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214020207)

作品数:6 被引量:19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盼张小红左翔朱锋潘宇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单点定位
  • 4篇精密单点定位
  • 2篇卫星
  • 2篇小数
  • 2篇PPP
  • 1篇低轨
  • 1篇低轨卫星
  • 1篇定轨
  • 1篇对流层
  • 1篇对流层延迟
  • 1篇载波
  • 1篇载波相位
  • 1篇时变特征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天顶对流层延...
  • 1篇网络
  • 1篇稳定性
  • 1篇相位
  • 1篇流层
  • 1篇模糊度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张小红
  • 6篇李盼
  • 4篇左翔
  • 3篇朱锋
  • 1篇李星星
  • 1篇潘宇明
  • 1篇翟广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测绘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域CORS网络增强PPP天顶对流层延迟内插建模被引量:17
2013年
研究了利用区域CORS网基站上解算的高精度ZPD内插流动站ZPD的空间回归模型的适用性和内插效果,证明了H1QM3模型与MLCM模型等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高差约束改善内插精度的空间回归模型。实验表明,H1QX1模型和H1QM3模型稳定,在平缓区域能获得10mm以内的插值精度,在起伏地区可获得20mm以内的插值精度;使用高差约束后,高程变化剧烈地区ZPD的内插精度可改善60%;内插参考站数量为9或10时效果最佳。
张小红朱锋李盼翟广
关键词:CORS空间内插PPP
固定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几何定轨方法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传统的基于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模式的定轨方法采用浮点解,导致其定轨精度及可靠性较双差固定解稍差。为了进一步提高PPP模式事后定轨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2012年1月2~7日全球IGS跟踪站数据计算出当天所有卫星的宽巷和窄巷FCB产品,实现了GRACE卫星固定PPP整数模糊度的精密定轨。并将定轨结果分别与GFZ事后精密轨道、K波段测距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外符合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GFZ提供的事后精密轨道相比,GRACE-A卫星单天轨道固定解的精度为R方向2~3cm,T方向大部分优于2cm,N方向优于2cm,较之浮点解的定轨结果3个方向分别改善了约19%、30%、50%;GRACE-B卫星3个方向精度分别为2~3cm、2cm左右、1~2cm,较之浮点解各方向也有同等程度的改善。与K波段测距结果相比,浮点解的KBR残差STD均值为22.6mm,固定解为16.4mm,比浮点解提高了约28%。可见,PPP模糊度固定解明显改善了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能提供更可靠的轨道服务。
张小红李盼左翔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低轨卫星精密定轨KBR
非组合与组合PPP模型比较及定位性能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使用2011-10-10全球随纬度均匀分布的10个IG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非组合、组合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模型进行定位解算,详细对比分析了两种PPP模型的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以及ZPD估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PPP模型均可实现水平方向mm~cm级,高程1~3cm的静态定位精度;水平方向1~3cm,高程方向4cm左右的模拟动态定位精度,非组合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残差只有传统模型中组合相位观测值残差的1/3~1/5,内符合精度更高。对于30s采样率的观测数据,组合PPP静态定位平均收敛时间为23min,动态为38min;非组合PPP静态定位平均收敛时间为29min,动态为71min,后者的收敛时间均普遍长于前者。在ZPD估计方面,两种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当,均可达6mm左右。
张小红左翔李盼
卫星端宽巷载波相位小数偏差估计方法研究与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提出了一种估计星间单差宽巷载波相位FCB的新方法——区间均化法。利用2010年全球约120个IGS测站的数据,估计出所有星间单差宽巷载波相位的FCB,详细比较分析了星间单差宽巷FCB的估计精度。结果表明,使用区间均化法获得的卫星宽巷载波相位的FCB与法国CNES中心发布的FCB产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较差均小于0.1周,94%小于0.05周。不同测站数量和测站分布估计相同卫星组星间单差宽巷载波相位的FCB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测站数越多,FCB估值的可靠性越高。绝大部分星间单差宽巷载波相位的FCB在1a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时间序列的标准差小于0.01周。卫星工作状态的变化会使FCB重新赋值。
张小红李盼朱锋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稳定性
宽巷载波相位模糊度小数偏差时变特性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对使用序贯最小二乘估计非差宽巷FCB的方法进行论述,指出其不足在于事先假定了单天内的(接收机端和卫星端)宽巷FCB稳定不变,而对其时变性质缺少讨论与分析。处理了全球350个IGS测站共10d的GPS观测数据,从站星非差FCB、站间单差FCB序列两方面对接收机端宽巷FCB的时变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数据处理结果表明:①在没有周跳的连续弧段内非差宽巷FCB的历元平滑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用不少于90个历元(45min)的数据即可收敛到0.1周以内保持精度稳定,因此,建议计算非差宽巷FCB的最短弧段不应少于45min;②接收机端宽巷FCB在每一天内随时间变化速率不一样,一天内最大变化量可以达到0.3周,并且接收机重启会使其重新赋值,破坏FCB值的连续性。关于接收机端宽巷FCB时变特性的分析表明文献[4—5]等的序贯最小二乘法所依据的假设前提并不可靠。为获得更高精度的非差卫星宽巷FCB估值,对于接收机重新启动的观测数据,需要新增一个接收机FCB参数;而对于接收机FCB的时变特性,可以在估计时将其作为随机游走过程进行估计。
张小红李盼李星星朱锋左翔
关键词:时变特征精密单点定位
BDS/GPS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与定位精度的比较被引量:120
2015年
采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北斗精密卫星轨道和钟差,在TriP 2.0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BDS PPP定位算法,并利用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了BDS/GPS静态PPP和动态PPP浮点解试验。结果表明,BDS静态PPP的收敛时间约为80min,动态PPP的收敛时间为100min;对于3h的观测数据,静态PPP收敛后定位精度优于5cm,动态PPP收敛后水平方向优于8cm,高程方向约12cm;与GPS PPP类似,东分量上定位精度较北分量稍差。当前由于BDS的全球跟踪站有限,精密轨道和钟差精度不如GPS,因此BDS PPP的收敛时间较GPS长,但收敛后可实现厘米至分米级的绝对定位。
张小红左翔李盼潘宇明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