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11)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济王琦郑燕飞张惠敏李英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过敏
  • 8篇过敏体质
  • 5篇中医
  • 4篇中医体质
  • 3篇性疾病
  • 3篇脱敏
  • 3篇过敏性
  • 3篇过敏性疾病
  • 2篇对变应性鼻炎
  • 2篇体质理论
  • 2篇体质学
  • 2篇中医体质理论
  • 2篇基因
  • 2篇鼻炎
  • 2篇CHINES...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鼻炎
  • 1篇蛋白
  • 1篇学说
  • 1篇遗传学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王济
  • 9篇王琦
  • 7篇郑燕飞
  • 6篇张惠敏
  • 5篇李玲孺
  • 5篇李英帅
  • 5篇陈雪梅
  • 3篇杨菲
  • 3篇孙淑娴
  • 2篇佟旭
  • 2篇焦招柱
  • 2篇张妍
  • 2篇杨寅
  • 2篇孙冉冉
  • 2篇李长明
  • 1篇胡妮娟
  • 1篇白明华
  • 1篇郑璐玉
  • 1篇包蕾
  • 1篇许璇璇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Chines...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38
2014年
基因组学的方法近年来被用于中医体质学研究,大部分体质类型均以平和体质为对照组进行了全基因表达谱检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每种体质的特征性表达基因,并对特征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阐释。这对于揭示中医体质类型的微观机制,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解释体质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能将9种体质放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综合分析,并从DNA、RNA、蛋白质等不同水平开展研究,则能更加全面地揭示体质分类的微观机制。
王济李英帅李玲孺郑燕飞郑璐玉张妍白明华王琦
关键词:基因组学
过敏体质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中医体质学认为,过敏体质是产生过敏性疾病的土壤。文章从中医体质学角度阐述了过敏体质的概念与内涵,建立过敏体质判定标准并进行全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国人过敏体质分布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等。提出改善过敏体质是防治过敏疾...
李英帅王济李玲孺张惠敏郑燕飞杨寅王琦
关键词:过敏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因调控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脱敏止嚏汤对变应性鼻炎Th1/Th2平衡调控机制探讨
变应性鼻炎(AR),顽固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体质学认为AR等过敏性疾病与自身体质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人群机体免疫调适能力低下、对外界致敏原反应增强是导致AR的根本原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琦教授从调...
郑燕飞王济陈雪梅佟旭孙冉冉许璇璇胡妮娟王琦
关键词:过敏体质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表观遗传调节理论在中医特禀体质(过敏体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树突状细胞(DC)是在过敏反应免疫效应阶段之前,维持免疫平衡"亚稳态"的重要细胞机制。文章根据现代免疫学关于DC的研究,结合中医体质学"生命过程论"、"禀赋遗传论"、"环境制约论"等基本原理,以及调体防病的理念,阐述以DC成熟机制及其表观遗传调节为切入点来研究过敏体质微观机制的可行性及意义。如果这一机制得以揭示,对于从体质角度防治过敏性疾病发生有着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王济李玲孺李英帅张惠敏郑燕飞陈雪梅杨寅张妍王琦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中医体质学过敏体质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脱敏止嚏汤对变应性鼻炎Th1/Th2平衡调控机制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变应性鼻炎(AR),顽固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体质学认为AR等过敏性疾病与自身体质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人群机体免疫调适能力低下、对外界致敏原反应增强是导致AR的根本原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琦教授从调体入手自拟脱敏止嚏汤,临床观察可有效防治AR。现代免疫学理念认为Th亚群极化后的细胞因子类型决定了机体免疫系统对致敏原的应答状态,鼻腔黏膜Th2极化趋向是AR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干预的重要切入点。前期研究亦发现过敏体质人Th亚群细胞因子调节紊乱。由此提出:Th亚群极化异常是过敏体质的主要分子机制,也是脱敏止嚏汤调体治疗AR的主要作用机理,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可以从根本上阻断AR的发生发展。
郑燕飞王济李玲孺张惠敏李英帅陈雪梅佟旭孙冉冉焦招柱王琦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TH1过敏体质
IgE抗体类别转换的机制及其在过敏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使B细胞从单纯产生免疫球蛋白M(Ig M)转化成能产生免疫球蛋白E(Ig E)的抗体类别转换是过敏疾病的重要机制。文章先从细胞机制、分子机制、基因机制三方面对Ig E抗体类别转换的前期研究进行总结;再通过体质学说"生命过程论""禀赋遗传论""环境制约论"等基本原理与Ig E抗体类别转换机制进行对照,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今后从Ig E抗体类别转换的角度研究过敏体质作理论上的铺垫。
孙淑娴王济杨菲申荣旻郑燕飞陈雪梅李长明焦招柱王琦
关键词:过敏体质免疫球蛋白E体质学说
过敏体质的三级预防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城市化节奏加快,过敏体质伴随的过敏性疾病增多,其潜在地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卫生损失。为了减少过敏体质的发生,调整过敏体质者向平和体质的转变以及防止已经转向平和体质的人群再次发生过敏,本文探讨了过敏体质的三级预防措施。重点在于一级预防,主要包括优生优育,调摄情志,体育锻炼,饮食起居调养,宣传教育与早期鉴别,其他预防等6条措施。二级预防主要是合理利用各种脱敏方调体治疗过敏性疾病,三级预防主要是利用"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模式改善过敏体质治愈过敏性疾病并防止复发。
杨菲张惠敏包蕾王济王琦
关键词:过敏体质过敏性疾病
New Concept of Health with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被引量:1
2019年
Health medicine has been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However, the definition of health defined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cannot completely cover the ful meaning of health. Therefore, we propose the new concept of health: health is a stat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the life process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good self-adaptive and regulation ability to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new concept of health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health defined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in the past, which provide the conceptu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health medicine.
WANG JiYU Ruo-xiWANG Qi
关键词:HEALTHCONCEPTWESTERNMEDICINEMEDICINE
基于CNKI数据库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从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表文献10篇以上单位共8所,最多达到77篇;文献以临床研究报告为主,占62.36%;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占1.69%;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65.28%为零引用。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尚有待加强。应在逐步提高文献报道数量的同时,着重于提升文献质量。
王济张惠敏李英帅李玲孺郑燕飞王琦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中医治疗文献计量学
中药治疗荨麻疹用药规律的系统综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荨麻疹用药规律,为荨麻疹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Medlin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中医、中药、中草药、荨麻疹、瘾疹、随机"为检索词,纳入文献199篇,涉及方剂130首,药物191味,共2 097药次。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分析方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规律。结果:用药频次≥5的药物中,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为主;选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肺、心为主。结论:荨麻疹的中药治疗显示出与其病机相符的规律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指导。
孙淑娴王济
关键词:中药荨麻疹瘾疹用药规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