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083)

作品数:58 被引量:440H指数:14
相关作者:谷正气张清林袁志群杨振东龚旭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机械工程
  • 53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汽车
  • 20篇气动
  • 11篇气动力
  • 9篇空气动力
  • 9篇KRIGIN...
  • 8篇空气动力学
  • 7篇气动阻力
  • 7篇风洞
  • 6篇自卸
  • 6篇自卸车
  • 6篇外流场
  • 5篇气动噪声
  • 5篇流场
  • 5篇流体力学
  • 5篇计算流体动力...
  • 5篇计算流体力学
  • 5篇侧风
  • 4篇大涡模拟
  • 4篇动特性
  • 4篇动网格

机构

  • 56篇湖南大学
  • 36篇湖南工业大学
  • 7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泛亚汽车技术...
  • 1篇奇瑞汽车股份...
  • 1篇重庆长安工业...
  • 1篇江铃汽车股份...

作者

  • 52篇谷正气
  • 8篇张清林
  • 7篇袁志群
  • 6篇杨振东
  • 6篇宗轶琦
  • 6篇龚旭
  • 5篇杨易
  • 5篇郭建成
  • 4篇容江磊
  • 4篇杨晓涛
  • 4篇伍文广
  • 4篇宋昕
  • 4篇罗泽敏
  • 4篇贾新建
  • 4篇谢超
  • 4篇董光平
  • 4篇米承继
  • 3篇王师
  • 3篇黄泰明
  • 3篇仇健

