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CX05003A)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孙仁远孙晓飞胡爱梅张艳玉陈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煤层气
  • 3篇气井
  • 3篇煤层气井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图版
  • 2篇无因次
  • 2篇产能预测
  • 1篇多分支水平井
  • 1篇氧化碳
  • 1篇溶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量
  • 1篇水平井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盆地
  • 1篇平井
  • 1篇沁水盆地
  • 1篇注二氧化碳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8篇孙仁远
  • 4篇孙晓飞
  • 4篇胡爱梅
  • 3篇张艳玉
  • 3篇林李
  • 3篇陈东
  • 2篇李卫东
  • 2篇任晓霞
  • 1篇张元法
  • 1篇尚凡杰
  • 1篇宣英龙
  • 1篇王楚峰
  • 1篇张贤松
  • 1篇吴仕贵
  • 1篇陈文徽
  • 1篇田炜
  • 1篇李素芹
  • 1篇李明忠
  • 1篇陈会娟

传媒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实验力学
  • 1篇石油仪器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因次产气图版在樊庄煤层气产能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煤层气的储存特征及流动机理,是目前研究煤层气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应用费时、复杂,实用性较差。以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为例,基于煤层气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樊庄无因次产气曲线,研究了13种地质、排采参数对无因次产气曲线的影响,选择影响较大的参数绘制出无因次产气图版。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产气图版能够方便地确定已投产和未投产煤层气井产能、最大产气量及其出现时间、煤层原始含气量等重要参数。实例验证可知,使用无因次产气图版在预测煤层气井产能和确定最大产气量等参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田炜孙晓飞张艳玉李卫东孙仁远
关键词:煤层气产能预测沁水盆地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压力及入流量分布规律被引量:14
2014年
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结合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推导考虑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内摩擦压降、加速度压降和混合压降的井筒压降模型,建立煤储层渗流与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内变质量流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井筒及分支井筒的井筒压力及入流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期间,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支和分支井筒的压力均随距跟端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主井筒压力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在开采前期,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井筒入流量分布曲线呈上凸趋势,在开采后期则呈下凹趋势;各分支井筒入流量在开采前期呈U型分布,在开采后期呈倒U型分布。
李明忠陈会娟张贤松李卫东孙晓飞孙仁远
关键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压力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实验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中存在的产气率低、回采周期长的问题以及CO2排放量大、污染环境严重等现象,研制了一套可以进行煤层气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及注CO2开采煤层气模拟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开展了不同气体在煤岩中的吸附/解吸性能评价研究和注CO2开采煤层气效果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2在煤岩中的吸附量明显高于CH4的吸附量;与自然降压开采相比,注CO2可以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在10%以上。而且随CO2注入量的增加,煤层气采收率增大。
孙仁远任晓霞胡爱梅陈东林李
关键词:煤层气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
多组分气体吸附预测及模型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更精确描述煤层气注气开发或二氧化碳煤层封存涉及到的多组分吸附过程,采用扩展Langmuir、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预测不同煤对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吸附,并将三种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对混合气体的吸附预测精度最高,并且能较好适用于高压系统的吸附预测。除此之外,从三种模型分离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在吸附时都考虑了气体相对吸附性随平衡气相组分和压力的变化,而扩展Langmuir没有考虑该因素。因此,也表明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在预测多组分气体相对吸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艳玉李凯孙晓飞李延杰孙仁远史晓颖
关键词:煤层气
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对于煤层气井的排采方案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常规气井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结合煤层气井的排采方式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组合计算了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编制了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软件,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现场煤层气排采数据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同阶段井底流压与煤层气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纯气段压力的计算,平均温度-平均偏差系数法的计算值比Cullender-Smith法高;对于气液混合段压力的计算,Podio修正"S"曲线法计算出的结果比陈家琅-岳湘安法和Hasan-Kabir解析方法略高;在煤层供气充足的条件下,井底流压与产气量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量随井底流压的降低而增加;在煤层气井排采的不同阶段,井底流压随产气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孙仁远宣英龙任晓霞王楚峰胡爱梅
关键词:煤层气煤层气井井底流压两相流
考虑渗透率变化的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及参数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变化对产气量影响较大,通过引入S&D渗透率变化模型,建立了考虑渗透率变化的煤储层三维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完成模型检验后应用所编制软件研究了煤储层参数、吸附参数及渗透率模型特征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气产量随着初始含气量、煤层有效厚度、裂缝渗透率和Langmuir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储层原始压力、裂缝孔隙度和Langmuir体积的增大而减小,而解吸时间对产气量影响不大;裂缝渗透率随着杨氏模量和基质收缩/膨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泊松比和裂缝压缩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引入S&D模型后计算的累积产气量要比常规模型低1.3%,因此不可忽视煤层气产出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
张艳玉尚凡杰孙晓飞李素芹孙仁远
关键词:煤层气数值模拟
煤岩吸附性能影响因素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根据煤岩的吸附原理,设计了一套煤岩吸附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不同气体在煤岩中的吸附性能,分析了煤质、压力、温度、颗粒粒径、含水量等因素对煤岩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半烟煤和无烟煤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煤岩吸附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比表面增大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单组分气体吸附量的大小按CO2、CH4、N2顺序依次减少。
孙仁远林李王宁张元法胡爱梅陈东
关键词:煤层气温度粒度含水量
无因次产水图版预测煤层气井产水量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前,煤层气井产水量预测主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煤层气赋存、运移及产出机理,但应用起来较为繁琐、费时。为此,以山西省南部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实际地质和动态资料为依据,通过引入无因次参数组合绘制煤层气井无因次产水曲线,并对影响该曲线的煤层面积、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等14个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绘制了无因次产水图版,形成了一套简单、可靠、快速预测煤层气井产水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表皮系数、未饱和度和气、水相相对渗透率对无因次产水曲线的影响较大,其他参数对其影响较小,误差均小于10%;无因次产水图版预测煤层气井产水量与实际日产水量误差为6.78%,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供现场应用。
李明忠陈会娟陈文徽孙晓飞孙仁远
关键词:煤层气
超声处理对煤层气解吸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煤岩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对煤层气的开发十分重要。利用自行设计的煤岩吸附解吸性能评价装置,进行了CH4、CO2、N2等在煤岩中的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参数超声波处理对煤层气解吸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促进煤层气解吸的机理。研究表明,煤岩中的气体主要以吸附态和自由态存在,煤岩对不同气体吸附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O2、CH4、N2。经超声波处理后,煤层气的解吸速度可提高70%,同时煤层气的解吸量增加。解吸量增加幅度与超声波处理参数有关,随处理功率的增大,解吸量增加,增加幅度可达20%。分析认为超声波的"剥离"作用是超声波提高煤层气解吸效果的机理之一。
孙仁远纪云开林李胡爱梅吴仕贵陈东
关键词:煤层气超声波解吸
沁水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前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的方法中不同程度存在适用范围较窄,所需地质、岩石流体数据量大等问题。根据沁水煤层气田某区块实际生产资料,基于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通径分析定量研究套压、动液面深度和井底压力等排采参数对煤层气产能的直接及间接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方法建立的产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接近实际,适用范围较广,并可较准确地分析不同排采阶段各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艳玉孙晓飞尚凡杰孙仁远
关键词:煤层气产能预测通径分析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