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90180)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岳佐华张学军王亚平张继伟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农户
  • 2篇粮食安全
  • 1篇代理
  • 1篇多任务委托
  • 1篇多任务委托代...
  • 1篇意愿
  • 1篇政府
  • 1篇三化
  • 1篇三化发展
  • 1篇三化协调
  • 1篇农民
  • 1篇农民种粮
  • 1篇种粮
  • 1篇种粮收益
  • 1篇种粮意愿
  • 1篇委托代理
  • 1篇经济思想
  • 1篇劳动力
  • 1篇劳动力配置
  • 1篇互动

机构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岳佐华
  • 1篇朱云章
  • 1篇张学军
  • 1篇张继伟
  • 1篇张颖
  • 1篇王亚平

传媒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行政论坛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全国商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流通贸易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张学军
关键词:粮食安全
河南省农民种粮行为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旨在实现农民增收,增强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农民作为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其种粮积极性是目前阶段农业政策关注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南省500户种粮农户的种粮动机、种粮人力和财力投入情况、粮食播种规模、粮食产量、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业收入变化情况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1)耕地种植规模小阻碍了农户的生产资料投入;(2)"兼业化"农民以及新一代农民的种粮意愿持续下滑;(3)粮食补贴激励作用下降。
王亚平岳佐华
关键词:农户种粮收益种粮意愿粮食安全
生产要素的属性及其互动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人类对生产要素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至今仍在发展着。然而,就生产要素的属性结构看,生产要素只有硬要素和软要素两类属性,其中软要素又有知识型软要素和社会性软要素两类构成,由它们形成三个资本形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处于中心地位,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提高其他要素的活力和效价。
张继伟
粮汇、粮汇交易及其合理性研究
2015年
长期以来,虽然对粮食主产区应该进行利益补偿已经形成共识,但如何补,补多少一直没有量化依据,该文论述了粮汇的基本内涵,设计了粮汇交易运行的基本模式。以此为基础,从粮食的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维度,论证了创建粮汇和粮汇交易的合理性。最后,该文证明了粮汇和粮汇交易在粮食主产区利益的量化补偿、克服农民"种粮消极"心理、抑制地方政府利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寻租和建立粮食主体功能区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张颖岳佐华
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轨迹
2012年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对生产要素的认识与研究就不断进行着。这种认识历史悠久,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特征。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认识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变迁的客观要求,反映出人类对生产要素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研究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过程对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岳佐华
关键词:经济思想技术进步
政府“三化”协调发展政策与农户劳动力配置行为的激励相容:一个文献综述
2013年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对于"三化"协调发展作用关键,基于农户理性决策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与政府主导的"三化"协调发展目标相契合,需要实现政策设计与农户劳动力配置的策略性行为的激励相容。引入多任务委托代理框架,有助于克服现有农户劳动力配置模型政策变量外生性的局限。国外学者从许多方面对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拓展,与本主题相关的近期成果主要集中在:替代性向互补性转化及激励合同设计;任务成本替代与任务本身冲突;片面激励对非激励任务的负面影响与溢出效应;特定任务能力与最优多任务代理合约;激励、自选与筛查。在国内,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已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的行为研究与激励机制设计问题,但在涉农领域应用很少,而如何将这一框架在农户劳动力配置的行为与机制设计方面进行拓展、应用,尚待开拓。
朱云章
关键词:劳动力配置多任务委托代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