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3081)

作品数:27 被引量:489H指数:14
相关作者:陈宽维汤青萍李慧芳屠云洁章双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0篇微卫星
  • 11篇微卫星标记
  • 6篇地方鸡
  • 6篇地方鸡品种
  • 6篇肌苷酸
  • 4篇鸡肉
  • 3篇品种资源
  • 3篇微卫星标记分...
  • 3篇聚类分析
  • 3篇鸡种
  • 3篇分子遗传
  • 3篇分子遗传多样...
  • 3篇AMPD1基...
  • 2篇蛋鸭
  • 2篇地方鸭品种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肉质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态

机构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扬州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9篇汤青萍
  • 18篇陈宽维
  • 17篇李慧芳
  • 12篇屠云洁
  • 10篇章双杰
  • 8篇马月辉
  • 7篇陈继兰
  • 7篇文杰
  • 6篇郑麦青
  • 6篇杨宁
  • 6篇赵桂苹
  • 5篇赵东伟
  • 4篇沈见成
  • 3篇高玉时
  • 3篇李碧春
  • 3篇陈国宏
  • 2篇王述柏
  • 2篇储明星
  • 2篇刘文忠
  • 2篇周忠孝

传媒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遗传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苷酸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根据人和大鼠的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SSCP技术检测了130只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AMPD1的不同基因型与北京油鸡肌苷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北京油鸡中检测到AMPD1基因的A、B、C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180 8、0.661 5、0.157 7;产生AA、AB、AC、BB、BC、CC6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6 9、0.176 90、.030 80、.461 5、0.223 1、0.030 8。最小二乘分析表明基因型AC、BB所对应的肌苷酸含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AA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肌苷酸含量在AMPD1其余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柴丽娟储明星文杰陈继兰赵桂苹郑麦青刘文忠周忠孝
关键词:北京油鸡AMPD1基因肌苷酸含量
巢湖鸭的遗传多样性特征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我国著名中型蛋肉兼用品种巢湖鸭的外貌特征、生产特性和适宜分布的生态环境,并发现该品种在原产地处于正常保种状态,保存利用良好。通过筛选的26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6个...
赵东伟汤青萍李慧芳陈宽维陈荣久马月辉
关键词:巢湖鸭微卫星保种
文献传递
6个中国重点保护地方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9
2005年
对我国6个受重点保护的地方鹅品种资源(四川白鹅、狮头鹅、豁眼鹅、雁鹅、伊犁鹅和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四川白鹅(0.6415),最低的是雁鹅(0.5010),表明了各鹅种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6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6个重点保护鹅品种聚为五类,安徽省的雁鹅和皖西白鹅聚为一类,豁眼鹅、伊犁鹅、狮头鹅、四川白鹅分别独自聚类。UPGMA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为加强对我国现有鹅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李慧芳屠云洁汤青萍章双杰马月辉陈宽维
关键词:微卫星座位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云南省武定鸡、茶花鸡、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共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6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还有6个微卫星位点为中度多态,这些位点均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中;在6个品种中,武定鸡杂合度最低,为0.602 3,腾冲雪鸡杂合度最高,为0.668 9,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对DA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体型较小的茶花鸡与其他大中型鸡品种距离均较远。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和武定鸡聚为一类;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聚为一类;茶花鸡独自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李慧芳陈宽维汤青萍沈见成章双杰
关键词:微卫星地方鸡
GNRHR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38
2007年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2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内含子1的537 bp位置有C→T碱基的变异,在文昌鸡中检测到AA、Aa、aa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9,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1;在IGF-1基因5′非翻译区(5′UTR)发现C→T碱基的变异,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PstI识别位点,经PCR-RFLP分析,在文昌鸡中检测到BB、Bb、bb 3种基因型,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47。对其基因型与所检测个体相应的繁殖性状采用GLM分析进行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显性作用),IGF-1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加性作用)。因此,推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并且能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用于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固定。
