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8022)

作品数:19 被引量:189H指数:10
相关作者:胡勇有成文刘晖周康群黄晓武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环保局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8篇絮凝
  • 18篇絮凝剂
  • 18篇生物絮凝
  • 17篇生物絮凝剂
  • 17篇微生物絮凝
  • 17篇微生物絮凝剂
  • 6篇絮凝剂产生菌
  • 6篇废水
  • 5篇污泥
  • 4篇厌氧
  • 4篇青霉
  • 4篇青霉菌
  • 3篇絮凝效果
  • 3篇厌氧污泥
  • 3篇生物絮凝剂产...
  • 3篇水处理
  • 3篇微生物絮凝剂...
  • 3篇化学组成
  • 2篇絮凝特性
  • 2篇厌氧污泥颗粒...

机构

  • 16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仲恺农业技术...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7篇胡勇有
  • 12篇成文
  • 7篇周康群
  • 7篇刘晖
  • 6篇黄晓武
  • 5篇刘洁萍
  • 5篇周遗品
  • 4篇王劲松
  • 1篇浦跃武
  • 1篇高健
  • 1篇吴宏海
  • 1篇刘立凡
  • 1篇黄志华

传媒

  • 3篇工业用水与废...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广州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淀粉、酵母膏、pH值3种因素对菌株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得出了各菌株培养的优化比,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在该优化配比的条件下,各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都很高,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95%以上.
成文黄晓武胡勇有刘晖周康群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菌种培养
比生物絮凝因子作为絮凝剂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间歇投加微生物絮凝剂MBF21和阳离子PAM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污泥的比生物絮凝因子与厌氧污泥的粒径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污泥的比生物絮凝因子与污泥的粒径呈正相关.微生物絮凝剂组、阳离子PAM组及对照组中厌氧污泥的比生物絮凝因子BF/BF0分别增加至42·65、40·45、21·89;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絮凝剂组和阳离子PAM组污泥的BF/BF0分别提高了94·8%和84·8%.相应的污泥平均粒径分别增加至1·04、1·13、0·63mm;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絮凝剂组和阳离子PAM组的污泥平均粒径分别增加了65·1%和79·4%.
王劲松胡勇有
关键词:厌氧污泥颗粒化
4种微生物絮凝剂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6
2004年
由絮凝剂产生菌HHE-P7、HHE-A8、HHE-P21、HHE-A26的分泌物分别制得的4种微生物絮凝剂MBF7、MBF8、MBF21、MBF26主要是微生物产生的胞外物质;在pH=7 5~10 0,4种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在91 0%~98 3%;它们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在30~100℃的实验温度下,絮凝率都保持在90 0%以上;金属离子水溶液有助于它们的絮凝作用,其中CaCl2水溶液具有最佳的助凝作用,相对絮凝率达到51 2%~59 7%;它们的ζ电位为-4 71~0mV,都在中性范围或接近中性;它们对建材废水、餐厅废水、市政废水、淀粉废水的絮凝率都在90 0%以上。
成文胡勇有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处理废水
絮凝剂产生菌HYY-7的培养条件被引量:4
2006年
从生活污水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鉴定为青霉,命名为 ,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命名为MBF7。该茵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培养基,适宜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培养基初始pH值为4.5~6.0,培养温度为30℃;振荡箱的转速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4d。产生的高效絮凝剂MBF7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对于实际排放的染料废水、餐厅废水和生活污水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2.5%,96.8%,90.2%。
刘晖周康群胡勇有成文刘洁萍周遗品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浊度去除率
Screening of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s by NTG mutagenesis被引量:8
2005年
Screening of new microorganism being able to produce efficiently flocculants was carried out. A new model for screening efficient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s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odel for screening efficient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s is very reliable and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screening period. 