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880008)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晓文孙晓玲吴明证蒋奕雯马川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二至六年级学生目标投入的想象干预研究——儿童自我表征发展透视
- 2007年
- 本研究尝试从关系自我发展角度,对2——6年级学生的目标投入进行想象干预实验,旨在探索目标投入干预手段,进而透视儿童自我发展特征。各年级被试由四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组成。四个实验组分别从自己/父母/老师/好朋友四种角度,想象目标实现时的感受。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儿童想象干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我表征取向的发展变化。通过想象自己和重要他人对自己目标实现与否的反应,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目标投入。
- 李晓文沈群香
- 关键词:关系自我
- 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探讨被引量:23
- 2006年
- 研究主要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结果表明,Rafaeli-Mor等人(1999)的成分测量法能更有效地评价自我复杂性;累积压力下,更高数量的自我维度意味着青少年更高的满意度;当前压力下,自我维度的高数量/高重叠使青少年的自我清晰、连贯,较少产生抑郁;高数量/低重叠意味着自我分裂,青少年易受消极事件的影响;低数量/高重叠表明自我相对简单或狭隘,青少年难以应付生活的高压力;自我复杂性是影响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 孙晓玲李晓文吴明证
- 关键词:自我复杂性抑郁
- “诚信”价值取向发展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对3~8年级学生就"诚信"含义、价值评价和与自我的关系表征等发展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各个年级对"诚信"的理解各异;父母、同学的影响与"诚信"含义取向有关;低年级被试倾向于外在规范价值评价,高年级内在价值取向明显增强。研究结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 蒋奕雯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诚信学校道德教育心理学依据低年级高年级
- 依人生发展本性探询德育路径
- <正>一、明晰德育之根本德育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涉及对道德性质的认识,道德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道德规范在引导人类个体自我完善的同时,也制约着个体的为我性和动物性原始本能。目前社会流传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混淆着人们对德育的...
- 李晓文
- 文献传递
- 6~11年级学生情绪自我调节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本研究以六年级到高二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研究,着重探讨与情绪表达有关的自我意向和具体情境下的情绪反应。问卷设置了事件的正-负性、事件的大-小、情绪反应的人际-单独场合等多种情境因素。结果显示,稳重和开朗自我意向影响着情绪表达。开朗意向一般表现人际场合的情绪增强表达,稳重意向对单独场合的强表达和人际场合的弱表达有预测效果。进一步探讨日常活动与情绪表达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日常活动的丰富性可以形成对个体情绪表达的有益补充。
- 李晓文李娇
- 关键词:具体情境
- 9~14岁儿童合作条件认知及动机的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运用自编问卷,调查了229名9~14岁儿童的合作认知与合作动机,并通过年级比较来揭示其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9~14岁儿童认为与合作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依次是互相帮助,一起行动,主动寻伴和共同目标,各年级学生对一起行动,相同任务,主动寻伴,关系要好等因素与合作的关系密切度判断上存在显著差异;(2)9—14岁儿童认为对小组合作成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信任和共同目标,其次为沟通和分工。各年级学生在让步、共同目标、做同样事情和能力等因素的重要性评价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3)在儿童的合作动机中,情感动机取向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任务动机取向,权威动机取向和关系动机取向。通过方差检验,发现各年级儿童在关系取向和权威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儿童在情感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 崔丽莹刘世宏杨月薇
- 关键词:合作动机
- 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
- 本文从个体和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对西方少数民族认同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介绍和评价,目的在于揭示少数民族成员在认同探索过程中的双重性:即作为民族群体中个体成员的认同获得和在少数民族群体背景下民族性的认同和体验。
- 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民族认同社会背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