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7BAC03A1104)

作品数:4 被引量:22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卫东刘红光唐志鹏范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碳排放
  • 2篇投入产出表
  • 2篇减排
  • 2篇产出表
  • 2篇产业结构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能源消费碳排...
  • 1篇区域间
  • 1篇区域间投入产...
  • 1篇竞争型
  • 1篇竞争型投入产...
  • 1篇CO2减排
  • 1篇CO2排放
  • 1篇CO_2排放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刘红光
  • 4篇刘卫东
  • 3篇唐志鹏
  • 2篇范晓梅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效果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被引量:59
2010年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分析区域产业活动CO2的排放问题不能不分析区域间的产业联系。由于中国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实施相同的减排措施,对全国产生的减排效果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定量衡量这种差异对于中国CO2减排措施的实施和CDM项目的落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分行业的碳排放系数,建立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CO2减排模型,对各区域各行业的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是减排效果最为明显的区域,而电力、热力、化工、采掘、金属冶炼以及非金属制品等重工业行业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行业。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范晓梅
关键词:CO2减排产业结构投入产出表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被引量:103
2009年
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本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入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个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
刘红光刘卫东
关键词:碳排放能源
全球CO_2排放研究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6
2010年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此而引发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也陆续在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有关CO2排放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全球的学术焦点。通过对全球CO2排放研究趋势的总结发现:首先,国际社会有关CO2排放的核算方法不断完善,从IPCC(1995)到IPCC(2006),内容更加完善,方法更趋合理;其次,排放责任的区分日益公平合理,随着"碳转移"和"碳泄露"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排放责任区分方法的研究逐渐在从生产视角向消费视角转变;第三,排放因素分解逐步深入,分解公式包括KAYA公式和投入产出公式,分解方法从指数法到平均对数法再到微积分法,分解模型日趋成熟和多元化;第四,排放预测模型也不断综合化、长期化,自上而下模型和自下而上模型逐渐相互借鉴和融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CO2排放研究提出了几点启发,即加快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重视责任排放和结构分析研究,提高自主建模的水平和完善我国技术环境数据库等。以期提高我国对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历史的认识,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唐志鹏
关键词:CO2排放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中国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根源以及由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问题,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排放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标明,出口是中国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9.1%。而国内建筑业的投资,机械交通电子设备的出口与投资,国内对食品、电力热力以及服务业的消费,化工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等经济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根源,也是排放敏感性较高的经济活动。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加快产能转移,抑制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并逐步实施进口替代,提高出口层次和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重视提倡全民减排,积极建立节约型社会,特别是减少建筑业的浪费和服务业能耗,将是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任务。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
关键词:碳排放产业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