13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by conventional method. A strain, designated as HHE6, produced the bioflocculant with the turbidity removal 98% for kaolin suspension. Six of 13 strains selected as the original strains were treated with NTG as mutagen, and five mutant strains(HHE-P7, HHE-A8, HHE-P21, HHE-P24, HHE-A26) with high flocculation efficiency was obtained by selection, which exhibited the flocculation rate for kaolin suspension above 90%. Strains HHE6, HHE-P7, and HHE-P24 were classified as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HHE-P21 as Penicillium cyclopium, HHE-A26 as Aspergillus versicolor and HHE-A8 as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d it is hitherto unreported for biofloccutant-producing strains of Penicillium. The growth of the six strains(HHE6, HHE-P7, HHE-A8, HHE-P21, HHE-P24, HHE-A26) had similar curves, i.e. firstly increasing rapidly, keeping relatively constant then and finally decreasing gradually with cultivation time. The production of bioflocculants by strains showed the similar pattern to strain growth.
HUANGXiao-wuCHENGWenHUYong-you
关键词:BIOFLOCCULANTPENICILLIUMASPERGILLUS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的培养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絮凝剂产生菌,鉴定为青霉菌,命名为HHE—P7,其产生的絮凝剂命名为MBF7。该菌产生絮凝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葡萄糖培养基、初始pH值为4.5~6.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200r/min、培养3.4d产生的高效絮凝剂MBF7对于淀粉废水的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7.7%。
刘晖周康群胡勇有成文刘洁萍周遗品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始PH值高效絮凝剂淀粉废水青霉菌去除率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建材废水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分别研究了絮凝剂产生菌HHE-P7,HHE-P8,HHE-P21,HHE-P24,HHE-A26所产絮凝剂对高浊度建材废水的絮凝效果,并对影响絮凝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絮凝效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每1 L建材废水(2227NTU)中,投加8~10 mL含菌培养液浊度去除率均在92%以上,与常规絮凝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的优点.
黄晓武成文胡勇有黄志华
关键词:废水处理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02年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步鉴定为霉菌。该菌产絮凝剂与菌体生长相关,在菌生长的稳定期后,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该絮凝剂主要为胞外产物,只有很少部分存在于菌体中。高岭土絮凝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产絮凝剂在不添加任何助凝剂的情况下,絮凝率达到95.08%。该絮凝剂对城市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88%。
黄晓武胡勇有浦跃武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废水处理微生物絮凝剂活性污泥
微生物絮凝剂作用下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被引量:7
2009年
以3个同样的UASB(R1、R2、R3)处理COD浓度为5 500~6 500 mg.L-1的废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每7 d投加1次方式,R1中每次投加7.5 g CaCl2和400 mL微生物絮凝剂MBF21,R2中每次投加140 mg阳离子PAM,R3作为对照,进行厌氧颗粒污泥培育试验,以考察微生物絮凝剂MBF21对培育厌氧颗粒污泥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经过67 d的运行,R1、R2、R3中均培育出厌氧颗粒污泥,对应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8、1.21、0.76 mm,平均粒径增长速率分别为15.37、15.82、9.10μm.d-1,比产甲烷活性SMA(COD-CH4/VSS.t)值分别为0.740、0.657、0.558 g.(g.d)-1,VSS/SS分别为0.667、0.629、0.607,SVI值分别为14.7、13.1、20.4 mL.g-1,湿污泥密度分别为1.061、1.064、1.054 g.cm-3,强度系数ζ分别为92.1、93.5、84.7.电镜扫描发现R1和R2中的颗粒污泥比对照组R3中的颗粒污泥更密实,在形成成熟颗粒污泥过程中,3个反应器均呈现相似规律,即污泥表面由丝状菌占优逐渐向杆菌、球菌占优方向转化.本研究证明了微生物絮凝剂MBF21在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在提高颗粒污泥物理性能方面接近阳离子PAM,在提高颗粒污泥生理、生化性能方面优于阳离子PAM.
王劲松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UASB
微生物絮凝剂MBF7的化学组成及絮凝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青霉菌株HHE-P7能够分泌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胞外多聚物MBF7。应用无水乙醇可从发酵液的上清液中将絮凝多聚物提取出来。采用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方法测定,MBF7由磷酸根、氨根、羟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组成;通过凝胶色谱法得出此微生物絮凝剂分子量大约在3×105Da。另外根据絮凝实验结果显示,HHE-P7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絮凝效果受到高岭土悬浊液pH、微生物絮凝剂及Ca2+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
刘立凡成文胡勇有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化学组成分子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