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15)

作品数:25 被引量:221H指数:9
相关作者:柴可夫王磊牛永宁齐方洲王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7篇糖耐量
  • 6篇糖耐量低减
  • 6篇中医
  • 4篇血管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糖尿病微血管...
  • 3篇糖尿病微血管...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病
  • 3篇微血管病变
  • 3篇参麦
  • 3篇参麦汤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铁

机构

  • 26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天台县人民医...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嘉兴市中医医...

作者

  • 25篇柴可夫
  • 6篇谷英敏
  • 6篇王磊
  • 4篇牛永宁
  • 4篇齐方洲
  • 4篇王玉娟
  • 3篇杜月光
  • 3篇马纲
  • 2篇陈圣华
  • 2篇孔丽娅
  • 2篇马超
  • 1篇刘越
  • 1篇涂继方
  • 1篇许斌斌
  • 1篇陈聿恒
  • 1篇洪郁芝
  • 1篇郑杨
  • 1篇钟良玉
  • 1篇陈嘉斌
  • 1篇何贤松

传媒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2015年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可夫运用虫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经验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介绍柴可夫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经验。柴可夫教授认为瘀血阻滞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核心病机,临床上擅长运用飞灵走窜的虫类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笔者列举了常用的虫类药,并介绍了使用虫类药的注意事项。
马超柴可夫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虫类药瘀血阻滞
糖尿病从肝论治探析被引量:8
2016年
五志过极、肝失疏泄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因此,调肝疏肝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大法,并应辨证施治,燮理气血阴阳。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调畅情志,平衡心态,喜怒有节,如此方能顺应肝性,使肝气调达,气血畅通,阴阳平衡。但同时也要注意,糖尿病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治疗此种疾病不能局限于治肝一脏,而忽略其他。临证中当仔细揣摩辨证,并谨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
王磊王玉娟柴可夫
关键词:糖尿病从肝论治肝失疏泄情志
从“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谈糖尿病眼肾微血管病变综合防治的新思路被引量:16
2013年
文章从"肝肾同源"的理论视角审视中医药综合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为例,探讨二者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的密切联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阐释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存在的共同病理机制,分析了当前临床上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现状,提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肝肾同源,眼肾同治"的中医药防治观念和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糖尿病并发症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马纲牛永宁柴可夫齐方洲
关键词:肝肾同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肾颗粒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中期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糖肾颗粒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表达中期因子(MK)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剂量糖肾颗粒含药血清和贝那普利,加入到高糖诱导的体外培养的GMCs中。采用ELISA(24、48、72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K含量,分别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48h细胞MK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K分泌增加、M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01)。与高糖组比较,贝那普利和糖肾颗粒两种含药血清均能逆转上述变化,后者的抑制作用强于前者(P<0.05),且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高糖可致GMCs分泌MK增加、M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糖肾颗粒可减少MK分泌,下调M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从而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柴可夫刘越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
基于“治之以兰”论脾脆湿蕴与糖尿病脉证并治
脾虚湿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处于核心地位,此论点并不否定传统阴虚燥热论、气阴两虚论等,而是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丰富补充。临证以运脾化湿为主要方法,根据兼郁、兼瘀、兼虚的不同而兼治之,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谷英敏柴可夫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湿邪
文献传递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诊断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决策树、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多元统计、聚类、关联规则等多种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的统计方法,从众多的中医病症数据中,寻找规律性,提取出事先未知而潜在有用的信息,归纳中医证候的辨证分型。[结果]可作为实现中医证候规范化的一种工具。[结论]符合中医病症数据特点的统计方法,在证候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应用DM的数种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的探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丽娅柴可夫牛永宁
关键词:数据挖掘中医证候决策树神经网络
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糖尿病中医药研究思路被引量:6
2013年
系统生物学是一种整合型大科学,它从系统水平来理解和研究生物学系统,这与以往的以研究个别基因和蛋白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不同;我国的传统医学强调机体自身的整体平衡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统一的大整体系统观,蕴含着更丰富的系统论思想。基于两者本质的一致性,试对系统生物学的组学技术在糖尿病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和对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设想。
柴可夫齐方洲涂继方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中医药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大鼠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及加减参麦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大鼠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机理及中药复方加减参麦汤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二联法建立IGT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HE染色法、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主动脉形态变化及主动脉VCAM-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CRP、ET-1、ICAM-1及VCAM-1水平升高明显(P<0.01),加减参麦汤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黏附较多单核细胞,细胞体积增大,间隙增大,内膜不光滑,血管壁增厚,内膜处可见泡沫细胞,少量单核及巨噬细胞浸润,加减参麦汤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相对改善。模型组大鼠动脉血管VCAM-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加减参麦汤组可改善模型组大鼠VCAM-1在主动脉的表达(P<0.01)。结论:IGT大鼠存在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中药复方加减参麦汤对IGT大鼠的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其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类似。
谷英敏柴可夫王磊王玉娟
关键词:糖耐量低减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机制二联法
黄连阿胶汤临床应用及理论探析被引量:38
2015年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热化证,但后世应用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仲景原文。符合黄连阿胶汤证的患者,多伴有烦躁失眠,此与条文中的"心中烦,不得卧"相吻合,故心烦不寐为应用本方的第一线索。心肾不交,阴虚热盛是其病理关键。临证之时,应不拘泥于条文,抓住本方的病理关键,许多疾病皆可以本方加减治疗。临床除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外,还广泛地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妇科病等。
马超柴可夫
关键词: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的中医“发物”再认识被引量:11
2016年
"发物"学说存在着概念不清、种类混淆等诸多问题。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三因制宜"理论则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文章拟基于"三因制宜"理论对"发物"进行辨证探讨,明确"发物"的内涵及适用范围,以期对中医临床及日常养生保健有所裨益。
王磊柴可夫
关键词:发物三因制宜辨证论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