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311)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孔祥斌温铁军郑风田彭辉范堉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支农
  • 1篇支农资金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 1篇农用地分等
  • 1篇农资
  • 1篇资源安全
  • 1篇乡村
  • 1篇乡村负债
  • 1篇耕地
  • 1篇耕地资源
  • 1篇耕地资源安全
  • 1篇负债
  • 1篇财政
  • 1篇财政支农
  • 1篇财政支农资金
  • 1篇产量比
  • 1篇产量比系数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作者

  • 2篇孔祥斌
  • 1篇门明新
  • 1篇范堉暐
  • 1篇许皞
  • 1篇彭辉
  • 1篇郑风田
  • 1篇张青璞
  • 1篇李翠珍
  • 1篇温铁军
  • 1篇范文洋
  • 1篇林晶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用地分等中产量比系数确定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农用地分等中产量比确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提出分层设置基准作物,在国家层面确定小麦、玉米和水稻3种作物作为基准作物,国家产量比系数确定以作物提供的热量比进行确定,以水稻的热量比为1,玉米和小麦的热量与水稻的热量相比确定;省级基准作物根据熟制确定,对应熟制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采用对应的基准作物最高产量与指定作物最高产量比进行确定;以上海市为例,按照分级确定产量比系数能更好地反应区域农用地利用等别的质量差异,依据分级确定的产量比系数进行标准粮测算,能更好地反应区域农用地生产能力的实际。
孔祥斌林晶
关键词:产量比系数农用地
城市快速扩展区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功能多元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功能是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对区域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基础,以耕地农作物产出为媒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区域最小耕地面积,并与区域实际耕地面积比较,得出耕地资源安全的状态值,对研究区和区域内各个乡、镇的耕地所处安全态势进行评价。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要同时保证耕地资源最直接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的安全。最小耕地面积和耕地资源安全状态值,可以衡量一个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大兴区北部经济发达的乡镇不安全状态较为剧烈。区域农业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以保障耕地资源安全。
范文洋孔祥斌门明新许皞李翠珍张青璞
关键词:耕地资源
中央支农资金配套制度对中国乡村负债的影响:一个初步估算——以中西部地区贫困县为例被引量:26
2009年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由于强制性的配套制度,存在着"钓鱼工程"、"一刀切"、"行政力量软强制"等现象,产生了大量乡村负债并有可能使中国乡村负债进一步恶化。本文对中西部地区1994~2020年间农村义务教育、乡村公路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医疗四项建设中的中央支农配套资金引发的乡村负债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支农配套资金引起的乡村负债占目前乡村存量负债的比例为15.2%~25.8%;在2005~2020年这段时间,支农配套资金最高将引发17850.77亿元乡村新增负债。如果目前实行"一刀切"的配套资金政策不改变,至少还会造成10517.91亿元的乡村公共负债;如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中部地区1:0.5、西部地区1:0.25进行配套,中西部地区新增乡村负债将降低66.62%,维持在3631.16亿~6078.54亿元之间;在四项建设任务中,乡村公路建设要求的配套资金对乡村负债的影响始终占最大比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负债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的影响则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家支农配套资金制度改革、加强资金运行透明度。
温铁军彭辉范堉暐郑风田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