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12ZX10002-005)

作品数:3 被引量:108H指数:2
相关作者:鲁凤民王杰陈香梅侯金林张文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解放军第302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毒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BV
  • 1篇乙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治愈
  • 1篇停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系
  • 1篇临床治愈
  • 1篇敏感性
  • 1篇发病
  • 1篇发病人数
  • 1篇肝癌
  • 1篇肝癌细胞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3篇鲁凤民
  • 2篇王杰
  • 1篇赵景民
  • 1篇任红
  • 1篇庄辉
  • 1篇王云检
  • 1篇崔宏
  • 1篇江建宁
  • 1篇夏宁邵
  • 1篇张玲
  • 1篇张文宏
  • 1篇侯金林
  • 1篇黄长山
  • 1篇李蒙
  • 1篇陈香梅
  • 1篇张瑞阳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肝脏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RNA病毒样颗粒的发现及其对抗病毒治疗临床实践的潜在影响被引量:70
2017年
在感染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引起停药后病毒学反弹的主要因素。cccDNA的半衰期仅为33~50d,故新合成的部分双链、松弛环状DNA(rcDNA)进入细胞核转换为cccDNA是维持cccDNA池的关键。虽然不直接靶向cccDNA,但通过阻断rcDNA的合成,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NAs)存在使cccDNA池耗竭的可能性。确实,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达到HBeAg血清转换,HBVDNA消失后,再巩固治疗半年以上,20%~30%的患者可以安全停药。我国~些课题组最近已经证实血清中的HBVRNA来自感染肝细胞内cccDNA的活性转录,特别是在接受NAs治疗的慢乙肝患者,DNA合成被阻断后,其血清中的HBVRNA能反映肝细胞内cccDNA的状态。故此建议应将传统的基于病毒DNA检测的病毒学应答重新定义为血清HBVDNA和RNA的共同持续消失(低于检测下限),并以此作为安全停药的病毒学指标。血清HBVRNA是反映肝细胞内cccDNA活性的理想指标,因而,对接受长期NAs治疗后HBsAg水平〈1500Iu/ml的慢乙肝患者,应依据血清HBVRNA的检测结果,换用或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如果血清HBVRNA阳性,则加用peg-IFN治疗;如果血清HBVRNA消失,应停止NAs治疗,并转为peg—IFN治疗。有理由相信,以血清HBVRNA指导的治疗策略,会进一步优化慢乙肝的功能性治愈(血清HBsAg消失甚至出现抗一HBs转换)路线图。
鲁凤民王杰陈香梅江建宁张文宏赵景民任红侯金林夏宁邵
关键词:乙型血清HBVCCCDNA临床治愈
不同肝癌细胞系对IFN-γ治疗的敏感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肝癌细胞对干扰素(IFN-γ)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定量RT-PCR检测9种肝癌细胞系的IFN-γ受体表达,并通过比较IFN-γ处理前后HepG2、SNU182、SNU449和PLC4种细胞的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判定不同HCC细胞系对IFN-γ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HepG2、SNU449细胞IFN-γ受体IFNGR1表达低于正常肝组织(<0.5),Huh-7的IFNGR1和IFNGR2的表达均低于正常肝组织(<0.5)。IFN-γ能够诱导HepG2、SNU182和SNU449细胞凋亡,并能阻滞HepG2细胞的G1期向S期的细胞周期转换,SNU182细胞的G2/M期转换,但对PLC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IFN-γ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不同的肝癌细胞对IFN-γ敏感性存在差异,提示临床应用IFN-γ进行肝癌治疗时应考虑个体化差异。
张玲崔宏张瑞阳黄长山王云检李蒙鲁凤民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敏感性
我国2002—2011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被引量:36
2013年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39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等属于乙类传染病。我国1959年建立了全国传染病报告系统,2003年后期开始建设以网络为基础的实时网络直报系统。这项工作使我们能对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进而了解和分析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本文依据我国近10年(2002—2011年)公布的病毒性肝炎年发病和死亡人数,对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王杰鲁凤民庄辉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发病人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