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78009)

作品数:17 被引量:342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爱群张志强叶正强杨国华程文瀼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阻尼
  • 12篇阻尼器
  • 8篇流体阻尼器
  • 6篇粘滞流体阻尼...
  • 6篇振动控制
  • 4篇地震
  • 4篇电视塔
  • 4篇减振
  • 3篇形状记忆
  • 3篇形状记忆合金
  • 3篇记忆合金
  • 3篇工程结构
  • 3篇合肥电视塔
  • 3篇合金
  • 2篇地震响应
  • 2篇调节阀
  • 2篇滞回
  • 2篇消能减振
  • 2篇减振研究
  • 2篇耗能

机构

  • 16篇东南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李爱群
  • 5篇张志强
  • 4篇程文瀼
  • 4篇黄镇
  • 4篇叶正强
  • 4篇杨国华
  • 3篇韩玉林
  • 3篇徐幼麟
  • 2篇邢德进
  • 1篇赵明
  • 1篇张晓格
  • 1篇丁幼亮
  • 1篇林萍华
  • 1篇蔡丹绎
  • 1篇陆飞
  • 1篇秦新刚
  • 1篇王世栋
  • 1篇章丛俊

传媒

  • 6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工程抗震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南通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滞流体阻尼器对电视塔的风振响应控制被引量:12
2007年
以合肥电视塔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耸电视塔在强风作用下风振响应的振动控制.按照随机振动理论,仿真得到了作用在电视塔上的19维互相关的人造脉动风压时程样本曲线,并利用时程样本进行了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分析;建立了一种双模型的动力分析方法.对安置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合肥电视塔进行了控制分析;以上塔楼的风振响应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峰值超过了规范的容许值,设置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后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均有明显的减小,阻尼器消耗了大量的结构能量,采用最优阻尼参数使上塔楼加速度峰值响应下降了43.4%.
张志强李爱群贾洪何建平王建磊
关键词:风振响应粘滞流体阻尼器振动控制
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综述被引量:36
2006年
对软钢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综述,包括国内外软钢阻尼器研究与应用状况,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标准化发展,并提出了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章丛俊李爱群赵明
关键词:软钢阻尼器滞回曲线耗能减震
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流体阻尼器的研究现状,对输出力与运动速度不同关系的阻尼器的结构控制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对比。分析中对于罕遇地震采用结构损伤为分析依据,对于多遇地震作用下则以层间最大剪力为依据。分析计算表明,流体阻尼器在罕遇下和多遇地震下均能大幅削减结构的地震反应,且流体阻尼器的输出力与速度次数的关系对阻尼器的控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次数越小的阻尼器的滞回耗能效果越好,并且更能适应结构层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变化,在实际控制设计中也更为方便。
杨国华李爱群程文瀼叶正强
关键词:地震滞回耗能流体阻尼器
南京五台山体育馆消能减振加固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采用消能减振技术进行的抗震加固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计算,针对其抗震性能的不足之处提出设置消能支撑进行加固的方案,并对加固后结构进行多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计算。计算表明,消能支撑可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反应,满足抗震要求。
黄镇李爱群秦新刚
关键词:消能减振抗震加固粘滞流体阻尼器时程分析
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控振分析被引量:49
2001年
在对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构造及阻尼孔的阻尼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与速度的关系式 ,并对某一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 5层框架进行了控振分析 。
杨国华李爱群程文瀼叶正强
关键词:粘滞流体阻尼器阻尼孔振动控制工程结构
合肥电视塔人造脉动风荷载的仿真计算被引量:25
2001年
根据随机振动理论 ,分别按照星谷胜和M .Shinozuka方法对合肥电视塔顺风向脉动风荷载进行了模拟 ,并对其进行了检验 ,得出了符合合肥电视塔动力特性的人造脉动风压时程样本 .并利用所得到的脉动风压样本对电视塔进行了顺风向响应分析 ,分析表明 ,该塔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 ,上塔楼的最大风振加速度响应超过了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
张志强李爱群蔡丹绎何建平王建磊
关键词:电视塔钢结构塔脉动风荷载
新型黏滞阻尼器原理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黏滞阻尼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能减振装置,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工作性能,研制一种新型调节阀式黏滞阻尼器。该型阻尼器在活塞上专门设计装配一种压差调节阀,以实现阻尼器性能的可控化。压差调节阀由孔道、阀芯和调压弹簧组成,阀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阻尼器工作时,如果外界的激励较小,阻尼介质在活塞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往复流经与调节阀并联的阻尼孔,消耗外界输入的能量;若外界激励作用加大,当活塞两端压差达到或超过调节阀开启值时,通过调节阀的溢流作用,使活塞两边的压差基本保持稳定,进而控制阻尼器的最大输出阻尼力。根据该型阻尼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建立阻尼器在调节阀开启前后的简化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性能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且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阻尼器的实际受力情况,能有效耗散能量,保证结构及消能支撑的安全。
黄镇李爱群
关键词:黏滞阻尼器调节阀力学模型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减振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文章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SMA)的一种本构关系和一种简单实用的回复力模型及其回复力公式 ,并对SMA复合梁的减振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推导。试验结果表明 ,SMA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是一种优质的减振材料。
邢德进韩玉林郭肖亭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本构关系回复力减振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减振研究
2002年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的一种本构关系 ,简要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特性 ,并在框架上进行了振动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形状记忆合金可有效的改变结构的阻尼大小 ,是一种很好的阻尼材料 。
邢德进韩玉林
关键词:减振形状记忆合金本构关系阻尼振动控制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耗能器的框架振动控制试验研究被引量:51
2000年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的一种本构关系 ,讨论了SMA耗能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和制造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振动控制的SMA耗能器 ,并将该种耗能器安装在 2层框架结构模型上 ,进行了框架结构振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耗能器的耗能效果明显 ,并可以显著改变框架结构的固有频率 ,说明SMA耗能器在框架结构振动控制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韩玉林李爱群林萍华王世栋张志强张晓格黄镇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结构振动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