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21002)

作品数:29 被引量:120H指数:7
相关作者:曹炳阳史琳姜培学戴晓业祝银海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动力学模拟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动力学
  • 4篇分子动力学模...
  • 3篇弹道
  • 3篇有机朗肯循环
  • 3篇朗肯循环
  • 2篇多孔介质
  • 2篇制冷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热导率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热阻
  • 2篇换热
  • 2篇工质
  • 2篇超临界
  • 2篇超临界压力

机构

  • 27篇清华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6篇曹炳阳
  • 4篇姜培学
  • 4篇史琳
  • 3篇祝银海
  • 3篇段远源
  • 3篇戴晓业
  • 2篇过增元
  • 2篇安青松
  • 2篇骞伟中
  • 2篇陈民
  • 2篇姚文俊
  • 2篇张相雄
  • 1篇吴晓敏
  • 1篇严俊杰
  • 1篇熊大曦
  • 1篇许云超
  • 1篇马德胜
  • 1篇任静
  • 1篇周兵
  • 1篇于海童

传媒

  • 13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推进技术
  • 1篇Journa...
  • 1篇Chines...
  • 1篇Nuclea...
  • 1篇Nano R...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32在微细光管内流动沸腾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R32在2 mm水平微细光管内流动沸腾进行了三维稳态数值模拟。模拟的工况范围为:质量流速200~400 kg/(m^2s),热流密度10~40 kW/m^2,饱和温度15~20℃。结果表明:质量流速的增加消弱了重力对两相分布的影响;热流密度的增加强化了壁面附近的核态沸腾。数值模拟的换热系数和压降与实验结果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1.3%和-1.1%。
黄秀杰吴晓敏朱禹
关键词:数值模拟R32
微纳通道中牛顿流体毛细流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毛细流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微纳通道中毛细流动近年来在微纳机电系统、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石油开采、多孔介质渗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描述宏观牛顿流体毛细流动过程的是Lucas-Washburn(LW)模型,该模型在微纳通道中的适用性还没有定论,因而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本文从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微纳通道中牛顿流体毛细流动的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需要对毛细流动进行分区讨论:(1)惯性力作用区,流动距离与时间t成正比;(2)黏性力-惯性力作用区,惯性力、毛细力、黏性力均对流动有影响;(3)黏性力作用区,黏性力与毛细力平衡,流动距离与t^(1/2)成正比;(4)竖直管道中还需要考虑重力的影响,存在黏性力-重力作用区.在黏性力作用区,LW模型仍然可以定性描述微纳通道中毛细流动过程,但需要引入动态接触角、气泡、电黏性等影响因素的修正.最后针对目前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另外,本文也对非牛顿流体毛细流动的研究做了简单介绍和展望.
杨敏曹炳阳
关键词:牛顿流体
定出流面积条件下气膜冷却孔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保持冷却射流出口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比较了圆柱形孔、扇形孔、双射流孔和带双肩形孔这几种气膜孔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圆柱形孔,气膜冷却效率在吹风比M=0.5左右效率较高;对于扇形孔,在对应圆柱形孔吹风比M=1.5时的效率要优于低吹风比情况;对于双射流孔和带双肩形孔,在对应圆柱形孔吹风比M=1.0时的冷却效果更好。原因在于高吹风比情况下,圆柱形孔结构中冷却射流与高温主流形成较强的肾形涡,会使冷却气体脱离壁面,并将高温主流卷入冷却气膜层,从而破坏冷却效果,而扇形孔、双射流孔以及带双肩形孔能有效地抑制肾形涡对冷却流的提升作用,从而保持冷却气膜的贴壁性,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
孙小凯彭威姜培学
关键词:气膜冷却吹风比孔型
定容法液相pvT实验系统的研制及初步测试
液相pvT 是流体的重要热物理性质之一,定容法是一种可靠、精确的液相pvT 测试方法。本文分析了定容法液相pvT 的测量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液相pvT 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实验段、温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密度测...
安保林段远源谭龙山杨震
关键词:定容法R134A
文献传递
