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YY034)

作品数:41 被引量:123H指数:8
相关作者:荣月婷马志刚章宜华马立东罗永胜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语言文字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8篇词典
  • 12篇语义
  • 9篇学习词典
  • 7篇英语
  • 7篇网络
  • 6篇语义网
  • 6篇语义网络
  • 6篇网络构建
  • 6篇汉语
  • 5篇语义场
  • 5篇习得
  • 5篇二语习得
  • 5篇编纂
  • 4篇语词
  • 4篇语言
  • 4篇语言学
  • 4篇语用信息
  • 4篇句法
  • 3篇心理词库
  • 3篇学习者

机构

  • 2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2篇广东商学院
  • 9篇苏州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12篇荣月婷
  • 11篇马志刚
  • 5篇马立东
  • 5篇章宜华
  • 2篇罗永胜
  • 1篇荣玥芳
  • 1篇韩存新
  • 1篇姚双云
  • 1篇张建平
  • 1篇朱军
  • 1篇夏立新
  • 1篇付巧
  • 1篇樊斌
  • 1篇赵丹
  • 1篇李涛
  • 1篇李彦秀

传媒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现代外语
  • 2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外语界
  • 1篇汉语学习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辞书研究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软件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外国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1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剑桥高阶学习词典》3版中的语义网络构建
2013年
大脑中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排列在语义场之中,这些有着某种语义关联的词汇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剑桥高阶学习词典》3版在词汇语义网络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使用的方法有:词库、词汇构建、参见、搭配、释义及插图等。《剑桥高阶学习词典》3版在语义网络构建方面也存在不足: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没有在词典中展现;虽然提供了大量与词目词相关主题词汇或词目词的近义词,但众多词汇信息堆积在一起,显得有些凌乱;在宏观结构没有提及语义网络信息等。
荣月婷
关键词:语义场语义网络
Wolfgang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及其认识价值
2013年
介绍并总结国际著名语料库语言学专家Wolfgang Teu-bert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认为其思想主要包括:言语语言学的学科定位,历时的研究范式,以话语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释义和解释话语为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这种学术思想在外语教学及词典编撰方面的认识价值。
樊斌韩存新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
国内双语词典学框架下的翻译范式研究
2011年
本文梳理归纳了现有国内双语词典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之处,并提供了各个范式下翻译研究的可行性方案。同时指出:1)双语词典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词典本体翻译的研究;2)双语词典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要更加关注描写性翻译研究;3)双语词典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还要更加关注跨学科交叉层面的翻译研究。
李涛夏立新
关键词:双语词典学翻译范式
中国英语学习者长距离疑问句习得的原型效应研究
2011年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成人和儿童对长距离疑问句的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都呈现出原型效应:原型问句的可接受程度显著优于非原型问句。本研究将原型效应推及到成人二语习得,并认为二语语法中的长距离疑问句具有典型成员,而其他变体句都是通过与原型类比后延伸出来的句式。本文在原型理论基础上,对中国英语学〉--j者长距离疑问句的习得开展研究。通过选用原型度不同的四类测试句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学习者很有可能以距离原型句的相似度来确定各种变体句的可接受性。同时,就长距离疑问句的各种变体句在二语语法中的可接受性而言,原型效应的确存在,但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二语学习者对原型度较低、甚至完全不合法的长距离问句可接受程度的判断。
马志刚
关键词:二语习得
移位性特征、句法操作限制与句首名词的话题和/或主语属性——以汉语领主属宾句和及物句为例被引量:10
2011年
汉语领主句和及物句的语义蕴含、句法结构、信息安排都不相同。三方面的差别分别体现在句首名词所承载的题元角色、合并位置以及句首名词的话题和/或主语属性。基于拷贝理论和同时并行探测理论的分析,汉语领主句具有显性话题+隐性主语的内部结构,而基于语义语段标示语不可见限制条件的分析,汉语及物句属于无话题拷贝的主语句。针对及物性可转换类动词两种义项的句法分析能更清晰地显现汉语和英语中表达状态变化类的动词和表达使状态变化类的动词在句法语义以及信息安排上的差异。
马志刚
关键词:主语突出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词汇特征与保留宾语句式的跨语言差异被引量:15
2010年
汉语中的两类保留宾语句式实质上等同于英语提升句和存现句。通常所说的汉语特色其实在于:汉语中表达遭受不幸的提升动词"被"对主语和补语都有语义方面的子语类限制,而英语提升动词并无实质性的语义内容,因而可以选择it和that从句作为其标示语和补语;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可以选择φ特征完整的论元作为其标示语,而英语的非宾格动词只能选择特征不完整的there作为其标示语,但二者都要求数量短语作为其补语,以实现部分格赋值。基于探针-目标一致关系对两种语言中两类句型的推导完全相同,从而印证了最简方案句法推导具有共性、语言差异源于词汇特征的断言。
马志刚章宜华
认知语义学与新一代双语/双解学习词典的多维释义被引量:16
2010年
目前的主流英语学习词典都来自英国,其设计和编纂主要以西方人的认知思维为参照,按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将语言系统分块解释,以语法为中心孤立地组织词汇信息,难以满足中国用户二语习得的需要。本文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在分析五大学习词典缺陷的基础上,从词典释义的国别针对性以及语言认知的百科性、多维性和整体性等角度来阐释新一代双语学习词典的多维释义,并通过释义在词典中构建词汇-语义关系网络,以便为二语学习者提供足够的可理解输入,提高其语言习得的效率。
章宜华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双语词典释义原则
关于双语教学与双语专科学习词典的几点设想——以英汉词典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在我国大中学校发展迅速,有些大学的近半专业使用了英语原版教材,但迄今为止市场上却没有一部适应这种特殊专业学习需要的词典。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双语专科学习词典的需求,并从用户视角探讨这类词典的功能特征、结构特征和释义原则;这些特征和原则有利于在释义中构建符合学生二语习得机制的词汇语义关联网络,以满足学生在双语和全英语专业学习中对词典的多种需求。
章宜华
关键词:双语教学释义原则
中介语偏误特点与学习词典理想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探讨一语习得与二语学习的差异以及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偏误特点,本文指出,二语学习缺少一语习得的自然机制和环境,学习词典正是弥补这种缺失的有效工具,因为它能构建习得语境,提供大量可理解语块输入。作者又从基于足够输入的词汇信息、基于国别特色的搭配和注释信息、基于构式的多维释义这三个方面,探讨词典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机制,阐述具有中国国别特点的学习词典的释义方法,以解决高词汇量与低交际能力并存的矛盾。
章宜华
关键词:学习词典二语习得词典释义构式
Metaphone语音匹配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综述了Metaphone语音匹配算法;与Soundex算法的编码结果相比较,指出了Metaphone算法的优缺点。对一段实现Metaphone算法的Delphi源代码进行了分析,并修正了其中的漏洞。用典型实例说明Metaphone适用于检查及校正和语音相关的拼写错误。介绍了Metaphone的两大应用领域,并指出了Metaphone在文本清理等领域的潜在用途。
马立东
关键词:语音编码拼写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