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12)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查洪德刘嘉伟何跞丛国巍罗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诗歌
  • 7篇廼贤
  • 6篇元代
  • 4篇叙事
  • 3篇红楼
  • 3篇红楼梦
  • 3篇《红楼梦》
  • 2篇代文
  • 2篇性情
  • 2篇元代诗歌
  • 2篇诗风
  • 2篇诗语
  • 2篇文学
  • 1篇倒叙
  • 1篇道教
  • 1篇道教文化
  • 1篇性情论
  • 1篇虚境
  • 1篇叙事诗
  • 1篇雅正

机构

  • 20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查洪德
  • 7篇刘嘉伟
  • 6篇何跞
  • 2篇丛国巍
  • 1篇任红敏
  • 1篇徐姗
  • 1篇罗海燕

传媒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文史哲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图书馆工作与...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前沿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廼贤文献情况稽考
2010年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仅见的葛逻禄诗人,学诗于江浙,长逝于直沽(今天津)军中。文章对其《金台集》、《河朔访古记》的版本,《南城咏古诗帖》的流传等情况进行了考述,并搜集甄辨了廼贤佚诗。对廼贤的文献情况加以考察,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元代多民族士人圈的活动。
刘嘉伟
关键词:廼贤
道教视域下的葛逻禄诗人廼贤被引量:3
2011年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唯一的葛逻禄诗人,在当时诗文声名极大。他浸染于道教文化,和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等高道相交甚善。道教文化影响着廼贤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丰富了他诗歌的主题。廼贤常选取"山"、"鹤"等凝聚着道教文化的意象;诗中清奇的神仙境界,时寄遐想。廼贤的涉道诗篇,反映了元代道教盛行的一些情况;见证了色目人溶于中原文化,受到道教影响的史实。
刘嘉伟
关键词:道教文化廼贤诗歌
元代作家的民族、遗民身份及文学叙事扩张和抒情自由
2014年
元代的文人构成具有一些特点,从横向共时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民族性问题。民族性主导下的元代文人具有了民族差别特性,而元代文学也具有异族征候。从纵向历时的视角来看,则涉及遗民身份及其所主导的遗民文学。元代文人的身份差别构成了别具特色的身份文学。而关于元代的整体文学风貌,也具有一些特色:一是基于叙事抒情的杂糅多体性,这以元曲为代表,表现为叙事的介入和抒情的自由解放;二是诗文这样的正统文学样式中的抒情呈现出自由之势,并相应地有了个性的突出和心态的平和,平易正大和奇崛的文风都是文人相对自由的存在状态所促成的。
何跞
关键词:元代文学作家作品民族遗民
廼贤诗歌意象探析
2010年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唯一的葛逻禄诗人,在元末诗坛享有盛誉。在汉、伊斯兰双重文化的浸染下,他常用"水"、"云"等意象,营造宁静淡泊、凄清萧瑟或是清雄峻拔的意境。有些意象的使用陈字见新、自出机杼。对于廼贤诗歌意象地深入研究,可以探析他尚清的审美追求,亦可更好地展现西域诗人的成就。
刘嘉伟丛国巍
关键词:廼贤诗歌意象
“海宇混一”鼓舞下的元代盛世文风被引量:15
2008年