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光谱发射率是材料重要的热物性参数之一,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需求。基于调制辐射源加热的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能够实现材料高温光谱发射率和温度的同时测量,克服了传统测试对高温样品温度准确测量的依赖性。为研究和提高基于调制辐射源的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适用性,论文开展了测量反问题的数值模拟验证分析,研究分析了样品表面光谱发射率范围、温度范围和测量噪音等条件对光谱发射率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并对光谱发射率反问题求解的数值不确定度与理论不确定度进行了定量评估。
段明皓符泰然
关键词:光谱发射率辐射源温度不确定度
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弹道热阻研究
2016年
本文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带有纳米尺寸约束结构的石墨烯的热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能量在穿过尺寸远小于声子平均自由程的约束通道时会产生量级为10~7~10~8K/W的弹道热阻,该热阻与导热条件无关,但具有明显的尺度相关性,与约束通道宽度成倒数关系。此外,推导了二维材料的弹道热阻模型,该模型与模拟结果符合很好。
姚文俊曹炳阳
关键词:石墨烯分子动力学模拟
Ultrathin planar broadband absorber through effective medium design被引量:4
2016年
因为他们能减少材料,制造,和系统费用, Ultrathin 平面吸收器在太阳能系统保持诺言。这里,我们在场有效中等设计到的一般策略认识到 ultrathin 平面宽带吸收器。吸收器由吸收电介质设计有效吸收媒介,透明的层,和金属性的底层的二 ultrathin 组成。与以前的研究相比,这策略提供提高光吸收的自由的另一种尺寸;因此,破坏干扰能在一个宽广系列上被认识到。表明这策略的力量和简洁,我们试验性地并且理论上与 5-nm-thick Ge, 10-nm-thick Ti,和在用简单免职方法制作的 Ag 底层上涂的 50-nm-thick SiO 2 电影描绘了一个吸收器。比 80% 高的吸收率在 Ge 和 Ti 从 400 nm 拍摄接近 1 m 的 15-nm-thick (中心波长的 1/50 ) 被完成。作为一个申请例子,我们试验性地证明吸收器在 500 点与 0.1 的正常由能源所幅射的每单位面积功率展出了 0.8 的正常太阳的吸收率 ? 湡 ? 桴獵瀠敲楤瑣 ? 桴 ? 潣摮瑩潩獮映牯琠敨愠灰慥慲据 ? 景琠楨? 慭湧瑥捩戠桥癡潩吗?
Dong LiuHaitong YuZhen YangYuanyuan Duan
综合冷却效率多参数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先进的透平冷却技术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冷却系统的综合冷却效果是各冷却部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针对冷却传热构建基于冷气温升系数和内外换热比的一维耦合传热关联式,并借助绝热/耦合实验结果进行适用性验证,进而进行综合冷却效率的多参数影响定量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一维耦合传热模型能够分离各局部冷却参数的影响·,其在预测综合冷却效率上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其适用性得到验证·;各局部冷却参数中,气膜效率、内部换热系数、热障涂层毕渥数与综合冷却效率正相关,冷气温升系数,金属毕渥数与综合冷却效率负相关;热障涂层的存在会削弱内外冷却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综合冷却效率等值线图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各参数细节的定量及敏感性分析结论。
李明飞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超临界压力下碳氢燃料在竖直圆管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超临界压力碳氢燃料作为冷却剂的再生冷却技术是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一种重要热防护技术。本文以工程碳氢燃料为工质,在内径2 mm的竖直圆管内进行了不同流向、流量、压力、热流密度条件下的对流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进口Re数条件下,相同热流密度时,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工况的壁温分布没有明显差别;在较低进口Re条件下,向上流动工况的局部壁温远高于对应向下流动工况,发生传热恶化。研究表明该碳氢燃料的临界Bo*数判据为3×10^(-7)。拟合得到适用于该碳氢燃料的对流换热关联式。
严俊杰刘耘州闫帅芦泽龙祝银海姜培学
关键词:碳氢燃料对流换热浮升力
制冷空调系统性能优化的[火积]耗散热阻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摘结器络的法通各摘要制冷空结了制冷空调耗散热阻络图的构建方的整体约束方,实现了换热通过对系统中各变量间的整调系统是典型系统性能全局阻概念,并以此方法.通过分析方程.根据该约热器网络性能换热器网络的体约束方程,型的能源利用局优化的火积耗此为基础阐述了析等效热阻网络约束方程和拉格能的多目标优化的耗散热阻分结合拉格朗日系统,优化其散热阻法的研了制冷空调系络图,结合电路格朗日条件极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以及热功日方程,实现了其性能有利于提研究进展.首先统中所涉及的路原理从物理极值法,介绍了上,对于包含功转换过程的热制冷系统的性提高能源利用先介绍了火积的由的换热器网络的理上导出了系统了换热器网络的热功转换过程热力学分析,构性能优化.效率.本文总由来以及换热的等效热阻网统中各变量间的定量优化方程的制冷系统,构建了系统中热方,
付荣桓许云超陈群
关键词:制冷空调系统换热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