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KZXB1151)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郭金兴王庆芳牛牛陈坚郭玉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隐蔽性
  • 1篇中等收入陷阱
  • 1篇中国经济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收入份额
  • 1篇逆周期
  • 1篇显性
  • 1篇理论逻辑
  • 1篇理论与实证分...
  • 1篇刘易斯拐点
  • 1篇经济周期
  • 1篇经济转型
  • 1篇劳动收入份额
  • 1篇劳动争议
  • 1篇劳资
  • 1篇劳资冲突
  • 1篇工资
  • 1篇工资效应
  • 1篇二元经济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郭金兴
  • 2篇王庆芳
  • 1篇姜磊
  • 1篇牛牛
  • 1篇郭玉清
  • 1篇陈坚

传媒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2—201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结构的估算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的长期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0年间,农业剩余劳动数量急剧下降超过90%,农村公开失业数量上升70%,成为剩余劳动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剩余劳动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的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年所占比例分别达到72.3%,48.11%和56.99%,这些变化可以解释剩余劳动与工资上涨、民工短缺并存的"悖论",剩余劳动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郭金兴王庆芳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文章提出二元转型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为工资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并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点,论述了劳动收入份额随二元转型程度变动的“u”型规律。文章对199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总体及分组计量分析表明,二元转型系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u”型关系确实存在,同时低水平组的劳动生产率负效应更大,随着二元转型程度的发展,工资效应的正向作用开始显现,而劳动生产率的负效应则逐渐减弱。
姜磊陈坚郭玉清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工资效应
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证据、理论逻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中等收入水平的划分,从增速下滑、收敛乏力和增长分化等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界定及其争议;归纳人口结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宏观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对陷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思路;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与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郭金兴胡佩选牛牛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逻辑中国经济
中国劳动争议的逆周期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发生机制的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提出劳动争议的逆周期性假说,即劳动争议在经济繁荣时相对下降,在经济衰退时相对增加,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假说。回归结果表明,正向的GDP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劳动争议发生频率将下降2.3个百分点,且周期波动对集体劳动争议发生频率的影响远大于个体劳动争议,因此,应特别关注经济下行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完善劳资谈判制度,以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王庆芳郭金兴
关键词:劳资冲突劳动争议经济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