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25)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郝钢跃田野贾青张维东张月英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表性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建立浅表性膀胱癌模型并以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KU-7,G418筛选稳定表达EGFP的克隆。采用经尿道膀胱灌注法使肿瘤细胞种植于膀胱黏膜。活体荧光荧光成像系统直接观察肿瘤细胞生长及形成瘤体的过程。结果:建立了转染率接近100%的人膀胱癌KU-7/EGFP细胞系,在体外及裸小鼠体内均能够长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1~4周随着肿瘤体积逐渐增大,肿瘤的发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膀胱肿瘤细胞,建立一种浅表性膀胱癌模型,为连续动态实时观察和准确评价自然状态下肿瘤细胞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
- 郝钢跃张维东张月英贾青田野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绿色荧光蛋白
- 稳定高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膀胱癌细胞株的构建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KU-7/EGFP)并观察其生物特性的变化。方法利用脂质体将EGFP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转染至人膀胱癌细胞株KU-7,经过G418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EGFP基因的KU-7在裸鼠体内外的表达情况,分析转染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KU-7/EGFP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能稳定、高效和持久地表达EGFP,与未转染细胞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未改变。KU-7/EGFP接种于裸鼠皮下5 d后成瘤,14 d后肿瘤直径达到15 mm。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高表达EGFP的膀胱癌细胞株KU-7-EGFP,其生物学特性未变。
- 郝钢跃张维东张月英贾青田野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绿色荧光蛋白转染质粒
- STK15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STK15Phe31Il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0例膀胱癌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STK15Phe31Ile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膀胱癌危险性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TK15Phe31Ile三种基因型(Phe/Phe、Phe/Ile、Ile/Ile)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0%、25%和55%,在对照组分别为28.3%、41.6%和30%,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携带STK15Ile/Ile基因型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比携带STK15Phe/Phe基因型者增加159%(OR=2.59,95%CI=1.019~6.622),此种风险增加在吸烟患者中更为显著(OR=5.33,95%CI=1.282~22.192)。未发现STK15Phe31Ile基因多态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相关。结论 STK15Phe31Ile基因多态可能是膀胱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 宋波郝钢跃马蔚然田野杜林栋
- 关键词:膀胱癌STK15基因多态性
- XRCC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膀胱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膀胱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汉族人群中膀胱癌患者307例为病例组,316例非肿瘤泌尿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均衡。以PCR-RFLP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XRCC3(Thr241Met)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膀胱癌危险性以及膀胱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XRCC3基因型Thr/Thr、Thr/Met和Met/Met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7.3%、12.1%和0.6%,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92.4%、7.3%和0.3%。与携带Thr/Thr的个体相比,携带XRCC3变异基因型(Thr/Met和Met/Met)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患癌风险(OR,1.77;95%CI,1.04-3.02)。XRCC3基因型与吸烟没有交互作用,与膀胱癌的临床类型亦无相关性,但与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关系密切。携带XRCC3变异基因型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OR,3.08;95%CI,1.13~8.41)。结论XRCC3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危险性有关,携带变异基因型的个体易患膀胱癌,而且XRCC3基因有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膀胱癌复发的指标。
- 郝钢跃张月英张维东杨明山贾青
- 关键词:膀胱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