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S047)

作品数:9 被引量:99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宜进袁绪英吴晓廖乐黄建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生态
  • 2篇水环境
  • 2篇系统动力学
  • 2篇流域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洞庭湖
  • 1篇信息熵
  • 1篇药材
  • 1篇药材资源
  • 1篇用水效率
  • 1篇载力
  • 1篇植物
  • 1篇山地城市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足迹

机构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吴宜进
  • 3篇袁绪英
  • 2篇吴晓
  • 2篇廖乐
  • 2篇黄建武
  • 1篇揭毅
  • 1篇曾菊新
  • 1篇张海林
  • 1篇吴清
  • 1篇陆胤昊
  • 1篇刘大均
  • 1篇李星明
  • 1篇毕旭
  • 1篇张云清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功能区划
2013年
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集中性强等特点;植物中药材资源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山地区、鄂西南山地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功能区可划分为3个大区、7个亚区,并提出相应的功能定位。最后就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发展提出保障措施及建议。
张云清刘大均吴清吴宜进
关键词:区划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被引量:38
2014年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巫山为例,在世界经合组织建立的PSR模型框架下,将熵值赋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巫山县各指标2001~2011年统计数据,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对巫山县生态安全等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巫山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59(Ⅲ级)发展到2011年的0.66(Ⅳ级),个别年份有些许波动,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分项指数较高,巫山县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
吴晓吴宜进
关键词:PSR模型熵权灰色关联山地城市
长江中游水环境的变迁与城市的演变被引量:3
2010年
分4个时期初步探讨了长江中游的水环境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并以荆州、武汉、宜昌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水环境的变迁对城市空间位置、空间形态、功能、兴衰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黄建武田文宇揭毅张海林
关键词:长江中游水环境城市
湖北省各主要地市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被引量:16
2012年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经济压力和水资源紧缺压力6个角度对2009年湖北省各主要地市的水资源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内,武汉市水资源压力最大,鄂州次之,宜昌和黄石市等水资源压力相对较大,黄冈、荆州和十堰市等水资源压力相对较小;武汉市的人口数量压力和水资源紧缺压力大,鄂州市的水资源数量压力大,宜昌和十堰的水环境压力大,随州和黄冈市的水资源技术压力大,孝感市水资源经济压力较大。
廖乐吴宜进毕旭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环境用水效率
基于信息熵的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武汉市2000~2010年城市生态系统发展为例,通过计算城市生态系统输入-输出熵流、代谢熵产生和系统总熵变,分析系统演化发展规律及原因;分别采用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评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将其进行指数化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近11a内系统熵流和总熵总体是呈现振荡式下降趋势,而熵产生先升后降,武汉市总体不断向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但有序度不稳定;近年来协调发展度和综合发展度二者保持同时增长,说明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不断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武汉市目前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
吴宜进廖乐袁绪英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信息熵发展度协调度
流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全耦合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从系统分析的视角出发,对流域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方法进行总结。综述了国内外系统动力学模型(简称SD模型)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环境承载和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的研究。从简单的零维模型发展到复杂的社会经济综合模型和OO-SD模型(即Objective-Optimization SD模型),国内SD模型耦合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叶尔羌河、洱海、滇池等流域,SD模型在监测、数据共享和模型结构、参数选取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袁绪英吴宜进李星明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模型
滠水河流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5
2011年
从系统分析的视角出发,根据滠水河流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构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主要参数包括人口、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等。通过模型正负反馈环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与制约关系,进行子系统划分,并确定人口平均增长率、服务业废水率、工业废水率以及水土流失率为敏感性因素,以敏感因素为核心,设计3种不同情景,得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情景为最优方案。通过对不同发展情景的分析与比较,提出滠水河流域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该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袁绪英曾菊新吴宜进
关键词: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
洞庭湖的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2010年
洞庭湖的演变,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洞庭湖的形成及历史演变过程,据其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从全新世开始,把洞庭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近1万年以来至约200年前、近200年至建国前、建国以来。在分析荆北荆南地质演变规律以及江湖关系和泥沙冲淤的基础上,将荆江与洞庭湖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并将影响系统的各因子进行分类:地质构造、江湖关系与水沙冲於、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得出了近阶段小时间尺度内洞庭湖的演变是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论。
黄建武陆胤昊
关键词:洞庭湖全球气候变化
巫山县生态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巫山县大量移民就地后靠,土地所承载的压力剧增,阻碍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足迹原理和模型对巫山县2005~2010年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生态足迹指标与传统经济指标相结合,分析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足迹的驱动作用,为巫山县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及参考。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足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近几年增加速度明显加快,而生态承载力则基本持平,人均生态赤字由2005年的1.336 2hm2增长至2010年的2.194 2hm2,说明巫山县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资源供给,阻碍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巫山县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巫山县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对人均生态足迹的强烈驱动作用。
吴晓吴宜进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