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委基金

作品数:184 被引量:1,185H指数:18
相关作者:刘冬妍颜华聂志余郑悦张仲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38篇理学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电气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神经网
  • 10篇神经网络
  • 8篇蛋白
  • 8篇血小板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电容层析
  • 6篇电容层析成像
  • 6篇有限元
  • 6篇受体
  • 6篇免疫
  • 6篇分泌片
  • 5篇肾脏
  • 5篇图像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网络
  • 4篇凋亡
  • 4篇球蛋白
  • 4篇肿瘤

机构

  • 2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6篇沈阳建筑工程...
  • 16篇沈阳工业大学
  • 15篇辽宁大学
  • 14篇辽宁师范大学
  • 13篇辽宁工学院
  • 12篇东北大学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鞍山科技大学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锦州医学院
  • 5篇辽宁中医学院...
  • 5篇沈阳师范大学
  • 4篇大连海事大学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刘冬妍
  • 6篇聂志余
  • 6篇颜华
  • 5篇张仲慧
  • 5篇郑悦
  • 5篇于洪梅
  • 5篇吴庆银
  • 4篇陈宁
  • 4篇鲁宝春
  • 4篇王师
  • 4篇李界家
  • 4篇洛家华
  • 4篇李宏男
  • 4篇马文阁
  • 4篇刘永军
  • 4篇刘沛
  • 3篇赵宝红
  • 3篇魏克伦
  • 3篇尚丽娟
  • 3篇张锦

