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036)
-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4
- 相关作者:木胡牙提刘志强杨玉春何鹏义张雷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乌鲁木齐地区35~5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对未来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进行评估,为不同风险类型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该人群10年ICVD的发病危险性。结果(1)3414名体检者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均值为1.46%±2.14%,其中绝对危险≥10%的38例(1.11%);(2)体检者中缺血性心血管痛相关危险因素(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BMI≥24 kg/m^2、总胆固醇(TC)≥5.2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吸烟)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571,P<0.001;x^2=-165.991,P<0.001;x^2=-251.540,P<0.001;x^2=9.140,P=0.003;x^2=31.648,P<0.001;x^2=1312.386,P<0.001);(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10%的人群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均高于发病绝对危险<10%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6.292,P<0.001;x^2=110.672,P<0.001;x^2=-25.631,P<0.001;x^2=18.032,P=0.003;x^2=-105.661,P<0.001;x^2=12.189,P<0.001);(4)10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度不同年龄组比较,男性除35~39岁组,女性除35~39岁组、40~44岁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高于危险评估参考值。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40~59岁人群10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大,应积极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 马晶周晶姚华汪惠才木胡牙提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GGCX rs 11676382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γ-谷氨酰羧化酶(γ-glutamine carboxylase,GGCX)基因多态位点rs1167638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关联性。方法以维吾尔族、汉族获得华法林稳定剂量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病例组,以维吾尔族、汉族健康人群各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均从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维吾尔族、汉族之间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①获得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的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多态性分布;②病例组和对照组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病例组和汉族病例组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获得了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以及该基因位点在维吾尔族、汉族获得华法林稳定剂量患者中的分布存在民族差异。
- 米力克扎提·吾甫尔木胡牙提·乌拉斯汉卢武红刘志强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不同民族华法林
- SCN5A基因H558R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房颤)与SCN5A基因H558R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维吾尔族房颤患者100例作为房颤组,以维吾尔族非房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SCN5A基因H558R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SCN5A基因H558R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房颤组中分别为0.57(57/100)、0.41(41/l00)和0.02(2/10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74(74/100)、0.23(23/100)和0.03(3/100)(均P〈0.05)。房颤组A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GG基因型与房颤发病有关联(OR=2.373,95%CI:1.217~4.629,P=0.011)。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房颤的发生可能与SCN5A基因H558R位点多态性相关,SCN5A基因H558R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房颤患者遗传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子。
- 叶尔肯别克.沙德克木胡牙提.乌拉斯汗刘志强杨玉春何鹏义
- 关键词:心房颤动SCN5A单核苷酸多态性维吾尔族
- 比伐卢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比伐卢定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起效,国内外将其与其他常用的抗栓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替代肝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栓治疗。现综述比伐卢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 魏恒争木胡牙提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比伐卢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钠通道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 探究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钠通道基因的多态性与房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及治疗的汉族及维吾尔族房颤患者各100例,纳入房颤组;选择同时期非房颤的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各1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病史等情况,并进行钠离子通道(SCN5A)H558R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 汉族及维吾尔族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组间年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5A H558R位点基因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汉族及维吾尔族房颤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非房颤组,且基因型频率也与非房颤患者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汉族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72,P=0.012),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77,P=0.014)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维吾尔族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37,P=0.012),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65,P=0.006)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组总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19,P=0.001),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20,P=0.001)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房颤患者钠通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班努·库肯杨玉春刘志强何鹏义木胡牙提·乌拉斯汉
