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SH008)

作品数:16 被引量:121H指数:7
相关作者:严小青闵春发王林林黄卫东戴啸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农业
  • 6篇物联网
  • 6篇联网
  • 5篇农村
  • 4篇信息化
  • 3篇新农村
  • 2篇信息消费
  • 2篇政治
  • 2篇社会
  • 2篇农村信息
  • 2篇农业信息
  • 2篇农业信息化
  • 2篇文化
  • 2篇现代农业
  • 2篇居民信息消费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农村信息化
  • 1篇新农村信息化...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化建设

机构

  • 16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严小青
  • 3篇闵春发
  • 2篇黄卫东
  • 2篇王林林
  • 2篇储成祥
  • 2篇李朝祥
  • 2篇戴啸涛
  • 2篇贾丹华
  • 1篇仲伟俊
  • 1篇杨晓冬
  • 1篇朱卫未
  • 1篇赵晓庚
  • 1篇汪业周
  • 1篇王润润
  • 1篇许和隆
  • 1篇张可辉
  • 1篇毛慧琴
  • 1篇张宇
  • 1篇孙秀成

传媒

  • 6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情报科学
  • 1篇现代情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社会制度与文化关系中的经济因素
2010年
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与文化的各自更新变化使得传统社会中制度与文化的内在对应被打破,制度与文化的冲突成为这一时期两者关系的主流。但是透过这一冲突本身,在实际上,转型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程度直接导致了这一冲突的产生、发展与解决。经济的发展引起两者在原有相互适应基础上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而趋于尖锐和激烈,而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又使两者回复到新的相互适应之中。
许和隆
关键词:转型社会文化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意识结构的失衡及其优化
2010年
农民政治意识结构的失衡是指农民对政府政策输出的感知和认知程度较高,但对政府政策输入的参与意愿较弱,表现为明显的功利性、冷淡性和依赖性。农民政治意识的失衡实际上反映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农民政治意识结构的失衡,优化农民政治意识结构,就应该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李朝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失衡
“两化融合”推进中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被引量:3
2012年
2012年2月13日发布的首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5~10年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围绕《规划》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贾丹华王润润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
Study on the Position and Effect of Information in Improving Rural Life Quality
On the premis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rural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hich are pr...
Huang WeidongShi LeiTong Zhe
文献传递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在苏南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苏南农村信息需求已然从基本需求向更高层次需求转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苏南地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苏南地区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还存在着农耕土地少、信息化成本高、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以及信息化意识薄弱等问题,但是苏南地区选择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优先建设项目选择等是创新苏南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具体对策。
贾丹华李朝祥
关键词:信息服务物联网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评价与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以苏南地区涉农企业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结合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五大公共因子和各自的需求优先级;以区域为维度,评价出苏南五市的需求优先级;以模糊评价方法为工具,给出物联网农业应用五类公共因子及总需求的得分;建立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指标体系,并据此为我国发展农业物联网提出树典型企业、循序渐进推广等政策建议。
储成祥戴啸涛杨晓冬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物联网
物联网的基本维度与研究原则:基于哲学社会科学视域被引量:2
2011年
人类正在步入物联网时代。我们必须从哲学社会科学视域系统研究物联网问题,以引领物联网健康和深入发展。物联网具有时间—空间性、结构—系统性、意义—价值性三个基本维度,而物联网的复杂性、时代性和未来指向性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坚持总体性原则,正确处理物联网引起的实践形态变化与研究理念的确立、物联网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效应与负面效应、物联网研究的中国语境与国际视野三个重要关系。
闵春发
关键词:物联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8
2010年
我国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是农业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综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大量研究文献,认为当前本方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已经形成四个定式,体现为研究工具和研究点上的异同。同时,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研究内容的演进,指出本研究方向上未来可能的主要研究趋势将出现内容和技术上的突破。
朱卫未孙秀成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苏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拉动物联网技术需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农业现代化是苏南地区2015年进入基本现代化的基础,物联网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苏南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对苏南地区的涉农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模糊评价等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必要性,并且对苏南地区各市的物联网技术需求差距进行排序,列出苏南地区各市发展农业物联网的优先级;最后,为苏南地区以物联网发展为契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建议。
赵晓庚戴啸涛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物联网
以信息化推进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被引量:4
2010年
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民主政治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产生于工业文明的民主政治在信息化时代必然表现出新的形态、要求和特征。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有紧紧抓住和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和条件,构建自己的物质基础,提升政治主体的民主素质,丰富和创新政治参与的具体形式,才能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闵春发
关键词:信息化新农村民主政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