传媒

  • 14篇汽车工程
  • 7篇中国机械工程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汽车科技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4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轿车与卡车超车过程中瞬态气动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以某轿车和卡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动网格和滑移交界面技术,对两辆车超车过程中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两车的阻力和侧力的瞬态变化趋势。同时通过截取流场剖面上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分析并总结超车过程中汽车的瞬态气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超车过程中两车周围的流场相互变化影响,车身受到的气动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两车的气动力变化趋势不一样,而且二者的变化不同步;轿车的气动阻力呈先增大,当两车车头的距离(X)与轿车车身长(L)之比为0.75时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小,最后恢复常态值;轿车的气动侧力有呈类正弦曲线的变化,即当X/L=-2.5和X/L=0.75时达到正向和反向的最大值;卡车的气动力变化趋势更复杂,且达到峰值的时刻与轿车的不同。
孙露谷正气杨易杨滨徽龚旭
关键词:汽车空气动力学超车气动力动网格
基于改进LRNk-ε模型的汽车气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由Jones和Launder提出的LRN(低雷诺数)k-ε湍流模型对转捩预测不足等问题,引入全应力限制(TSL)方法及流线曲率因子以改进湍动能耗散率及湍流黏性系数,最终获得了一种改进的低雷诺数湍流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外部流场计算仿真中,利用ISIS-CFD求解器实现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其他常用于汽车外部流场仿真的湍流模型以及风洞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计算条件下改进LRNk-ε湍流模型能更加准确且高效地模拟车身表面的气流分离以及尾部流场。
谷正气陈阵黄泰明丰成杰宗轶琦
关键词:湍流模型转捩汽车外流场风洞试验AHMED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风挡除霜新方法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5年
运用CFD方法对某车型挡风玻璃除霜过程数值模拟,针对现有国标规定分区中A区除霜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除霜新方法,在风口处设计能绕自身轴线回转的导流叶片,结合动网格技术,计算除霜瞬态过程.结果表明:叶片初始偏转角度为42°,A区的除霜效果最好,努赛尔数提高13.7%,270s时刻,令叶片以角速度ω=0.073 3rad/s偏转,280s时刻回转至初始位置.A区霜层除去80%面积所需时间与原模型相比缩短60s,在保证除霜完全的基础上优先除去A区霜层,实现驾驶员视野的快速清晰.
谷正气汤柱良陈阵黄泰明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除霜动网格
基础抽吸率对汽车风洞试验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试验手段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基础抽吸率对汽车风洞试验的影响.首先,基于HD-2汽车风洞,运用试验方法完成对汽车风洞地面边界层厚度的测量,并对边界层的厚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边界层的厚度与来流速度成反比;其次,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量方法,研究基础抽吸率大小对汽车风洞地面边界层厚度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抽吸率的变大,边界层厚度逐渐减小.最后,以MIRA汽车标模为对象,研究基础抽吸率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当基础抽吸率小于0.06时,汽车的气动阻力系数随着基础抽吸率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增大基础抽吸率,气动阻力系数不再产生明显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对汽车风洞抽吸系统的设计和最佳抽吸率的选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叶洁宋昕张清林
关键词:汽车模型风洞计算流体力学风洞试验边界层
某轿车车身尘土污染数值仿真与控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汽车车身尘土污染问题,利用DPM离散相模型对行驶汽车外流场中多相流进行数值仿真,给出了车身表面尘土沉积浓度和分布情况;运用拉格朗日追踪可视化技术,分析了车身尘土污染产生机理;针对不同污染源,提出了增加附加装置的抑尘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阻风板、侧裙、轮腔盖板,后扰流器都可以抑制车身尘土污染,其中轮腔盖板对侧壁,扰流器对车尾抑尘效果最显著;4种措施共同作用下,车身侧壁和尾部尘土污染面积分别减小约1.2m2和0.44m2,减小幅度达到72%和71.4%,研究对汽车车身整体造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谷正气王振张勇张勇
关键词:汽车工程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
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与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结构特点,根据能量解耦理论和最优化理论,建立了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其六自由度解耦率最大为优化目标,采用优化拉丁方法,分析出影响解耦的主要参数,结合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对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将优化结果视为满足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其进行稳健性分析,以考察设计值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此优化方法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解耦率,优化结果稳定可靠,基本满足稳健性要求。
尹庆谷正气陶坚伍文广徐亚
关键词: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拟退火算法稳健性
队列行驶领航车辆尾流的粒子图像测速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队列行驶时不同的车间距对领航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分别测量了队列行驶工况下领航车辆和领航车辆单独行驶时的阻力系数。又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以上工况中领航车辆尾部纵对称面内的流场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间距的缩短,领航车辆阻力值降低,降幅最大达41.66%,并且尾部流场的涡的拖曳距离、扩展直径和强度上都呈现减小的趋势。
仇健谷正气王师张清林胡彭俊张海峰
关键词:队列行驶尾部流场粒子图像测速
计及车身附件气动干涉影响的汽车流场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降低汽车气动阻力、获得最优气动造型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轿车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总结了车身附件气动干涉和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车身附件对整车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中,底部结构和轮胎的影响较大;余者(后视镜、雨刮器和门把手)的影响很小。考虑了车身附件的影响后,气动阻力约增加23%;加上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整车气动阻力共增大约35%。分析还表明,车轮的转动有利于改善车底气流与尾流的相互作用,使气动阻力稍有降低。
袁志群谷正气刘金武
关键词:气动阻力内外流场车身附件
流固耦合作用对汽车侧窗气动噪声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气动噪声是高速行驶下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在组成气动噪声的三部分声源中,偶极子声源占主导地位,而偶极子声源又取决于车身表面脉动压力。应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汽车的表面脉动压力进行数值计算,利用CFX软件进行流场计算,ANSYS软件进行结构计算,以MFX-ANSYS/CFX为数据耦合平台,采用双向同步求解的方法,对流场和侧窗结构响应进行联合求解,并将耦合前后的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使得流场压力脉动增强,且车速越高,流固耦合作用对气动噪声的影响越大;与非耦合数值计算相比,耦合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谢超谷正气宗轶琦罗泽敏江财茂
关键词:汽车气动噪声流固耦合
某重型货车空调系统对乘员舱热舒适性影响的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重型货车空调系统和乘员舱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相差在5%以内。采用当量温度Teq,i作为评价指标,对乘员舱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风道风量分配不均匀,乘员舱内部气流组织不合理,致使热舒适性较差。对空调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前吹面风道风量比例后,乘员舱的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
芦克龙谷正气贾新建尹郁琦
关键词:重型货车乘员舱空调系统计算流体动力学热舒适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