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810243)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潇王记江付峰任宜霞候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性质
  • 2篇荧光
  • 2篇配合物
  • 2篇热分解
  • 2篇热分解动力学
  • 2篇分解动力学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能
  • 1篇三元配合物
  • 1篇稀土
  • 1篇稀土配合物
  • 1篇
  • 1篇
  • 1篇TB

机构

  • 2篇延安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2篇付峰
  • 2篇王记江
  • 2篇王潇
  • 1篇王继武
  • 1篇侯向阳
  • 1篇李东升
  • 1篇候向阳
  • 1篇任宜霞

传媒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稀土配合物Tb(bza)_3(dpe)(H_2O)_3的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性质
2009年
合成了新型稀土固态配合物Tb(bza)3(dpe)(H2O)3[(Hbza=Benzoic acid,dpe=1,2-Di-(4-pyridyl)-eth-ylen]。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采用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用TG-DTG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用非模型等转化率法研究了配合物热分解脱水过程的动力学,获得其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数值范围、最概然机理函数和模型函数。
侯向阳王潇李东升付峰王记江任宜霞
关键词:荧光性能热分解动力学
新型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荧光及热分解动力学性质
2009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铕、苯甲酸(C7H6O2)和1,2-二(4-吡啶基)乙烯(C12H10N2)的固态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C7H5O2)(3C12H10N2)(H2O)3;用红外光谱和荧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在室温受激发射红色荧光;用TG-DTG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行为;用"非模型等转化率法"研究了热分解脱水过程的动力学,获得其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数值范围、最可机理函数和模型函数.
候向阳王潇付峰王记江王继武
关键词:荧光热分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