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35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冉杨梦苏高利宏曹佳黄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香港城市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基因芯片
  • 2篇BALB/C
  • 1篇凋亡
  • 1篇毒理
  • 1篇毒性
  • 1篇异环磷酰胺
  • 1篇脏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小鼠
  • 1篇磷酰胺
  • 1篇环磷
  • 1篇环磷酰胺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表达谱
  • 1篇肝脏
  • 1篇肝脏毒性
  • 1篇岗田酸
  • 1篇BALB/C...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2篇曹佳
  • 2篇高利宏
  • 2篇敖琳
  • 2篇杨梦苏
  • 2篇胡冉
  • 1篇方志俊
  • 1篇曾志雄
  • 1篇刘晋祎
  • 1篇敖林
  • 1篇黄明辉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Balb/c小鼠肝脏毒性的基因表达谱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构建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和环磷酰胺及异环磷酰胺致Balb/c小鼠肝毒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相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合层次聚类和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析。结果两种药物作用后引发小鼠肝脏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分析发现类似的表达谱变化趋势如蛋白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失衡,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异常改变等均存在于两种药物组,提示两种药物存在多种共同的肝毒性效应机制。结论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有共同的肝脏毒性分子机制。
高利宏敖林胡冉刘晋祎黄明辉杨梦苏曹佳
关键词: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基因表达谱肝脏
毒理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正>我室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根据环境与毒理学检测的需要自行设计、研制出含1796 个基因,涉及8种生物学功能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建立起基因芯片检测和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对基因芯片制作和杂交试验程序的一些环节进行了质量监控...
敖琳高利宏胡冉刘晋祎周艳虹杨录军杨梦苏曾志雄方志俊曹佳
文献传递
岗田酸促癌作用过程中对Balb/c 3T3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促癌物岗田酸(OA)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启动剂,OA为促癌剂,建立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台盼蓝染色法检测OA的细胞毒性,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分析OA促癌作用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NNG 1 mg.L-1启动后,7.8μg.L-1OA持续处理能促进Balb/c3T3细胞的转化。OA处理3,5和7 d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Bnip3,Cycs和caspase3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以及Gstp2,Txn1和Prdx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RT-PCR检测显示OA处理3,7 d时,SPP1和Txn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芯片检测结果相似。结论OA在促癌过程能诱导Balb/c 3T3细胞凋亡,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敖琳高利宏胡冉杨梦苏曾志雄方志俊曹佳
关键词:细胞凋亡岗田酸基因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