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70)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廉静郭建博郭延凯许晴牛春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氧化还原介体
  • 5篇水污染
  • 5篇水污染防治
  • 5篇水污染防治工...
  • 5篇污染
  • 5篇污染防治
  • 3篇厌氧
  • 3篇脱色
  • 3篇硝化
  • 3篇固定化
  • 3篇反硝化
  • 2篇厌氧氨氧化
  • 2篇生物降解
  • 2篇脱氮
  • 2篇降解
  • 2篇氨氧化
  • 1篇电池
  • 1篇电子传递
  • 1篇修饰
  • 1篇驯化

机构

  • 12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天津城建大学
  • 2篇天津市水质科...
  • 1篇石家庄市桥西...
  • 1篇杭州能源环境...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华能国际电力...

作者

  • 12篇廉静
  • 11篇郭建博
  • 8篇郭延凯
  • 4篇牛春梅
  • 4篇许晴
  • 3篇张华雨
  • 3篇王思慧
  • 2篇张晨晓
  • 2篇陈延明
  • 2篇田秀蕾
  • 2篇宋圆圆
  • 2篇王亚君
  • 1篇刘晓宇
  • 1篇杜海峰
  • 1篇李绍英
  • 1篇姜宗姗
  • 1篇许志芳
  • 1篇赵丽君
  • 1篇张超
  • 1篇吴士彬

