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无)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继同张东奇于燕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福利
  • 4篇财政
  • 3篇政府
  • 3篇公共
  • 3篇公共财政
  • 2篇政制
  • 2篇社区福利
  • 2篇受艾滋病影响...
  • 2篇构建和谐社会
  • 2篇孤儿
  • 2篇和谐社会
  • 2篇儿童
  • 2篇儿童福利
  • 2篇儿童生存
  • 2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影响
  • 2篇财政制度
  • 1篇医改
  • 1篇预算改革
  • 1篇政府保护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9篇刘继同
  • 1篇张东奇
  • 1篇于燕燕

传媒

  • 3篇学习与实践
  • 2篇青少年犯罪问...
  • 2篇地方财政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医改实践的生命伦理学困境与中国结构主义伦理学视角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中国道德哲学的高度,从哲学和道德社会史、中国社会史和医学社会史等视角,在全面系统回顾西方国家伦理学史和西方国家个人主义生命伦理学典范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在中国社会结构性转型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社会处境下,历史分析中国道德哲学和儒释道生命伦理学的思想传统与面临的挑战,重点是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生命伦理学实践,首次明确系统提出中国特色"结构主义伦理学和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理论视角和伦理流派,并阐述结构主义伦理学与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体系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范围内容、基本特点和结构性成因,尤其是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对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涵义。同时简要讨论中国现阶段"以群体和行业为基础"的结构主义伦理学体系和道德文化。最后,文章依据结构主义伦理学的理论视角,提出中国医学职业精神建设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刘继同张东奇
关键词:中国医改生命伦理学
中国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脆弱儿童生存与服务状况研究(上)被引量:12
2010年
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的数量规模与构成状况、社会经济特征,需要救助的比例,保护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所需总体经费预算、政策与服务,保护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的优先领域与政策建议等六个方面描绘其生存与受服务状况。从中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脆弱儿童生存与服务状况堪忧,迫切需要国家承担责任与社会保护、制定发展规划与行动策略,建立普及性和生活化儿童福利制度。
刘继同
关键词:孤儿儿童福利
中国特色社区福利财政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区福利财政内涵外延、价值理念、理论基础、制度框架与基本特征等,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与社区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国家行动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和谐社区基础,奠定了社会公共福利财政制度化基础。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是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是社区福利制度;社区福利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社区福利财政,社区福利财政制度实质是政府福利责任的承担;社区福利财政是社会公共福利财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基础与主体部分,战略地位显著。
刘继同
关键词:公共财政政府责任
论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以转型财政学为视角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财政制度框架与财政职能正处于全面性、系统性、结构性和革命性转型过程之中,财政学转型与转型财政学学科建设议题应运而生。转型财政学是研究财政制度价值、目标、结构、功能、地位、角色转变的新型财政学科,核心是探索现代财政制度结构功能转变、财政职责范围内容、发展阶段与优先领域、基本途径与财政收支的普遍规律。中国财政制度结构转型实践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公共财政、公共福利财政和应急、社会救助财政三类制度框架形成。现代财政制度三类体系的划分,反映现代财政制度结构功能分化与政府职责范围内容的变化。中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实践证明,财政职能角色转变状况决定政府职能角色转变状况。中国财政制度结构转型趋势与财税体制改革实践说明,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是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基本方向。本文首次简要界定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的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为社会建设和中国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刘继同
关键词:财政转型社会政策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与构建福利化和谐社会被引量:12
2010年
本文采取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全面澄清公共财政框架等核心概念内涵,科学界定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特征与类型,分析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实践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从政府责任与财政职能角度界定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范围内容,探讨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基本途径与国家战略,为构建中国特色福利化和谐社会奠定公共财政的制度基础。
刘继同
关键词:政府职能社会公共需要构建和谐社会
慈善、公益、保障、福利事业与国家职能角色的战略定位被引量:24
2010年
目前慈善、公益、保障、福利等核心概念流行,但各自内涵外延界定不清、相互混用现象严重,这既影响学术积累与理论创新,又直接关系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进而影响社会服务提供和社会福利发展方向。模糊国家、市场与民间组织的社会边界,淡化国家的社会福利责任,混淆国家与社会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影响社会制度框架设计与社会政策模式的选择。本文首次系统区分慈善、公益、保障、福利、福祉等核心概念,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层次结构,指明社会发展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刘继同
关键词:慈善公益福利
中国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脆弱儿童生存与服务状况研究(下)被引量:2
2010年
一、保护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的政策与服务 中国政府保护孤儿、脆弱儿童政策框架和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以改革开放为历史分界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各阶段基本特征明显不同,反映中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特征。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主导的发展模式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但是儿童福利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孤儿、无人照顾的弃婴和残疾儿童,因90—95%的弃婴是残疾儿童,孤残儿童成为民政部门举办儿童福利院照顾的主要对象。
刘继同
关键词:儿童福利服务艾滋病孤儿政府保护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与创设“国家预算管理局”的战略构想
2010年
2001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正式提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战略目标。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的前提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预算权力调整,核心是硬化预算约束,实质是政府职能转变,目标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公共财政制度基础。本文简要论述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与国家预算战略管理议题,说明预算管理在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分析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中现存的主要问题,首次提出创建"国家预算管理局"的战略构想,阐明创建国家预算管理局的基本理由,初步界定国家预算管理局组织结构、主要职能与扮演角色,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奠定组织基础。
刘继同
关键词:公共财政预算改革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容与基本思路被引量:1
2010年
中、日、韩既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又是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有影响的重要国家,在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议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战略角色。中、日、韩三国学者开创的社区福利比较研究项目,标志着中、日、韩社区福利时代的来临。本文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学者对中、日、韩三国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总体设想、目的目标、范围内容、研究方法、政策转化与基本思路等议题的看法,目的是为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项目奠定共同基础,谋求中、日、韩三国学者的思想理论共识和共同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便通过比较社区福利研究的最佳视角,探索发现中、日、韩三国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与方向,寻找中、日、韩三国社会发展差异之处与结构性成因,为谋求东亚和世界和平、发展与秩序,尤其是改善中、日、韩三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福祉,提供深度的相互理解与政策建议。
刘继同于燕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