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9B0301)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汉奇田波杨宇明阮桢媛孙茂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遗传分化
  • 2篇龙竹
  • 1篇地理种群
  • 1篇地理种源
  • 1篇甜龙竹
  • 1篇种群
  • 1篇种源
  • 1篇林木
  • 1篇林木育种
  • 1篇林木育种学
  • 1篇巨龙竹
  • 1篇ISSR
  • 1篇ISSR分析
  • 1篇勃氏甜龙竹
  • 1篇不同地理种源

机构

  • 2篇西南林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孙茂盛
  • 2篇阮桢媛
  • 2篇杨宇明
  • 2篇田波
  • 2篇杨汉奇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所研究的4个居群共54个个体中检测到54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036 3和0.053 6;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3.97%,H和I分别为0.260 0和0.392 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863 4,显示不同居群间遗传分化很大。造成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境片断化和自然条件下花而不实造成的种子传播困难。
杨汉奇阮桢媛田波杨宇明孙茂盛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巨龙竹遗传分化
勃氏甜龙竹6个云南地理种群的ISSR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保护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种质资源,应用ISSR标记对勃氏甜龙竹6个云南代表性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调查的6个种群共84个样丛中检测到73个多态位点。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遗传多样性较高,在种群水平上,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13.38%,有效等位标记数Ne=1.0906,平均Nei's等位标记多样性指数H=0.050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0742;在物种水平上,PPB=96.05%,Ne=1.5304,H=0.3130,I=0.4714。2)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427。3)Mantel检测结果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0244,P=0.5740)。推断人类活动的干扰、生境的片段化以及结实率低的生物学特性是导致勃氏甜龙竹种群稀少的主要因素。考虑到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但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应该对勃氏甜龙竹所有种群以及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在迁地保护时应在各种群内大量采样。
阮桢媛杨汉奇田波杨宇明孙茂盛
关键词:勃氏甜龙竹地理种群遗传分化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