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3JBGP014)

作品数:62 被引量:972H指数:18
相关作者:任保平李梦欣刚翠翠王薇张蓓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1篇经济增长
  • 16篇经济增长质量
  • 15篇中国经济
  • 15篇常态
  • 7篇中国经济增长
  • 6篇地方经济
  • 6篇经济发展
  • 5篇质量型
  • 5篇经济结构
  • 5篇技术进步
  • 4篇地方经济增长
  • 4篇结构性改革
  • 4篇经济发展方式
  • 3篇大转型
  • 3篇质量型增长
  • 3篇生产力
  • 3篇省域
  • 3篇丝绸之路
  • 3篇破解
  • 3篇破解思路

机构

  • 60篇西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1篇任保平
  • 14篇李梦欣
  • 6篇刚翠翠
  • 4篇张蓓
  • 4篇王津津
  • 4篇王薇
  • 3篇李娟伟
  • 3篇郭晗
  • 3篇宋文月
  • 2篇辛伟
  • 2篇周志龙
  • 1篇郭俊华
  • 1篇韩璐
  • 1篇茹少峰
  • 1篇李童
  • 1篇刘奕玮
  • 1篇雷振宇
  • 1篇田丰华

传媒

  • 7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人文杂志
  • 3篇统计与信息论...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财经科学
  • 3篇经济学家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经济问题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改革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政治经济学评...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经济纵横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9篇201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释李约瑟之谜:经济转型路径演化视角下的兴盛与衰落被引量:2
2016年
李约瑟之谜不仅是对现代科技起源的诘问,更是文明转换背景下的经济转型问题。本文从路径生成、稳定与分化三个相互继起的环节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过程,提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具有多向度机制的解释性假说。研究认为,制度初始禀赋孕育出的经济转型路径生成力量构成制度动态约束条件分叉的动力源,技术层面路径构建力量能否实现对制度层面路径依赖力量的有效冲击是科技分化现象产生的关键,系统内选择机制与创新机制作用下的分化路径组合引起了经济形态与增长表现的分流。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创新与选择机制的结构转变效应是历史赋予未来转型挑战的规律性启示。
王津津任保平
关键词:经济转型技术进步
新常态下以再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15年
新常态的核心不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而是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转而不动,路径依赖的形成原因在于新旧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通道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缺乏实施机制。依据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通道应该是再工业化,通过再工业化的改善供给和刺激需求的双重效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再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在于: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在政策目标的转型上,要回归实体经济;在政策范围转型上,明确界定再工业化发展的政策范围;在政策方向转型上,财政政策从公共领域的投资转向再工业化领域;在政策重点转型上,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进入再工业化的政策。
任保平
关键词:再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合成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指标体系构建的机理分析,文章以经济增长的条件层次、过程层次和结果层次三个方面为基本理论维度,构建包含三个层次、六大基本维度的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采用200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指数进行合成,并定量分析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警界确定和警限区间划分,以此确定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监测预警系统,为其他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生成形成借鉴性经济学范式。
任保平李梦欣
关键词: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机理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为了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本文测算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各省域的经济密度,并进一步计算其变差系数、相对发展率及莫兰指数,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企业密度对经济密度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密度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且区域内不同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各省域的经济密度在整个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逐渐增加,空间差异正在不断减小;企业密度对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业人数、交通区位、科技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与经济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任保平何苗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密度
科学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驱动创新战略——以广西科技工作者为例
2018年
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自治区科技工作者意识状况分析,借鉴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结合国际领先的科技工作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全面创新,必须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龙头,必须在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意识上下功夫,为知识产权保护保驾护航。最后对广西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意识、知识产权认知水平及意识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产生的行为结果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广西自治区政府或同行业的其他单位的创新驱动战略有所借鉴和帮助。
綦安训董鑫王亚东
关键词:知识产权
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解释与经验检验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就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路径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经验检验,利用世界179个国家1991-2012年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检验了语言特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语言特质充分体现在语言的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上,它们能够通过改变交易成本与贸易偏好两个基本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语言特质对交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贸易偏好则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语言发展具有单一化和简单化的趋势,因此需要在掌握双边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化交流降低本国语言的相对难度释放语言红利,从而带来经济增长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发展。
刚翠翠任保平
关键词:文化语言特质交易成本经济增长
新时代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培育:框架、现状、评价与路径被引量:20
2019年
我国亟待关注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问题,从而实现经济增速的平稳换挡,推进经济朝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因素,充分强调生产要素的循环与利用、生产行为的高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全面实现的核心突破口以及中国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的主要攻克区[1],完成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以及新旧动能的平滑换挡任务依然很重。本文基于经济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构建新动能培育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对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提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培育的政策建议以及相适应的路径选择。
李梦欣任保平
中国经济新阶段质量型增长的动力转换难点与破解思路被引量:18
2016年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化改革,实现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相结合。
任保平李梦欣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的中亚五国发展模式被引量:21
2015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亚五国增长模式有如下异同之处: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按照"华盛顿共识",接受了西方全面私有化的改革,属于自由市场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而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改革中虽也借鉴"华盛顿共识",但改革较为保守,因此属于政府指导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由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这两种模式的效果也不同,哈萨克斯坦成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而中亚其他四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中亚国家急需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解决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刚翠翠任保平
关键词:中亚五国经济全球化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质量型增长的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被引量:8
2016年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不仅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要在深化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来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在分析制约"十三五"时期质量型增长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质量型增长的发展战略要由赶超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转型。质量效益战略的实现路径在于: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型;实现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扩大内需的结合;改善民生,共享经济增长与改革深化的成果;改善资源环境问题,推进绿色发展。
任保平魏语谦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质量型增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