长,计算效率高,模拟效果良好。最后,将该模型在有限元程序中进行了实现,可应用于路基不均匀累积变形的计算。
张宏博苗海涛宋修广
关键词:交通荷载粉砂土数值积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