传媒

  • 10篇辽宁工学院学...
  • 6篇沈阳工业大学...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3篇中医药学刊
  • 3篇应用光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继电器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18篇2003
  • 27篇2002
  • 32篇2001
  • 16篇2000
  • 12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超微结构及其功能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脑梗死急性期 2 2例患者 (13例做电镜 ) ,对照组 2 0例 (8例做电镜 )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 ,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 GMP- 140、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 GMP- 140的浓度。结果 发病后 3d内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表现为伪足增多 ,血小板膜多处破裂 ,聚集融合成片 ;α颗粒明显减少 ;线粒体也显著减少、残留者肿胀、空泡化。脑梗死组血小板 GMP- 140、血浆 GMP- 140浓度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 (P<0 .0 0 1) ,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增强 ,伴有血小板膜破裂 ,α颗粒明显减少 ,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 ,血小板聚集可能是导致脑血管机械堵塞的主要原因。
聂志余郑悦张仲慧吕广艳何晓林濮良忠李连宏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超微结构GMP-140
伏隔核毁损对大鼠吗啡成瘾与戒断的影响及行为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目的:探讨毁损伏隔核对调控成瘾行为与戒断症状的有效作用及其对脑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戒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立体定位仪,电极毁损大鼠伏隔核,观察大鼠吗啡成瘾行为,戒断症状评分,并进行场地探索实验、Mo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毁损伏隔核组大鼠在全身吗啡给药成瘾过程中,基本不表现单纯吗啡成瘾组在此过程中的阳性反应,如兴奋、欣快、嗑笼、活动增多等。对吗啡耐受性较对照组差,单纯吗啡成瘾组与毁损组戒断总分分别为11.500±0.917和4.167±0.601,毁损组明显低于单纯吗啡成瘾组(P<0.01)。场地探索实验毁损组大鼠在行为灵活性和转换性上存在缺陷,探索主动性下降,动作和行为策略表现惰性。水迷宫实验毁损组在初期空间记忆的建立上存在缺陷。结论:伏隔核能调节吗啡的犒赏效应,破坏伏隔核戒断症状减轻。
魏孝琴
关键词:吗啡成瘾戒断症状水迷宫伏隔核毁损
以内痈论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被引量:4
2010年
高冬梅宫丽鸿高峰刘丹杜玉杰丁亚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细胞外基质合成内痈易损斑块
增广节点电压方程及其灵敏度计算被引量:4
2001年
给出了只适合于广义 Tellegen定理应用的且由基本方程衍生的增广节点电压方程。成功地将广义Tellegen定理的灵敏度计算一般方法具体地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 ,针对增广节点电压方程可以直接求取节点电压对激励参数和网络参数的灵敏度 ,因而提出的方法与传统法相比具有简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鲁宝春王成山天津大学
关键词:广义TELLEGEN定理节点电压方程电力系统灵敏度计算方法
乳突根治术后的外耳道后壁及传音机构重建术
2000年
目的 :为使乳突根治术后耳向外耳道开放的乳突腔重新中耳化和一期行听力重建。方法 :用同种异体肋软骨为外耳道后壁重建材料、乳突充填材料、听骨链重建材料 ,对 71例乳突根治术后耳 (流脓 53耳 ,干耳 18耳 )作了中耳重建术。结果 :71耳术后经 6个月~ 5年随访 ,6 6耳重建中耳腔接近正常生理结构 ,听力提高 15dB以上或达应用水平 55耳 ,占 77 5% (55/71) ;听力提高未达 15dB11耳 ,占 15 5% (11/71) ;因不同原因失败 5耳占 7 0 % (5/71)。结论 :用同种异体肋软骨行乳突根治术后的中耳重建术 ,是解决乳突腔重新中耳化 ,听力重建 ,防止术腔感染的较理想术式。
吕宏光刘伟
关键词:乳突根治术
煤矸石制备混凝剂的原理、条件及效益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介绍用煤矸石制备聚合氯化铝、聚硅酸铝、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的原理及工艺 。
李亚峰苏永彬
关键词:煤矸石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硅酸铝
ZA27合金的铸态组织及晶界共晶体被引量:4
1994年
研究分析了ZA27合金(锌-铝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分布特点.电子探针分析表明ZA27合金的初生α相和β相晶内偏析十分严重;在电镜下观察可见α相和β相已转变成层片相间的(α+η)共析体.并从差热分析、微区分析等四个方面着重讨论了ZA27合金的晶界不平衡组织是共晶体(由α,β,η相组成),而不是共析体.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晶界不平衡共晶体,并使成分均匀化,从而使ZA27合金的塑性得到明显提高.
王青澄
关键词:锌基合金铸态组织晶界共晶体
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转移矩阵法研究柱面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 ,发现在小半径内表面上的反射为全反射 ,当半径较大时 ,它只是部分反射。这种特性对于设计光源和小半径接收器有用。同时研究了柱面波的柱面多层减反射涂层 ,发现这些涂层不能应用通常的四分之一膜层设计 ,在此基础上叙述了新的设计原理。
石玉珠彭奎沈群刘宏俊
关键词:柱面波全反射
Einstein流形及其全脐超曲面
1994年
本文研究Einstein流形及其全脐超曲面,得到具正截曲率Einstein流形的一个特征及其超曲面成为全脐的条件。
郑永凡
关键词:全脐超曲面微分几何爱因斯坦流形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磁共振质子波谱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的变化。方法对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例正常人分别进行MRI常规扫描和1HMRS检查,1HMRS采用定点分辨率波谱序列(TR2000毫秒,TE135毫秒),所测定的代谢产物包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乳酸(Lac)、谷氨酸及谷氨酰胺(Glu-Gln)。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背外侧回中NAA/Cr值和NAA/Ch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前额叶背外侧回(1.83±0.15/2.42±0.13,t=3.202,P<0.01,2.37±0.16/2.06±0.24,t=2.453,P<0.05);患者组海马区中NAA/Cr值(1.65±0.19)和NAA/Cho值(1.12±0.21)显著低于对照组海马中的NAA/Cr值(1.83±0.27,t=2.532,P<0.05)和NAA/Cho值(1.34±0.12,t=2.641,P<0.05);且NAA/Cr的水平与简明精神障碍评定量表阴性症状总分呈负相关(r=-0.416,P<0.05);而丘脑、颞叶颞横回、枕叶脑区的NAA/Cr和NAA/Ch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HMRS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神经元功能的异常,其前额叶背外侧回和海马两处脑区功能低下。
彭淼郭启勇韩继阳范国光金魁和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病例对照研究精神分裂症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