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9115)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小妮马娟娟孙西欢李永业刘晓民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晋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管流
  • 2篇壁面
  • 1篇导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统计
  • 1篇地质统计学
  • 1篇多时段
  • 1篇旋流器
  • 1篇应力分析
  • 1篇运移
  • 1篇渗流
  • 1篇生态敏感性
  • 1篇水泵
  • 1篇水力
  • 1篇水力输送
  • 1篇水力特性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态
  • 1篇土壤

机构

  • 3篇晋中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信息职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作者

  • 3篇李永业
  • 3篇孙西欢
  • 3篇马娟娟
  • 3篇杨小妮
  • 2篇刘海燕
  • 2篇刘晓民
  • 1篇王光谦
  • 1篇傅旭东
  • 1篇魏加华
  • 1篇万峥
  • 1篇郭亚丽
  • 1篇陈文磊
  • 1篇田鹏
  • 1篇田坤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降雨-径流条件下混合层深度模拟试验被引量:5
2011年
混合层深度是非点源污染模型中一个重要参变量,在模拟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流失过程中,它决定了参与径流迁移的土壤溶质的范围及其具体流失量,为现有模型参数校正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通过设计3种水文条件即自由排水状态(-5cm)、土壤水分饱和状态和土壤渗流状态(5cm),采用人工模拟3种降雨强度(3,6和9cm/h),及同时分别外加模拟相对于降雨量的0,2,4和10倍径流量,研究土壤溶质迁移到地表径流过程中混合层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层深度与降雨强度呈线性增加关系;自由排水条件下,与地表径流量呈复杂正比例增加关系;土壤饱和条件和土壤渗流条件下,混合层深度与地表径流量均呈线性增加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混合层深度的实质是一个多向、复杂的动态溶质迁移变化量。
田坤Huang Chihua田鹏王光谦傅旭东
关键词:土壤渗流径流土壤溶质迁移降雨混合层深度
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的海拉尔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异性研究
2014年
将地质统计学理论引入到水文水资源系统领域,并结合随机函数理论,利用少数测站的年降水量资料,确定出海拉尔河流域年降水量的实验变差函数。然后,进行不同方向实验变差函数的筛选、归并、拟合及其套合,形成水文变量几何异向性的结构函数,应用多时段各向异性泛克立格空间估计理论,实现了任意空间点、不同大小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的分析计算。最后,通过与算术平均法、距离反比法、泰森多边形法等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与论证,证实了该理论与方法的准确性。
刘晓民万峥刘海燕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多时段
基于ALE流固耦合作用的管道车静止于不同流量管流时壁面应力的分布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车静止于管道水流时管道内部流体域与管道车固体域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车壁面应力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道车料筒壁面剪切应力的方向与沿管道水流的方向一致,且最大值出现在料筒中后段的两组支脚之间;在该试验的四种流量工况下,管道车料筒壁面主应力的周向分量σc的最大值为35653,主应力的轴向分量σa的最大值为33144,主应力的径向分量σr的最大值为32470,即σc>σa>σr,且从管道车的后端到前端依次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M”型分布。管流的流量越大,单位管流流量对管道车壁面切应力和主应力的影响也越大;同时管流流量的增加对管道车料筒主应力的周向分量影响最大,轴向次之,对料筒壁面切应力的影响最小。
杨小妮马娟娟李永业孙西欢
关键词:ALE流固耦合
不同径长比管道车静止在管流中的壁面应力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管道车水力输送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的输送方式,对其在管道中的流场特性和受力情况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不同径长比管道车静止于管流中时其壁面应力分布情况。一种是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测量管道车壁面速度分布,通过理论计算获得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分布情况;另一种是通过定制管道测力系统直接测量管道车壁面主应力的分布情况。试验是在管径100 mm,管长27 m的循环系统中进行。结果表明管道车壁面的切应力和正应力的3个分量都关于Z轴对称分布。管道车车身壁面的切应力对管道车的作用力很小,管道车径长比ε=0.53时,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平均值最大;ε=0.63时,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平均值最小。管道车车身壁面主应力对管道车作用力很大,且3个分量中周向分量σc最大,轴向分量σa次之,径向分量σr最小,即σc>σa>σr。在该试验工况下,管道车车身壁面主应力轴向分量应包含管道车壁面的切应力,而且水流的紊动对管道车车身壁面的雷诺应力不能忽略。
杨小妮马娟娟李永业孙西欢
关键词:主应力管流
组件式流域模拟模型集成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13年
组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克服传统建模方式难以解决大规模系统模拟集成的缺陷,可有效促进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的发展。为此,从模型组件化的可移植性、灵活性、扩展性、与第三方软件集成等方面分析了组件技术在流域模型集成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内外组件式流域模拟模型集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国内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数字流域模型平台化、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模型集成、模型应用的组件化等方面,探讨了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的发展趋势。
刘海燕刘晓民魏加华田坤陈文磊
关键词:组件化
不同径高比动导叶旋流器的管流特性被引量:1
2019年
浑水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防泥沙淤积问题的技术措施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管。试验通过旋流器的作用产生螺旋流,以降低泥沙沉积的速度。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径高比导叶的旋流器在运动时产生的螺旋流旋流特性将圆管螺旋流看作是水泵产生外来压力的轴向Poiseuille流动和旋流器导叶强制导旋产生的周向Coutte流动,并将其流速分解为轴向流速,周向流速和径向流速。结果表明,测试断面的压力随着旋流器上导叶径高比的增加而增加;旋流器位于测试断面下游时的压力大于其位于测试断面上游时的压力;测试断面下游水流的轴向速度随导叶径高比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面的轴向流速分布呈现类对数分布,在中心区域,即距管轴约小于2.5 cm的范围内,轴向流速较大,且相对比较均匀;在此范围以外受液体黏度影响,流速变化较快。其周向速度随导叶径高比的增加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r1r2的准自由涡区,该区域速度值相对较小,尤其在管壁处,水流黏性的影响,速度最小。径向速度随导叶径高比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时,通过对涡量场的研究,得出了测试断面旋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进一步认识到流体运动的物理本质。
杨小妮马娟娟李永业孙西欢
关键词:旋流器水泵
不同直径比管道车运移时的水力特性
2021年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作为一种新型管道水力输送技术,通过在料筒两端分别安装带有万向滚珠的支撑,成功解决了料筒在管道中的悬浮问题并降低了磨损。以直径比为0.5、0.6、0.7、0.8的管道车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既定的管道,流量存在一个阈值Q中,当流量小于阈值时,管道车的平均速度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量大于阈值时,随着直径比的增大,管道车的平均速度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直径比为0.6左右时,管道车的平均速度最小;管道车在载荷、流量、车长和导流条安放角等参数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直径比的增大,总能耗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总能耗最小值出现在直径比为0.6的工况附近。
郭亚丽
关键词:水力输送水力特性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徐州市水生态综合治理被引量:16
2015年
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水利部下发的关于水生态文明的相关文件,首先分析了徐州市生态现状,然后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用了6个代表性因子,采用取最大值法对徐州市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按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将徐州分为5级: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为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饮用水源地和保护、水源涵养、湿地保护、矿区塌陷地修复、河湖连通与滨岸修复、地下水保护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对徐州市水生态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坤范荣亮安婷郑国威
关键词:水生态生态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