吴旭王金玉严美姣李慧芳陈宽维汤青萍朱文奇俞亚波
关键词:IGF-1基因繁殖SNP
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等肉品风味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被引量:42
2005年
对鸡肉肌苷酸(Inosine-5′-Monophosphate,IMP)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等重要肉品风味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旨在从遗传理论上为确定鸡肉风味品质性状的选育方法提供依据.采用MTDFREML方法对1069只90日龄北京油鸡公鸡的相关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胸肌IMP和IMF含量属中等偏低遗传力性状(h2=0.23,0.10),腹脂重(AFW)、胸肌重(BMY)、胸肌率(BMR)、腿肌重(LMY)、体重(BW)、鸡冠重(CW)和鸡冠率(CWP)的遗传力较高(h2=0.56~0.79),腹脂率(AFP)、腿肌率(LMR)、睾丸重(TW)和睾丸率(TWP)等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 24、0.32、0.39和0 35.IMP与胸肌率、腿肌率和尾脂厚呈较低度的表型正相关,与其他性状无明显表型相关;IMF与体重、腹脂率、尾脂厚和脂带宽呈一定程度的表型正相关(rP=0.11~0.33).IMP与体重和鸡冠率呈中等以上程度的遗传负相关(rA=-0.38,-0.62),与胸肌率呈较高水平的遗传正相关(rA=0.57);IMF与体重和腹脂重则呈高度遗传正相关(rA=0.75,0.66),与腹脂率和鸡冠率呈中等水平遗传正相关(rA=0.32,0.40);IMP与IMF之间呈中低水平的遗传正相关(rA=0.27).据此推断,可以利用家系法对IMP和IMF含量进行选择提高.
陈继兰文杰赵桂苹郑麦青杨宁
关键词:鸡肉肌苷酸肌内脂肪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12个中国地方乌骨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利用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2个地方乌骨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并根据遗传距离对12个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0;最低的是江山乌骨鸡,为0.581。27个微卫星标记中4个为中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22个为高度多态座位;LEI0234与LEI0192分别检测到了10.3与12.2个等位基因。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准,遗传距离最近的为沐川乌骨鸡与略阳鸡,为0.1002,而乌蒙乌骨鸡与略阳鸡最远,为0.2546。通过UPG-MA法聚类后,略阳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盐津乌骨鸡、竹乡鸡首先聚为1类,江山乌骨鸡、郧阳白羽乌鸡、余干乌骨鸡聚为1类;金湖乌凤鸡、丝绒乌骨鸡和丝毛乌骨鸡聚为第3类;乌蒙乌骨鸡独为一类。
汤青萍陈宽维李慧芳章双杰赵东伟
关键词:乌骨鸡微卫星聚类分析
江西7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丝毛乌骨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等江西省7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 IC)、群体间的N e 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7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在7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余干乌骨鸡,为0.615 5,杂合度最高的是崇仁麻鸡,为0.652 5,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偏高,反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7个鸡品种间的DA、DS遗传距离远近关系一致,但DA距离均比DS距离大;用U PGM A法对DA和DS的聚类结果相同,7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聚为一类,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聚为一类,丝毛乌骨鸡独自为一类。
李慧芳陈宽维汤青萍沈见成屠云洁章双杰
关键词:微卫星地方鸡
中国地方鸡种资源不同保种方法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5
2006年
采用13对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7个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鸡种的原地保护和异地保存两种活体保种方法的保种效果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品种的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比较了各品种在不同保种方法之间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7个品种在两种保种方法中都有高度多态性,但异地保存的品种的多态性较原地保护的品种的多态性要多;虽然两种方法的保种效果较好,但是原地保护和异地保存之间在同一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并不相同。
李慧芳高玉时苏一军张学余马月辉陈宽维
关键词:鸡品种资源微卫星标记
福建家鸭品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福建省金定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山麻鸭4个家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群体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并采用邻近法(NJ)和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省4个家鸭品种全部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5353,遗传一致性较好,应加强各保种场(区)多样性的保护;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远近顺序在两种遗传距离DS和DA的结果中完全一致,以DA和DS为基础分别得到的UPGMA和NJ的聚类结果完全相同,表明在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时,使用更多的微卫星位点,才可以获得更准确更具普遍性的结论.4个家鸭品种的聚类与各品种的经济类型、生态地域分布关系密切.
李慧芳李碧春马月辉汤青萍陈宽维屠云洁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聚类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