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C268)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郭剑李连香张玉莲卢晓娥何小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切开
  • 2篇气管切开术
  • 2篇气管切开术后
  • 2篇切开
  • 2篇切开术
  • 2篇切开术后
  • 1篇原菌分布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下呼吸道
  • 1篇下呼吸道感染
  • 1篇呼吸道
  • 1篇呼吸道病
  • 1篇呼吸道感染
  • 1篇监护
  • 1篇监护室
  • 1篇病原菌

机构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张玉莲
  • 2篇李连香
  • 2篇郭剑
  • 1篇张利侠
  • 1篇卢晓娥
  • 1篇何小静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相关因素,为气管切开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患者于气管切开术后15d内不同时段收集下呼吸道痰液,同时采集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护理人员手、仪器管道、患者口腔、咽部、气管切口处皮肤进行细菌检测及培养。结果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病原菌种类繁多,但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术后5~15d呼吸道前5位的病原菌检出率多与仪器管道、气管切口处、口腔、咽部同种病原菌检出率一致(P〉0.0125),而与环境、护理人员手部菌群检出率多不相同(P〈0.012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时间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不同,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以呼吸机为主的仪器管道、气管切口处、口腔、咽部病原菌分布具有相关性。
张玉莲何小静郭剑李连香张利侠
关键词:气管切开呼吸道病原菌分布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例气管切开前采集患者颈部皮肤,切开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集下呼吸道痰液、切口处、口腔、咽部、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吸引器引流管、呼吸机管道接口处、呼吸机湿化瓶、气管切开套管内及护理人员手部共12处,样本送细菌室检测及培养。采用Stata9.0统计应用软件对临床资料和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95%,术后不同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P〈0.01)。不同时间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仪器管道、患者口腔、咽部、气管切口处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护理人员手部、空气、物体表面无明显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高发时间为术后10d以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与以呼吸机为主的仪器管道关系密切。
张玉莲卢晓娥方阳菊郭剑李连香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感染重症监护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