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0411961300)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朱雯华林洁罗苏珊赵重波卢家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肌病
  • 1篇蛋白
  • 1篇脂质沉积性肌...
  • 1篇脂质贮积病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皮质激素
  • 1篇脱氢酶
  • 1篇脱氢酶基因
  • 1篇临床和病理特...
  • 1篇酶基因
  • 1篇类固醇
  • 1篇类固醇肌病
  • 1篇黄素蛋白
  • 1篇基因
  • 1篇肌疾病
  • 1篇肌纤维
  • 1篇肌纤维萎缩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奚剑英
  • 2篇卢家红
  • 2篇赵重波
  • 2篇罗苏珊
  • 2篇林洁
  • 2篇朱雯华
  • 1篇汪寅
  • 1篇乔凯
  • 1篇陆郡
  • 1篇周磊
  • 1篇黄俊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类固醇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附10例报道)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类固醇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7至2011年收治的10例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史,并经肌肉活检病理证实的类固醇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10例类固醇肌病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14~79(51.1±18.5)岁。使用激素后至起病时间为7 d至14个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四肢近端无力,股四头肌均呈不同程度萎缩,7例以双下肢近端受累为主,3例同时有上臂肌群萎缩;血清肌酸激酶(CK)和CK-mb均正常,9例乳酸脱氢酶(LDH)值高于正常上限;肌电图示轻度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均可见肌纤维大小不一;酶学染色提示:Ⅱ型纤维选择性萎缩。结论:类固醇肌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数周至数月后发生,肌无力和肌萎缩以下肢近端为主,血清CK基本正常,LDH轻度增高,肌肉病理示选择性Ⅱ型纤维萎缩为其病理特点。
周磊赵重波朱雯华奚剑英陆郡罗苏珊林洁卢家红
关键词:类固醇肌病糖皮质激素
脂质沉积性肌病35例的临床特点及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特点及电子传递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所致的多种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在该病中所占比例。方法收集35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L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ETFDH基因的全部13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同时对来自50名健康对照的100条染色体进行检测,以验证发现的ETFDH新突变。结果35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包括10例存在咀嚼吞咽无力,28例存在抬头无力。在随访的32例患者中,29例患者经维生素B2及辅酶Q10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30例(86%)存在不同形式的ETFDH基因突变:8例为纯合突变,20例为复合杂合突变,2例患者仅存在1个杂合突变。本组患者共发现14个新突变:9个错义突变(c.3G〉C、c.152G〉A、c.191G〉A、c.349G〉C、c.433G〉C、c.949C〉A、c.1454C〉G、c.1744A〉T和c.1763A〉G),1个无义突变(c.172G〉T),2个缺失突变(c.1282_1283del和c.1773_1774del)和2个剪切位点突变(c.405+1G〉T和c.1691-3C〉G)。所有患者中,9例存在c.250G〉A突变,6例存在c.770A〉G突变。结论LSM可表现近端肌受累为主的肢体无力。基因分析发现本组LSM患者以ETFDH突变引起的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为主。c.250G〉A和c.770A〉G是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
奚剑英卢家红赵重波林洁罗苏珊朱雯华乔凯黄俊汪寅
关键词:脂质贮积病肌疾病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