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001196)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佘妙容郭坤元牛新清曲佳贺艳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白血病细胞
  • 3篇手霉素
  • 2篇冬凌草
  • 2篇冬凌草甲素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线粒体
  • 2篇甲素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干细胞
  • 2篇白血病细胞凋...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作用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0篇佘妙容
  • 9篇郭坤元
  • 4篇牛新清
  • 3篇曲佳
  • 2篇孙明
  • 2篇卢晓珣
  • 2篇王国征
  • 2篇贺艳杰
  • 2篇李章球
  • 2篇涂三芳
  • 2篇李劲高
  • 1篇黄湖辉
  • 1篇宋朝阳
  • 1篇胡亮杉
  • 1篇陈锡林
  • 1篇邓兰
  • 1篇周健
  • 1篇黄迎
  • 1篇卢晓
  • 1篇吴秉毅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2008年
佘妙容李劲高贺艳杰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细胞治疗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作用于ARH-77细胞,MTT法检测ARH-77细胞的增殖,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RH-77细胞的早期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caspase8凋亡试剂盒检测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化。结果:Ori对ARH-7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0μmol/LOri作用于ARH-77细胞24h后可见细胞变小、胞质中出现空泡,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07±0.78)%、(21.00±1.49)%和(27.45±2.47)%,均高于对照组的(5.27±1.46)%(P<0.01)。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反映Δψm的绿色荧光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0.75)%、(36.81±2.27)%和(49.4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16.96±0.50)%(P<0.01),提示ARH-77细胞凋亡有显著增加。同时,Ori处理可上调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性(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明显诱导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外源凋亡通路有关。
曲佳郭坤元吴秉毅宋朝阳佘妙容贺艳杰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多发性骨髓瘤凋亡CASPASE线粒体膜电位
热疗联合柔红霉素对CD34^+CD38^-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CD34+CD38-急性髓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离KG1a细胞中的CD34+CD38-细胞,以DNR作用48h后抑制50%CD34+CD38-细胞生长的药物浓度(IC50)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浓度。将CD34+CD38-细胞分为对照组、热疗组(40℃、42℃)、化疗组和热化疗组(40℃、42℃)。热疗、热化疗组在恒温水浴箱(40℃或42℃)中加热60min,化疗组、热化疗组以IC50浓度的DNR处理48h。MTT法检测DNR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42℃条件下细胞内DNR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化;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42℃条件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KG1a细胞中分离出的CD34+CD38-细胞纯度达95%以上,DNR的IC50为0.40μg/ml。热疗组、化疗组、热化疗组CD34+CD38-细胞增殖均明显受抑,且抑制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P<0.05)。热疗组、化疗组及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随温度升高凋亡率增加(P<0.05),热化疗组较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热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42℃热化疗组细胞内的DNR荧光强度(6.74±0.58)明显高于对照组(0.26±0.05)及化疗组(2.08±0.14,P<0.05)。42℃热疗组、化疗组、42℃热化疗组细胞的集落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42℃热化疗组明显低于42℃热疗组和化疗组(P<0.05)。结论热疗能增强DNR抑制CD34+CD38-KG1a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细胞凋亡增多。
王国征郭坤元孙明佘妙容胡亮杉李章球
关键词:柔红霉素肿瘤干细胞
EGCG通过下调Bcl-2诱导KG1A白血病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EGCG对KG1A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的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MTT细胞毒性测定评价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使用annexin v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KG1A细胞Bcl-2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EGCG引起KG1A细胞活性的下降。EGCG诱导KG1A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EGCG诱导凋亡与下调Bcl-2和Bcl-xl有关。结论EGCG可以通过下调Bcl-2和BCl-xl诱导KG1A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有助于提供新的有效联合方案,尤其是针对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治疗。
佘妙容郭坤元陈锡林牛新清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EGCGBCL-2
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控制手霉素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手霉素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线粒体的改变。方法使用人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MTT细胞毒性测定评价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内超氧阴离子通过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测定。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采用荧光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萤光素-萤光素酶发光法测定ATP含量。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和Mn-SOD的表达。结果手霉素引起HL-60细胞活性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手霉素诱导产生反应性氧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NO和超氧阴离子,降低GSH,但不影响SOD。手霉素诱导线粒体降低细胞ATP的含量,线粒体肿胀和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手霉素诱导的凋亡与ROS的增加有关。用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抑制ROS可保护HL-60细胞逃避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手霉素诱导的凋亡。结论细胞内ROS的产生对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手霉素通过包括上游ROS产生,线粒体形态改变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佘妙容郭坤元牛新清卢晓珣涂三芳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手霉素线粒体超氧歧化酶