- 关键词:心房颤动钠离子通道基因多态性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 Med(1994~2014.05)、EMbase(2000~2014.05)、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4期)、CBM(2004~2014.05)、CNKI(2004~2014.05)、Wanfang data(2004~2014.05),查找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个RCT共51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经股动脉途径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组可以明显减少死亡率(2.8%vs.4.8%;OR:0.56,95%CI:0.41~0.77;P〈0.001),主要大出血发生率(1.3%vs.2.9%;OR:0.48,95%CI:0.31~0.72;P〈0.001),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4.6%vs.6.8%;OR:0.64,95%CI:0.50~0.83;P〈0.001),穿刺部位并发症(2.0%vs.5.6%;OR:0.34,95%CI:0.24~0.48;P〈0.00001);缩短住院天数(SMD:0.64;95%CI:0.50~0.83;P〈0.05)。在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剂量,再梗死率,脑卒中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率,与经股动脉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经股动脉途径的术中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长,更改穿刺途径发生率较多,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与经股动脉行PCI术相比,经桡动脉途径治疗STEMI具有明显优势。它可明显减少STEMI患者死亡率、主要大出血发生率、MACE和穿刺部位并发症,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术者的手术技能情况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STEMI是安全有效的,但其远期疗效和更全面的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卜国森刘志强何鹏义木胡牙提杨玉春张雷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ETA分析
-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人群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维吾尔族、汉族心房颤动患者各100例作为病例组,以维吾尔族、汉族非心房颤动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尿酸水平,用药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维吾尔族、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尿酸均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OR=1.114,95%CI=1.080-1.149,P〈0.01)、总胆固醇(OR=1.902,95%CI=1.434-2.522,P〈0.01)和尿酸(OR=1.023,95%CI=1.017-1.029,P〈0.01)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血清尿酸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 叶尔肯别克.沙德克木胡牙提刘志强杨玉春何鹏义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尿酸年龄因素胆固醇
- 新疆汉族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汉族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以200例汉族未服用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200例健康汉族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查患者GGCX基因rs11676382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观察GGCX基因rs11676382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结果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在入选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别为CC、CG和GG型,其基因型频率在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依次为82.5%、16.5%、1.0%和85.0%、0.5%、14.5%,分布趋势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9.0%,1.0%和99.5%,0.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GCX基因rs11676382多态性与未服用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无相关性。
- 米力克扎提.吾甫尔木胡牙提.乌拉斯汉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汉族
- IL-6-174G/C及-572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NVAF人群及民族差异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白细胞介素-6(IL-6)-174C/G及-572C/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关系及新疆地区汉族、哈萨克族(哈族)IL-6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新疆地区汉族、哈族NVAF对象79、78例(汉族、哈族NVAF组),汉族、哈族非心房颤动对象75、79例(汉族、哈族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对象的IL-6基因-174G/C及-572C/G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IL-6-572G在NVAF组中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76,P<0.05);NVAF组和对照组IL-6基因-572G/C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19,95%CI:1.087~2.122,P<0.05),而在汉族及哈族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OR=6.468,95%CI:2.427~17.240)、左心房内径(OR=1.053,95%CI:1.022~1.085),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46,95%CI:0.922~0.971)是防止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各组IL-6基因-174G/C位点C、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572G/C位点G等位基因是NVAF遗传易感性的危险因子,IL-6-174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易感性无关。
- 李娜王淑霞木胡牙提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白细胞介素6民族差异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6期)、CNKI、VIP和Wan Fang Data,查找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STEMI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共计5 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组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OR=0.54,95%CI(0.40,0.74),P=0.000 1],减少主要大出血发生率[OR=0.50,95%CI(0.34,0.74),P=0.000 8],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OR=0.65,95%CI(0.50,0.83),P=0.000 6],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OR=0.35,95%CI(0.25,0.49),P<0.000 01]及缩短住院天数[MD=–2.14,95%CI(–3.97,–0.31),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再梗死率、脑卒中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率(CABG)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经股动脉途径的术中手术时间长且更改穿刺途径发生率较多。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治疗急性STEMI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主要大出血发生率、MACE和穿刺部位并发症,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术者手术技能的情况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EMI安全有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卜国森杨丽木胡牙提刘志强何鹏义杨玉春张雷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