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SC010)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文涛韩荣程欣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价值哲学语境中的设计本质探析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对设计价值中"关系态"属性和"实践"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设计作为价值手段的现实作用和客观要求,进而分析了实践"场域"作为设计内在动机形成的前提条件。最终从价值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概念中,提出了设计作为价值目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朱文涛
- 关键词:价值论
- 一种典型器的进化——六朝盘口壶的设计起源、传播与演进被引量:1
- 2017年
- 古代器物设计史研究需从"表象"到"定性"再到"探因",层层深入。本文循此思路,试对盘口壶这一六朝典型器进行分析。首先,以类型学方法梳理六朝盘口壶的年代、形态和出土地区。其次,找出盘口壶形态起源、演变谱系和传播交流的种种线索,六朝盘口壶不仅明显由矮硕向修长的造型演变,而且经历了一个分—合—分的进化过程。最后,分析这一过程如何由诸多复杂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 朱文涛
- 关键词:六朝演进
- 通往设计的价值理性之路——以市民社会结构为视角考察中国设计价值变迁与危机的根因被引量:2
- 2013年
- 西方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是设计活动从原先"造物"实践中逐步分离,同时介入社会改造,从而构建其本身价值的条件和土壤。在市民社会结构下,设计的行业伦理与个体独立品格,服务受众的立场与平等民主观念之间构成良性的"价值制衡"。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中国设计价值兴衰与近代以来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的社会转型是由一种不稳定的社会结构向稳定健全的市民社会进行过渡,这是现代设计价值体系成型的最好契机。社会结构转型将与设计价值的重建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共时进程。
- 朱文涛
- 关键词:市民社会社会转型
- 南北舞狮面具视觉设计比较研究——以佛山、邳州舞狮面具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舞狮是中国传统民俗,绵延至今,其形式由于地域不同,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其舞狮面具也形成南北各异的视觉艺术特征。佛山、邳州两地舞狮面具历史悠久,分别是南北两地舞狮面具的典型,不同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两地制作工艺流程均有扎制、扑纸、彩绘和装饰等步骤,佛山侧重添加装饰,邳州偏爱立体雕塑。南狮以"神似"为基础,展示出"圆、柔、秀、美"的艺术魅力;北狮以"形似"为标准,体现出"浑、实、雄、健"的风格特点。
- 韩荣程欣
- 关键词:视觉
- 六朝时期的海上交通与对外造物文化交流述略被引量:1
- 2016年
- 伴随六朝南方政权的海上经营以及佛教传播,几条海上交通路线日益重要并且通畅:南线海路从广州地区出海南下沿马来半岛到南海各地;由南向西形成西线,经印度洋、波斯湾接上西方海上航线延伸至北非或罗马;另一分路为东线,从东部出海到朝鲜半岛南部再抵日本列岛。这一时期海上交通线的开拓沟通了南部中国与海外诸国物质文化的多方面交流。本文结合物质史料对六朝的几线海路进行考订,建立起三至六世纪以中国南方政权为中心,东西文明区域之间海上物质文化交流的总路线图,并对六朝海上交通的成因以及对中国、东亚甚至西方所产生造物文化影响进行综合评述。
- 朱文涛
- 关键词:六朝海路造物
- 古罗马晚期与汉末魏晋造物艺术之比较--3至5世纪造物风格变迁脉络探析
- 2013年
- 3至5世纪,在中西方造物艺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代风格变迁阶段,社会的内在结构质变与外在的历史因素形成的一股合力缓慢推动古罗马和汉代造物主导风格逐渐衰落。古罗马晚期和汉末魏晋时期造物艺术如何在风格"核心"特质中形成"离心"表现,其中的过程、原因及其所揭示的风格演化规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朱文涛
- 关键词:古罗马汉末魏晋造物
- 六朝时期南方农具之成形规模及原因初探
- 2014年
- 自孙吴东晋而始,在政治历史等各因素合力下,人口大量向南方流动,南方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受到北方成熟耕作的影响,适于南方水田耕作的新农具相应出现。农具发展虽与经济生产自然增长的需求直接相关,但其演变背后还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的推力。六朝时期出现了农具的机械化,这些机械农具的发明应用却是与上层宫廷文化以及大土地制度有着内在之关联。南方农具种类在六朝时期或已齐备,但是出土实物较少,推广的规模仍不甚明了。本文尝试从相关佐证文献以及后世材料中进行推断,试图勾廓出当时农具的一些基本面貌。
- 朱文涛
- 关键词:六朝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