手霉素通过反应性氧基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凋亡
2008年
目的研究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的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MTT细胞毒性测定评价手霉素对KAT-4细胞的作用,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内超氧阴离子通过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测定;采用荧光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结果手霉素降低KAT-4细胞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手霉素诱导KAT-4细胞凋亡和反应性氧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包括NO和超氧阴离子增加和GSH降低。手霉素诱导细胞凋亡与ROS的增加有关,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可抑制ROS产生,保护KAT-4细胞逃避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手霉素诱导的凋亡。结论细胞内ROS的产生对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手霉素通过增加ROS产生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
李劲高佘妙容黄湖辉宛霞
关键词:甲状腺未分化癌手霉素凋亡
Bcl-2家族在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部分Bcl-2家族成员基因表达变化在冬凌草甲素(Ori)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ri作用后ARH-77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RT-PCR法检测Bcl-2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Ori能明显抑制ARH-77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0μmol/L Ori作用于ARH-77细胞24 h后可见细胞变小、胞质中出现空泡,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随Ori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Ori诱导ARH-77细胞凋亡与Bcl-2、Bcl-xl、Bax mRNA水平改变有关(P<0.05)。结论Ori能通过调节ARH-77细胞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而诱导其发生凋亡。
曲佳郭坤元李玉华邓兰王志红佘妙容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BAX
去甲基化KG1a细胞DN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T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的DNA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αβ chain variable gene of T cell receptor,TCRVαβ)谱系的表达和克隆情况。方法:去甲基化试剂盒对KG1a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并提取其DNA。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各组外周血T细胞的32个TCRVα亚家族和24个TCR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基因扫描显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以诱导出呈单克隆、寡克隆或寡克隆趋势生长的亚家族T细胞,且在效靶比为20∶1时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提高PBMC杀伤活性,且诱导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
贾振薇郭坤元黄迎曲佳佘秒容
关键词:T细胞去甲基化基因扫描T细胞克隆
2-methoxyestradiol通过反应性氧基对U937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2-ME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含有等量DMSO RPMI 1640培养液的对照组、2-ME处理组、NAC处理组和2-ME+NAC处理组。MTT测定评价对U937细胞毒作用;采用Annexin V和NO染料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DHE测定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结果:不同浓度2-ME(0.25、0.50、1.00、和2.00μmol.L-1)处理U937细胞48 h后,U937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高,U937细胞的生存率逐渐减低,呈剂量依赖性。2-ME(2.00μmol.L-1)处理U937细胞8、12、18和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而2-ME处理U937细胞1、3及6 h后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ME(2.00μmol.L-1)处理U937细胞产生NO荧光值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为1.21±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1 h时,细胞NO阳性率是46.74%±0.15%,与对照组(0.52%±0.2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细胞凋亡率(1.28%±0.07%)与对照组(1.59%±0.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3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U937细胞NO的产生早于细胞凋亡。用NAC抑制反应性氧基(ROS)可保护U937细胞逃避2-ME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2-ME诱导的细胞凋亡。2-ME(2.00μmol.L-1)处理组U937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47%±0.02%和13.87%±0.69%,与对照组和2-ME+NAC处理组(0.82%±0.08%及2.98%±0.19%)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ME通过ROS诱导U937细胞凋亡,提示产生ROS的物质可能增强抗白血病作用。
佘妙容郭坤元牛新清卢晓涂三芳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一氧化氮
苦参碱对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和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苦参碱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作用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药物组均能诱导KG1a细胞凋亡;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大部分被阻于G0/G1期。结论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改变其周期,诱导其凋亡。
王国征孙明郭坤元佘妙容周健李章球周雪云
关键词:苦参碱增殖抑制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