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624410037)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吕路线李文强宋学勤赵靖平张红星更多>>
- 相关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Val/Me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Val/Me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对23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例同期健康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测定基因型。结果COMT基因Val/Met多态性突变率为5%,基因型:G/G、G/A和A/A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4,74,14和85,47,9。该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2=0.119,P=0.942)及基因频率(2=0.115,P=0.735)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组和同性别对照组基因型(男性:2=1.341,P=0.511;女性:2=2.379,P=0.304)和基因频率(男性:2=1.271,P=0.260;女性:2=2.323,P=0.1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不同发病年龄组、临床各亚型组及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COMT基因第四外显子区Val/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相关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临床亚型及家族史亦无关。
- 贾梅志吕路线李文强郭素芹仲照希王从辉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 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宋学勤赵靖平吕路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生物功能
- 首发精神分裂症PBMC NF-κB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1β、IL-6、TNF-α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NF-κB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NF-κB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NF-κB的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在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④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1β、TNF-α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5);无论是在精神分裂症组或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6 mRNA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活性均增高,对NF-κB活性的检测更能反映NF-κB的转录调控功能情况;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 宋学勤赵靖平吕路线李文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
- 首发精神分裂症NF-κB活性与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其血清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的活性,同时采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蛋白水平和PBMC中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患者组的NF-κB活性及血清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PBMC中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二者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8、0.532、0.536、0.454,P均小于0.05),而对照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二者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549、0.519、0.513,P均小于0.05)。两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6及其mRNA均无明显相关(P均大于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激活状态的PBMC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精神分裂症中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 宋学勤赵靖平吕路线李文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NF-ΚB活性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首发精神分裂症IL-1β,IL-6,TNF-α的血清蛋白水平及PBMC mRNA表达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及其不同亚型中IL-1β,IL-6,TNF-α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免疫机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65例健康对照者IL-1β,TNF-α,IL-6血清蛋白水平和PBMC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高于阳性亚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家族型患者IL-6水平高于散发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家族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治疗前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5);IL-1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降分率呈正相关(r=0.388,P<0.05).④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PBMC中IL-1β,IL-6,TNF-α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PBMC中IL-1βmRNA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IL-1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缓解的一个灵敏指标.②遗传背景可能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介导的免疫功能;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③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调,其可能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 宋学勤赵靖平吕路线李文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云芝漆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DEAE-Seph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两步柱层析,得到2种漆酶同工酶,分别命名为Lc-cA和LccB.以ABTS为底物在适当条件下与酶带反应呈绿色谱带鉴定出漆酶谱带.LccA的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53.88和7%,LccB的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208.21和29%.用SDS-PAGE测定两漆酶的分子量分别为64.2 ku和60.7 ku;LccA和LccB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是40℃和50℃;最适反应pH值为3.5和4.0;其N-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为AIGPK和GIGPV,与其他真菌漆酶相比显示很高的同源性,以ABTS为底物的Km值分别为68.96μmol/L和76.92μmol/L.Cu2+对两同工酶都有明显的激活作用,Fe2+,Ag+完全抑制两同工酶的活性.
- 郭伟云汤祥忠姚朝阳邵强李宗义
- 关键词:云芝漆酶纯化酶学特性
-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致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皮质核因子-κB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分析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所致精神分裂症大鼠前额皮质核因子:κB(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学的可能机制。方法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MK-801组(n=10,腹腔注射MK-8010.6mg/kg体质量)和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动物行为分析系统记录分析大鼠90min内自发活动,同时评定其刻板行为;继而断头取脑提取前额皮质核蛋白和mRNA,采用TransAM技术检测NF-κB活性,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NF—κB、IL-1β、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自发活动(9677±400)cm、刻板行为0分相比,MK-801组大鼠自发活动[(21309±1483)cm]增加(t=-23.947,P〈0.001),刻板行为[(30.23±1.26)分]明显,(t=-75.998,P〈0.001),有共济失调;(2)MK-801组大鼠前额皮质NF—KBp6S亚基蛋白活性比值(0.42±0.14)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18);f=15.67,P〈0.001。NF—κB065亚基的mRNA相对表达量值(0.91±0.10)则高于对照组(0.65±0.11);t=-5.69,P〈0.001。TNF—α(0.48±0.42)和IL-1β(0.36±0.07)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09);t=7.92,t=6.28;P均〈0.001;(3)MK.801组NF-κB065亚基活性与自发活动呈正相关(r=0.71,P〈0.01),与NF-κB p65亚基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6,P〈0.01),与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5,0.79,P均〈0.01)。对照组NF—κBp65亚基活性与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71,0.87,P均〈0.05),与NF-κBp65亚基mRNA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大鼠前额皮质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且与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存在相关性,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改变。NF-κB及相�
- 李文强张红星宋学勤张燕吕路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地卓西平马来酸盐额叶前皮质
- 精神分裂症患者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利培酮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探讨利培酮疗效的敏感基因。方法对20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2—8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基因型。对痊愈组(29例)、进步组(153例)及无效组(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进行关联分析。结果COMT基因3种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利培酮不同疗效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MT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单体型分析,利培酮治疗痊愈组与进步组、有效组与无效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可能不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疗效敏感基因。
- 吕路线贾梅志李文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多态性单核苷酸利哌立酮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287A/G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突变率为10%,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比较结果仍同前;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的上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阳性亚型、阴性亚型、混合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G基因型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6·30倍(OR=6·300),G等位基因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1·859倍(OR=1·859)。结论COMT基因-287A/G多态性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差异,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亚型的危险因素。
- 吕路线贾梅志李文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与外周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表达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了解sD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mRNA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作用下的表达变化及氯氮平干预的影响,初步探讨Nrgl基因mRNA在大鼠前额叶皮质和外周表达变化关系。方法采用MK-801对6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30只)和干预组(6只)。采用SMART小动物行为视频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的自发活动,并对大鼠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等行为进行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中枢前额叶皮质与外周血淋巴细胞Nrg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大鼠自发活动结果、共济失调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05,P=0.000;F=76.196,P=0.000;F=72.654,P=0.000)。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外周总Nrg1 mRNA(t=2.779,P=0.019)和前额叶皮质人神经调节蛋白(Hrg)mRNA(t=2.293,P=0.045)在药物作用90min时表达增高,外周胶质生长因子(Ggf)mRNA在120min时表达增高(t=2.728,P=0.035);在90min时,干预组外周GsfmRNA(F=4.484,P=0.030)表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前额叶皮质HrgmRNA(F=4.238,P=0.035)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前额叶皮质感觉-运动神经元衍生因子mRNA(F=4.739,P=0.025)的表达高于干预组。大鼠自身前额叶皮质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NrglmRNA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41)。结论MK-801可以影响部分Nrg1亚型mRNA表达,氯氮平能够部分减弱这种影响;大鼠总Nrg1mRNA外周与前额叶皮质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外周血总Nrg1mRNA表达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额叶皮质的变化。
- 李红张红星李文强李巍吕路线
-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地卓西平马来酸盐精神分裂症氯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