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7GXS3B050)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海东孙照渤李帅张昕璇于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电力
  • 1篇电力负荷
  • 1篇电量
  • 1篇度日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关系检验
  • 1篇体感温度
  • 1篇年耗电量
  • 1篇平均气温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暖
  • 1篇气温
  • 1篇温度
  • 1篇温度变化
  • 1篇夏热冬冷
  • 1篇夏热冬冷地区
  • 1篇夏热冬冷地区...
  • 1篇相对湿度
  • 1篇居住

机构

  • 4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4篇张海东
  • 2篇孙照渤
  • 2篇李帅
  • 1篇唐国利
  • 1篇郑艳
  • 1篇方修琦
  • 1篇王承伟
  • 1篇于波
  • 1篇张昕璇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度变化对南京城市电力负荷的影响被引量:36
2009年
应用计量经济学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中国南京城市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影响,认为南京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电力负荷、日用电量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气温变化对日最大电力负荷和日用电量具有不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气温对用电量的短期影响最显著,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更具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过不同月份电力负荷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南京市气温变化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季节变动特征,有利于气象与能源部门共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能源问题。
张海东孙照渤郑艳张昕璇于波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气候变暖对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降温年耗电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利与弊,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对于建筑耗能,尤其是对采暖和降温总耗能的影响很值得研究。论文以主要使用电能进行空间调节的中国夏热冬冷地区为对象,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中所规定的采暖、降温耗电量限值为依据,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该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温年耗电量及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1996年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理论上使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低;同时增加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降温年耗电量;除个别地区外,气候变暖理论上使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耗电总量普遍下降。
陈莉方修琦李帅张海东
关键词:气候变暖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年耗电量
中国近50a来度日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中国1951—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在运用度日分析法分析全国、各省及省会城市近50 a的平均温度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全国的度日变化情况;研究了中国六大区省会城市热度日(Heating Degree-day,HDD)和冷度日(Cooling Degree-day,CDD)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典型城市北京、上海、广州CDD的上升趋势和上升率,并求得相关方程。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CDD的长期变化都呈上升趋势,上升率分别为11.7℃/(10 a)、10.4℃/(10 a)、25.1℃/(10 a)。
张海东张昕璇孙照渤唐国利
关键词:度日温度
体感温度客观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影响人体体感温度的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以及太阳辐射,依据这些气象要素影响人体体感温度的原理,确定了平均气温与体感温度相同时的临界相对湿度、风速及太阳辐射值。以全国有水平面直接辐射曝辐量观测项目的77个气象台站的历年逐日4次定时观测资料为基础,把相邻两个白昼(夜间)的气温差作为因变量,相对湿度差、风速差、垂直辐射差(白昼)作为自变量,以旬为时间分辨率,建立了逐旬多元回归方程。各地所建立的逐旬多元线性拟合方程拟合优度相当高,F统计量检验也充分证明线性回归方程总体成立,从气候意义、统计角度来看该方法都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陈莉张海东王承伟李帅
关键词:体感温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