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98)

作品数:98 被引量:616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明雪易丹辉李京谷丽艳曲淼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9篇心病
  • 69篇冠心病
  • 26篇中医
  • 17篇病机
  • 15篇胸痹
  • 14篇证候
  • 14篇辨证
  • 13篇病因病机
  • 11篇血压
  • 11篇高血压
  • 10篇证论治
  • 10篇辨证论治
  • 8篇治法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冠心病合并糖...
  • 7篇则治
  • 7篇治疗冠心病
  • 7篇治则
  • 7篇治则治法

机构

  • 94篇辽宁中医药大...
  • 79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3篇沈阳市第二中...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沈阳市骨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4篇张明雪
  • 11篇易丹辉
  • 8篇李京
  • 8篇曲淼
  • 8篇谷丽艳
  • 4篇朴仁善
  • 3篇侯攀
  • 3篇刘宁
  • 3篇李艳娟
  • 3篇李佳奕
  • 3篇刘硕
  • 3篇刘齐
  • 3篇刘日
  • 3篇宋年彬
  • 3篇谷鸣
  • 2篇何丽云
  • 2篇常艳鹏
  • 2篇杨志欣
  • 2篇孙杨
  • 2篇陈韦

传媒

  • 2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9篇辽宁中医杂志
  • 14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实用中医内科...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国医论坛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21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学、fasl、fas和caspase3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fasl和fas蛋白表达、caa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经药物治疗4周,用HE染色观察各组乳腺组织形态,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fas和fasl蛋白表达情况,用Q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mRNA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变大;方药组和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有明显减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fas呈强阳性表达,模型组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呈强阳性表达。而fasl表达情况与fas表达情况相反,正常组fasl弱阳性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氨胺组呈弱阳性表达。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3与正常组相比呈低表达(P<0.1),治疗组、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呈高表达(P<0.01),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比起来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形态、乳腺组织的fasl fas蛋白表达、乳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谷丽艳刘齐解静茹李佳奕张明雪谷鸣
关键词:乳腺增生解毒胶囊FASLFASCASPASE3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6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pubmed,收集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后,有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然后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总计7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对心电图和血脂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效果明显,并且对心电图和血脂有改善作用,但是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支持其临床疗效。
邹宏张明雪李涵杨云铄
关键词:枳实薤白桂枝汤冠心病心绞痛META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中医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在线数据库获取血府逐瘀丸活性成分和靶标并经Uniprot在线数据库转换为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在线数据库收集动脉粥样硬化靶标基因。经Venn工具获取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后于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获得可视化结果。运用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获得3812个疾病基因,药物活性成分151个、靶标基因94个及药物-疾病交集基因78个。GO富集分析认为血府逐瘀丸可能通过作用于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酰胺结合、类固醇结合、核激素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Hsp90蛋白结合、凋亡、雌激素受体结合等过程,影响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活性、直接配体调节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从而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涉及的通路主要包括: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结论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为进一步开展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据。
李京胡楠李涵肖蕾肖蕾陈韦
关键词:血府逐瘀丸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
基于“气脉常通”理论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基于"气脉常通"理论,立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WF)、维普网、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纳入以中医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且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中医治法的临床RCT研究,各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6月。在2名评价员的合作下完成文献标题和摘要的阅读和初选,排除不符要求的文献,提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应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或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物等)、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采用L’Abbe图、Galbraith图、Metaninf命令图,并结合GRADE系统评价对文章的异质性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45篇RCT文献,累计样本量38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活血化瘀法治疗优于其它疗法(P<0.05),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最佳(P<0.05)。(2)活血化瘀法在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显著(P<0.05)。(3)活血化瘀法可显著改善总胆固醇水平(P<0.05),但在改善患者HDL-C、LDL-C以及甘油三酯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活血化瘀法可显著改善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P<0.05)。(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气脉常通"理论得出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且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口服中药汤剂效果最佳,但鉴于参考文献证据级别为低级,且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尚需有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进一
敖玉涵张明雪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冠心病心绞痛META分析
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中医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冠心病胸痹的皮部疗法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VIP,Wanfang data,CBM,CNKI,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1日。纳入比较皮部疗法结合常规治疗治疗冠心病胸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危险比率(risk ratio,RR)作为效应值及其95%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采用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5版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结果纳入74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推拿结合贴敷可能是此类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较好选择,"膏摩"疗法作为潜在的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皮部疗法亟需被进一步研究。结论常规疗法加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具有一定的效果,膏摩疗法可作为治疗胸痹的潜在皮部疗法被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的微观机制,开展基于基层的多中心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刘博通张明雪
关键词:胸痹皮部推拿贴敷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4年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为脾肾亏虚,包括元气亏虚与宗气亏虚;痰浊瘀血为心失所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蒸腾,痹阻于心脑脉络,发为本病。故治当培补脾肾元气,兼以活血、化痰、理气、平肝熄风、通络。
杨兴隆张明雪
关键词:脑血管病胸痹心痛病机治法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代谢组学的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22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其中医证候学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广大学者的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因代谢组学“整体性”的研究特点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特征相似,为满足中医证候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的迫切需要,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中医证候本质的探索成为热点。梳理近10年来,诸多学者对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学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其试验方法、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加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代谢物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新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生物合成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D-谷氨酸和D-谷氨酰胺代谢为冠心病血瘀证特征性的代谢通路。总体而言,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学研究为阐明其物质代谢机制提供了可能,但是相关研究目前存在试验例数少、代谢物名称不规范、部分代谢变化矛盾的问题仍需解决。
李峥李文杰杨祎李明阳张哲杨关林隋吉峰袁艺张明雪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代谢组学血瘀证
冠心病关键词在中医古文献中的分布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700篇中医古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Delphi开发环境对中医领域专家给出的1521个冠心病关键词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分析出了中医冠心病及其合并病关键词在古文献中的分布情况,以及高频关键词和最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医专家提取的关键词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特点,所选书目具有文献学代表性,冠心病及其常见合并病关键词词典可为科学应用中医经典文献进行文本数据挖掘提供技术支持。
王宏生朱丹张明雪李涵张颖
关键词:冠心病词频统计
大气下陷与升陷汤在冠心病临床应用的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清代张锡纯在《内经》《医门法律》对大气阐述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自己所著之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地记载了大气的概念与功能,并提出"大气下陷"一词。而且阐述了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自创升陷汤对其加以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文章基于张锡纯对大气下陷的理解与阐述,结合临床案例对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在冠心病的应用进行整理、归纳,为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周宇石张明雪
关键词:大气下陷升陷汤冠心病
中医心系亚健康状态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常见中医心系症状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规律。方法:通过横断面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心系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结果:心系亚健康状态以烦躁、健忘、疲乏、头脑昏沉、眼睛不适、心慌、气短为主要症状;怕冷、多梦、早醒、夜里醒来、胸闷、容易出汗、难以入睡为次要症状;男性易出现疲乏、口腔溃疡、容易出汗症状;女性易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多梦、怕冷症状;疲乏在30~40岁年龄段的出现率和烦躁在36~45岁年龄段的出现率高达100.0%;健忘在各学历中出现频率均超过95%;疲乏、烦躁、眼睛不适症状在各职业中出现率皆在95%以上;以心脾两虚、心气虚及心阳虚3组症状群多见。结论:心系亚健康状态以疲乏、眼睛不适、健忘、烦躁、头脑昏沉、怕冷、早醒、难以入睡、容易出汗表现得程度较重;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职业表现的症状有差异;心系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心脾两虚证候、心气虚证候及心阳虚证候。
曲淼张明雪何丽云
关键词:亚健康临床流行病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