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095)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夏伟李风雷赵婧周照耀唐正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滚压
  • 3篇微动
  • 3篇微动磨损
  • 3篇磨损
  • 2篇纳米
  • 2篇纯铜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润滑
  • 1篇塑性
  • 1篇梯度结构
  • 1篇微米
  • 1篇微米结构
  • 1篇细晶
  • 1篇显微硬度
  • 1篇铝合金
  • 1篇面粗糙度
  • 1篇纳米化
  • 1篇纳米晶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6篇赵婧
  • 6篇李风雷
  • 6篇夏伟
  • 3篇周照耀
  • 2篇唐正强
  • 2篇李宁
  • 1篇李宁
  • 1篇卢新伟

传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工具技术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滚压诱导梯度超细晶铜的润滑微动磨损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滚柱对纯铜表面进行大载荷的多次滚压,使其表层累积不同应变水平的塑性变形,对所形成的约150μm的塑性变形层沿深度方向的晶粒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显微硬度进行测试,表明该工艺在纯铜表层诱导形成了一种梯度超细晶结构;最表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62 nm,并随深度逐渐增至基体晶粒尺寸94μm;梯度超细晶铜(简称梯度铜)最表层硬度较基体硬度提高约45%,并随深度逐渐下降至基体硬度.在SRV IV试验机上对梯度铜和粗晶铜在润滑条件下的微动磨损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梯度铜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大载荷下与粗晶铜趋于一致;梯度铜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而粗晶铜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部分区域出现氧化磨损;梯度铜抗微动磨损能力比粗晶铜提高10倍以上.
李宁夏伟赵婧李风雷唐正强
关键词:滚压梯度结构超细晶微动磨损
剧烈塑性滚柱滚压诱导纯铜表层的梯度纳米/微米结构(英文)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由剧烈塑性滚柱滚压在纯铜表层诱导出的梯度纳米/微米结构特征及其晶粒细化机制,采用SEM、TEM、XRD、OM等方法观察样品距表面不同深度的组织特点和材料特性。结果表明,滚压所引入的纳米/微米结构层厚度超过100μm。近表层的硬度有显著的提高,这归因于晶粒尺寸的减小,所生成的等轴纳米晶为随机晶粒取向且绝大多数晶界为小角度晶界。粗晶通过位错运动细化至几微米;变形孪生是形成亚微米晶的主要机理;纳米结构的形成由位错运动主导并伴随局部区域的晶粒旋转。
赵婧夏伟李宁李风雷
关键词:滚压纯铜微米结构表面纳米化
滚压对6061铝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应用一种恒力式滚压工具,依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车削进给量、滚压力和滚压次数为自变量,以在SRV IV实验机上实现的100℃下的无润滑条件和润滑条件下的微动磨损体积为响应值,对6061铝合金进行滚压后的微动实验,推导出了非平面微动磨损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对微动实验中的摩擦系数、试样初始表面粗糙度和磨斑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无润滑条件下,滚压不能明显提高微动磨损性能;而在润滑条件下,滚压试样的平均微动磨损体积比未滚压试样的减少21.5%;在最优滚压参数(切削进给量为0.10mm/r,滚压力为60N,滚压1次)下,可以得到最小的微动磨损体积,仅为未滚压试样平均微动磨损体积的46.2%.
夏伟李风雷唐正强周照耀赵婧
关键词:滚压微动磨损
滚压表面强化机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1
2010年
随着滚压表面强化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其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滚压机理研究特别是理论性研究相对滞后,但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从实验研究、解析分析、有限元模拟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滚压机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赵婧夏伟李风雷周照耀
关键词:滚压解析模型有限元方法
滚压诱导纯铜梯度纳米晶层及其微动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为提高滚压铜的表面性能,采用剧烈塑性变形方式的滚压工艺,通过加大滚压力进行多次滚压,实现了纯铜表层梯度纳米化,并在干摩擦条件下对滚压样和粗晶样进行了球/平面微动磨损实验,考察滚压对组织结构、表面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纳米晶铜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滚压样的表面晶粒尺寸范围为4 ~ 18nm,平均晶粒尺寸约为9 ~ 10nm;滚压样的表面粗糙度从粗晶样的1.50 μm显著降低到0.55 μm,显微硬度从粗晶样的52.2大幅提高到120.0;滚压样在实验负载范围内均具有比粗晶样更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滚压样在低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为主,在高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为主.
赵婧夏伟李宁李风雷
关键词:滚压纯铜微动磨损
T2铜端面滚柱滚压表面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一种自主设计的新型端面滚柱滚压试验系统,以车削进给量、滚压力和主轴转速为变量,对T2铜工件端面滚柱滚压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出了T2铜滚柱滚压表面强化及光整作用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纯铜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表面显微硬度,试件表面粗糙度由加工前的8.96μm降到小于0.08μm,表面显微硬度则从110HV提升到大于130HV;滚压力是影响试件表面粗糙度及显微硬度最主要的因素,主轴转速次之,车削进给量最弱。滚压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存在合适的滚压力(607~898N)及主轴转速(360~560r/min),最多可以提升试件表面6个精度等级。表面显微硬度随着车削进给量、滚压力和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增大滚压力可以提升表面显微硬度12%左右,增大主轴转速大约可以提升4.3%,而车削进给量对其影响较小。
卢新伟赵婧夏伟李风雷周照耀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表面显微硬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