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658)
- 作品数:23 被引量:332H指数:12
- 相关作者:何援利蔡慧华张冬梅李慧娟陈思萍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损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被引量:12
- 2022年
- 创伤和感染是子宫内膜损伤的重要病因,子宫内膜损伤严重、深达子宫内膜基底层可引起子宫内膜修复障碍,表现为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等。IUA分离术后易复发、高复发已成为临床瓶颈,因此针对其病因机制的防治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阐述了子宫内膜损伤尤其是IU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蔡慧华何援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病因发病机制
- 人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和机械方法相结合分离人子宫内膜细胞,两次滤网过滤分离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培养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表达情况。原代培养15d后,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CDl33、CD34、CD45、CD90、CD73及CD29表达。结果基质细胞呈纤维样细胞形态,排列呈辐射状,免疫荧光显示其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原代培养15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达(1.34±0.44)%。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免疫荧光显示其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原代培养15d后,未发现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克隆形成的基质细胞CD29、CD90、CD73表达阳性,CD34、CD45、CDl33表达阴性。结论人体存在少量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和高度增生潜能的子宫内膜下细胞,这些干细胞也可能来源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 张晓露何援利马颖
-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子宫内膜免疫表型分型流式细胞术
- 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方法:60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粘连程度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轻度粘连组(18例)、中度粘连组(21例)、重度粘连组(2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个实验组及对照组(22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量。结果:从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到重度粘连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均逐渐升高、miR-29a的表达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TGF-β1、Smad2低于重度粘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Smad3低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而miR-29a高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高表达及miR-29a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
- 周曼萍何援利刘芳
- 关键词:宫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定量PCR
- 叉头框F2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宫腔粘连细胞模型,检测叉头框F2(Fox F2)表达。方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用0、2.5、5和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HESCs 48h,10ng/ml TGF-β1作用于HESCs 12、24、48h和72h,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I(COLI)及Fox F2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0ng/ml组比较,2.5、5ng/ml和10ng/ml组α-SMA、COLI及Fox F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随着10ng/ml 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与12h组相比,24、48和72h组α-SMA、COLI和Fox F2的m 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结论:TGF-β1可诱导HESCs发生纤维化改变,建立宫腔粘连细胞模型。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Fox F2在宫腔粘连中表达增加。
- 陈思萍何援利刘丽敏蔡慧华孙冬华张冬梅
- 关键词:宫腔粘连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置入防粘连膜与否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联合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大剂量雌激素与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TCRA并放置IUD,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V)5 mg/次,每12 h 1次,行人工周期治疗,后10 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MPA)10 mg/d;B组行TCRA并放置IUD的同时于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术后雌激素治疗同A组。监测患者服E2V前和加服MPA前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评估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完全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增长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Inte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预防TCRA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优于未加用Interceed。大剂量雌激素的使用可增加中重度IUA的子宫内膜厚度。
- 乔琳何援利章正广周曼萍王雪峰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
- 戊酸雌二醇对大鼠宫腔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观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大鼠宫腔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采用刮宫加感染双重损伤法制作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实验处理因素为戊酸雌二醇灌胃。空白对照组(A)大鼠不予造模也不施加雌二醇处理;生理量雌激素组(B)造模但不给予雌二醇;低剂量雌激素组(C)、中剂量雌激素组(D)、高剂量雌激素组(E)于造模后分别给予剂量为0.206、0.514、1.028mg/(kg·d)的戊酸雌二醇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戊酸雌二醇灌胃前后的血清雌二醇浓度,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量,Masson染色计算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戊酸雌二醇灌胃后,C、D、E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A、B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灌胃戊酸雌二醇量增加,血清雌二醇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D、E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增多,纤维化面积比降低(P<0.05),但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C、D、E组子宫内膜TGF-β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9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二醇可减轻子宫内膜损伤后宫腔粘连的形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雌二醇量的增加改善作用会更加明显。
- 王显何援利蔡慧华李慧娟任旭雯胡海燕陈思平张冬梅
- 关键词:宫腔粘连戊酸雌二醇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化
- Interceed对宫腔粘连兔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Interceed)治疗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IUA)的有效性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A)、Interceed对照组(B)、模型未治疗组(C)、Interceed治疗组(D)。A组行假手术,不造模;B组:正常兔子宫内放置Interceed;C和D组均采用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IUA动物模型,C组不进行治疗,D组建模后7d宫腔内放置Interceed。各组于28d各处死4只动物,收集双侧子宫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腺体计数和纤维化面积。每组剩余的8只兔于动情期刺激阴道排卵,于假孕第7天处死,取子宫组织,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子宫内膜腺体表达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A、B、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子宫内膜表面有大量发育完全的胞饮突;B组胞饮突表达与A组相似;C组胞饮突分布稀少,发育不同步;D组胞饮突分布较C组增多,形态欠规则,发育同步。C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D组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较C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nterceed可一定程度逆转IUA的病理改变,增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的表达,并改善胞饮突的表达和发育,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 李慧娟何援利胡海燕李竞雄王显陈思萍张冬梅
- 关键词:宫腔粘连胞饮突整合素ΑVΒ3
- 不同宫腔粘连评分标准对宫腔粘连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被引量:4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评分标准对宫腔粘连(IUA)手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诊断并治疗的IUA患者,选取其中随访2年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arch分类、AFS评分、ESGE评级和中国评分对其进行分级评估,进而比较不同评分标准对IUA术后2年内妊娠率、活产率及有效率的预测作用。结果 ESGE评级对IUA术后活产率和有效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妊娠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54、0.635;March分类对术后活产率、有效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AUC分别为0.652、0.725,对妊娠率的预测效能不佳;AFS评分、中国分级评分对IUA预后的预测效能不佳。结论在预测IUA预后方面,ESGE评分优于March分类、AFS评分、中国评分,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 孙冬华何援利张冬梅黄晓斌蔡慧华曾丽颖
- 关键词: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评分标准预后
- 加用防粘连膜的综合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分离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V)10 mg/d;B组亦先行TCRA,在放置IUD同时置入Interceed,术后治疗同A组。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评估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完全治愈率高于A组(A、B组分别为0.0%、47.4%,P=0.002),宫腔再粘连率低于A组(A、B组分别为100.0%、52.6%,P=0.002),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A、B组分别为66.7%、100.0%,P=0.000)。A、B两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3.33%(2/15)、10.53%(2/19),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4)。结论:加用Int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一次分离术后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治疗方法。
- 乔琳何援利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
- 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模型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兔宫腔粘连(IUA)动物模型,以利于深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机械损伤组、感染损伤组和双重损伤组,每组15只。机械损伤组刮宫损伤子宫内膜,感染损伤组宫腔留置脂多糖棉线2d损伤子宫内膜,双重损伤法刮宫后宫腔留置脂多糖棉线2d损伤子宫内膜,对照组行假手术。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2、7、14、28d收集子宫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变化过程,并对损伤后7d子宫内膜的腺体数量和纤维化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重损伤组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0.743±0.066)高于机械损伤组和感染损伤组(0.359±0.061 4、0.348±0.086),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损伤组兔子宫内膜腺体数量(4.190±1.350)低于另外2组(12.660±1.470、13.590±1.56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兔宫腔粘连动物模型。
- 刘芳何援利
- 关键词:宫腔粘连动物模型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