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9ZX08001-013B)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段永波唐甜甜陆徐忠李浩李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水稻黑条矮缩...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基因
  • 2篇黑条矮缩病
  • 2篇矮缩病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水稻品种
  • 1篇水稻遗传
  • 1篇水稻遗传转化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人工接种
  • 1篇人工接种鉴定

机构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吴丽娟
  • 2篇杨剑波
  • 2篇李莉
  • 2篇程兆榜
  • 2篇周彤
  • 2篇季英华
  • 2篇李浩
  • 2篇陆徐忠
  • 2篇范永坚
  • 2篇周益军
  • 2篇唐甜甜
  • 2篇段永波
  • 1篇王英
  • 1篇王英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gfp报告基因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被引量:5
2012年
为提高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效率,以晚粳97为转化材料,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告基因,采用正交试验L9(33)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的遗传转化因子进行优化。通过观察愈伤组织荧光表达情况,分析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与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D660值为0.1、共培养21℃~23℃黑暗条件下,农杆菌与水稻愈伤共培养72 h,最有利于水稻的遗传转化,该条件下晚粳97愈伤组织荧光表达率达到70.9%。
唐甜甜李浩段永波李莉陆徐忠梁永亚杨剑波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愈伤组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以pmi为筛选标记的水稻转基因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甘露糖安全筛选体系。[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基因为报告基因,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转入水稻品种皖粳97,并对转化和筛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受体品种皖粳97,在32℃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的出愈率可达90.3%,且生长较快;培养基中甘露糖筛选压力以5g/L蔗糖+15g/L甘露糖较为适宜,在该条件下筛选21d,进而分化成苗,转化频率可达20.6%。[结论]该研究确立的甘露糖筛选体系,能明显缩短筛选周期、提高转化效率,有利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生产。
梁永亚李浩段永波陆徐忠唐甜甜杨剑波李莉
关键词:水稻转基因甘露糖
灰飞虱从冷冻病叶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方法的研究初报被引量:25
2010年
研究出一种利用灰飞虱从冷冻病叶中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方法。以-70℃条件下冷冻保存的RBSDV罹病植株叶片对灰飞虱饲毒,随后接种感病水稻品种,结果发现灰飞虱可从冷冻病叶上获得RBSDV,并传播RBSDV,且获毒能力和传毒能力与新鲜病叶没有差异。这表明从冷冻病叶上获得RBSDV的灰飞虱可以应用于品种抗性鉴定,此法可望加快RBSDV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灰飞虱
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当前生产上发生日趋严重的一种水稻病害,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稻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本文分别研究了病毒在介体体内的循回时间、接种时间、接种强度、水稻接种苗龄4个因素对鉴定效果的影响。
周彤王英吴丽娟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人工接种抗性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