传媒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河北工业科技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醌基修饰PVA海绵的制备、表征及加速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研究
2015年
非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降解是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合成实验开发出醌基功能基团接枝聚乙烯醇海绵(PVA)载体,从而制备出含有醌基的高分子介体材料,并进行偶氮染料生物降解研究.醌基修饰PVA海绵中醌基含量是0.08 mmol·g-1,其中最佳胺化时间为6 h,最佳胺化温度是30℃,最佳接醌时间是2 h,最佳接醌温度为40℃.通过元素分析与扫描电镜表明醌基基团已经成功固定到PVA表面.合成的以PVA为载体的醌基高分子介体材料对偶氮染料进行生物降解,实验表明醌基修饰PVA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多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生物脱色催化性能,使得其在水污染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侯正浩郭延凯许晴张华雨牛春梅廉静郭建博
关键词:偶氮染料生物降解氧化还原介体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掺杂培养的厌氧氨氧化菌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得到厌氧氨氧化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培养成熟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温度、pH值、COD、进水基质(NH_4^+-N和NO_2^--N)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范围为7.0~8.0;COD质量浓度低于100mg/L时,对厌氧氨氧化菌无明显抑制作用,COD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反硝化菌生长占据优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进水基质NH_4^+-N和NO_2^--N在质量浓度分别低于1 540mg/L和140mg/L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没有受到严重抑制。控制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生长,进而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奠定基础。
王思慧宋圆圆刘云曼郭延凯廉静郭建博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厌氧氨氧化INFLUENT
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加速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非水溶性醌类介体加速Cr(Ⅵ)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乙酸纤维素包埋法固定非水溶性醌类介体,探讨其调控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的过程。结果表明,蒽醌、1-氯蒽醌、2-氯蒽醌、1,5-二氯蒽醌、1,8-二氯蒽醌和1,4,5,8-四氯蒽醌6种非水溶醌的加速顺序为1-氯蒽醌>1,5-二氯蒽醌>2-氯蒽醌>1,8-二氯蒽醌>蒽醌>1,4,5,8-四氯蒽醌;1-氯蒽醌的最佳加速浓度为0.048mol/L;生物还原的最佳pH值为7.00;最佳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30mg/L;在温度范围为20~60℃时,Cr(Ⅵ)的去除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重复利用性实验中,1-氯蒽醌乙酸纤维素小球循环使用6次,Cr(Ⅵ)生物还原速率仍是空白菌液5倍以上。乙酸纤维素固定非水溶性醌可以有效加速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平佳芃许志芳郭延凯郭建博郭建博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氧化还原介体生物还原固定化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与形成机理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反硝化颗粒污泥掺杂少量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掺杂体积比为10∶1,旨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并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反应器连续运行60 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启动可分为细胞自溶期、活性提高期以及活性稳定期3阶段,细胞自溶期,颗粒污泥大量裂解,PN/PS由0.6升高到1.25,VSS/SS由0.45降低至0.38。活性提高期,PN/PS比值降低,VSS/SS比值回升。反应器进入活性稳定期,NH4-N、NO2-N、NO3-N 3种氮素转化比率维持在理论值1∶1.32∶0.26左右,PN/PS比值继续降低至0.6,VSS/SS比值回升至0.41。培养过程中污泥颜色由黑经棕逐渐变为红色,内部有大量类似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球型菌和椭球型菌。
刘晓宇王思慧薛耀琦郭延凯廉静郭建博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颗粒化理化特性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俊江宋圆圆刘雁滨宋圆圆张伟宏郭延凯廉静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亚硒酸盐氧化还原介体
氧化还原介体在环境治理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对目前研究的氧化还原介体进行了分类,综述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提高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生物降解污染物中的实际应用。
陈延明张华雨赵丽君伍锡丛许晴牛春梅廉静郭建博
关键词:氧化还原介体生物降解电子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及微生物分析
2016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性能,提高硝酸盐降解率及改善电能输出情况,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为接种源,硝酸钠为电子受体运行典型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1g/L无水乙酸钠、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为模拟废水成功启动MFC,运行稳定后,通过碳源、碳氮比(C/N)、硝酸盐浓度、温度4个因素来优化MFC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无水乙酸钠为碳源、C/N=5∶1、硝酸盐质量浓度为200mg/L时MFC运行性能最佳,硝酸盐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最大电压可达到0.462V。最佳状态下经6个周期运行,MFC最高电压为0.62V,功率密度高达4.53 W/m2;交流阻抗分析最佳运行状态下MFC内阻为130Ω,扫描电镜观察到电极表面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均明显增多。研究证明MFC可以作为含硝酸盐废水产能净化的有效技术。
王亚君孙亚红廉静田秀蕾梁晓红郭建博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微生物燃料电池参数优化脱氮
醌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及废水生化处理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非水溶性介体厌氧生物催化技术是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热点,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将5种醌基化合物接枝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大分子载体上.以1,4-萘醌为例,分别从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来研究其对载体接枝1,4-萘醌体系的影响,其中最佳的反应温度为78℃,最佳的反应物摩尔比为1,4-萘醌∶氯甲基聚苯乙烯=2∶1.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醌基基团成功地接枝在了大分子骨架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上.制备的5种醌基材料作为非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能催化提高生物反硝化速率和偶氮染料脱色,同时在偶氮染料的生物降解中表现了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此研究开拓了醌基功能材料的制备新路径和介体催化技术新方向.
张华雨许晴牛春梅王亚君侯正浩李绍英陈延明廉静吴士彬郭建博
关键词:FRIEDEL-CRAFTS反应氧化还原介体脱色反硝化
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的不同配比(以下简称粪秆配比,以挥发性固体(VS)计算)对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影响发酵产气限速的因素,在中温(38±1)℃条件下,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以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为底物进行混合厌氧发酵,测定日产气量、沼气中CH_4与CO_2的浓度、沼液中的总碳(TC)、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和pH值。结果表明,粪秆配比为2∶1时,水解速率常数、单位基质产甲烷量和生物转化产甲烷效率最大,其值分别为0.043 7d^(-1),271.93mL/g,71.59%。发酵初始(第1日)VFAs中乙酸浓度与牛粪比例成正比,发酵中期(第5日)丙酸积累浓度与秸秆比例成正比。发酵周期内粪秆配比与限速阶段的关系:第1日,秸秆比例越大,产气限制阶段越倾向于水解酸化阶段,第2-15日,秸秆比例越大,产气限速阶段越倾向于产氢产乙酸阶段;第16-30日,各组发酵产气限制阶段均为水解酸化阶段。该试验重点对粪秆配比与产气限速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姜宗姗平佳芃郭延凯陈兴华郭建博廉静
关键词:生物能混合厌氧发酵挥发性脂肪酸
醌基功能型高分子生物载体(PET-AQS)制备及催化生物反硝化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化学合成,将蒽醌磺酸钠(AQS)固定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形成醌基功能型高分子生物载体并研究其在生物反硝化上的应用.通过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法(ATR-IR)和能谱(EDS)分析,醌基基团成功固定在高分子表面,且醌基质量摩尔浓度为0.140 6 mmol·g-1.醌基功能型高分子生物载体(PET-AQS)能加速生物反硝化,且速率常数Kx与载体投加浓度呈零级反应动力学.在投加PET-AQS 0.056 2 mmol的反硝化体系中,循环使用10次,反硝化速率均是空白体系的1.2倍以上,表明PET-AQS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稳定性,有利于实际应用.
许晴侯正浩田秀蕾牛春梅郭延凯廉静郭建博
关键词:氧化还原介体固定化反硝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