盛世文风非元代所独有,前之宋,后之明,都出现了盛世诗文。宋、明两代的盛世文风,都被认为是粉饰太平,歌时颂圣,缺乏实际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但元代的盛世文风却不同,它不是强大政治力量介入的结果,而是文人们自觉的倡导。元代文人描述其"盛世",主要说大元"海宇混一"、"华夷一统",其疆域之大,跨越汉唐,而不是对政治和朝政的颂扬。创造不负于时代的文风,是元代文人们要自觉肩负起的历史责任,因而他们呼唤盛世之文,批评种种有悖于盛世文风的文学风气。"盛世之文"实际上是这一部分文论家的文学理想,其作品并非一味美化现实,并非不反映现实问题。它是一种文风追求,而不是对诗文内容的规定。文学史研究中与元代盛世诗文相关的一些非客观的认识,都是应该(?)正的。
查洪德
论《红楼梦》开篇关于其书由来融合诗语的叙事
2014年
《红楼梦》第一回"按那石上书云"之前的文本依次交代小说旨义、作者本事、虚构故事的源起、小说传抄流播过程、宝黛情缘的神话来历,整体是关于其书由来的叙述。这些叙事文本又是以诗词韵语为节奏分段的。作者以诗语总结前面的文本段落,开启后文叙事,树立一个分界点,同时表述创作梗概和心情,自叹不得志,渴求被读者知音,提示"真假有无"的隐曲写作手法,在不断改换叙述者角色口吻的隐晦节制的叙事中以诗语自由地抒情,体现了作者的苦心经营。
何跞
关键词:红楼梦开篇诗语叙事
隐微的情旨——论《红楼梦》首回虚境叙事的诗语运用
2014年
固定排布于《红楼梦》首回虚境神话叙事中的诗词韵语,有着叙事界点作用和意旨独立性,并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回目联句和作为总评的七言律诗是小说开篇的一顿,前者在二元哲学和悲世情调中隐含了创作本事和内容;后者假评语以直白抒情,展开作者生事和小说故事。作者在入戏之先进行了情旨交代,他借石头事典和诗境,将存在的终极归于爱情的讲述;借石头七绝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寄托因现实事功的幻灭而作传奇的无奈;而"曹雪芹"的自白"满纸荒唐言"一诗则直接道出了辛酸和希冀被解味的作文苦心。而对三生石的故事演绎乃是对小说故事的引入,其中"假作真时真亦假"对联又是对真假笔法的提示。作者在故事性遮蔽下披露了其创作本心,进行了笔法交代,并伴随着情绪的起伏,这是他在这个诗语整体中所隐藏的玄机。
何跞
关键词:虚境诗语
论元代文人心态的利欲张扬
2014年
元代文人心态整体上有重利的倾向,而且伴随着人欲的张扬。这主要是基于自身存在和功利的考虑,以及欲望的增强和表现直接。利欲的张扬使文学创作整体上有走向直白的趋势。文人们从被拔高的境界雅尚回归到基本的人情利欲,有求真尚实和不矫揉作伪的因素,其内在的实质还是人情的显扬。而在这种心态笼罩下,元代文人多走向纵欲或者佛道思想,以求得宣泄或者中和,这也影响到元代文学的整体创作。
何跞
关键词:元代文人利欲纵欲佛道
金莲川藩府词人群体及其创作
2009年
金莲川藩府文人中的优秀词人,形成一个有着相同的政治目标和生活环境的特殊词人群体。他们的词创作,是藩府文人思想情致的显现,也是时代风会所造成的藩府儒士文人群体心态的一个缩影。其词作题材相近,风格相似,表现出典型的河朔地域词风,纯朴质野、伉爽清疏、豪旷雄健。金莲川藩府词人群体,在金末元初北方词坛影响很大,对元代词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其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任红敏
关键词:元初词作
元人诗风追求“清和”论被引量:7
2014年
元代诗论家的诗风追求是"清和"。长期以来,学者们将元诗的特点也是元代诗学追求的风格概括为"雅正"。雅正确实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风格概念,但更多的时候,或者说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儒家诗论所悬置的诗学规范和标准,因而不能用来概括一个时代的诗歌特点。从元代诗论家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去追寻,去概括,元人主导性的诗风追求是清和(清、和)、恬淡、平易。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清和"。要认识元代诗论家心目中的"清和",需要对这些相关概念的元人论述作大量系统的梳理,以期比较清晰地认识元人的这一风格主张和诗风追求。元人追求"清和",也是要在唐、宋诗繁荣之后,在诗风上于唐宋诗之外别树一帜。
查洪德徐姗
关键词:元代诗歌清和雅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