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2117)

作品数:13 被引量:103H指数:7
相关作者:龙源娄建武晏俊伟周春华周翔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上海市消防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矿业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爆破
  • 5篇爆破地震
  • 4篇维数
  • 4篇减震
  • 4篇盒维数
  • 4篇分形
  • 4篇爆破地震波
  • 3篇奇异性分析
  • 3篇减震效果
  • 3篇爆破振动
  • 3篇爆破振动信号
  • 2篇信号
  • 2篇特征提取
  • 2篇频谱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包
  • 1篇多分辨
  • 1篇多分辨分析
  • 1篇信号特征
  • 1篇信号研究

机构

  • 13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上海市消防局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龙源
  • 7篇娄建武
  • 7篇晏俊伟
  • 5篇周春华
  • 3篇蔡立艮
  • 3篇徐全军
  • 3篇周翔
  • 2篇肖燕妮
  • 2篇方向
  • 1篇卢云
  • 1篇万文乾
  • 1篇唐献述
  • 1篇田保中
  • 1篇纪冲
  • 1篇张冀峰
  • 1篇裴平
  • 1篇高振儒
  • 1篇贺五一

传媒

  • 3篇爆破器材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矿冶工程
  • 2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爆破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爆破地震信号分形维数计算的矩形盒模型被引量:14
2005年
根据爆破地震波曲线的双向尺度效应,建立了具有时间尺度和振幅尺度特性的矩形盒维数计算模型;分 析了矩形盒的时间尺度δ1和振幅尺度δ2的有效取值。提出了基于爆破地震波最高振动峰值所处的波峰或波谷与基线 交点之间的时间作为分析信号的半周期,并以此确定无标度区内k的最高取值,矩形盒的横向尺度限制为:kδ1<[T2], 同时这种矩形盒的纵向尺度kδ2应小于最高峰值。采用矩形盒计算了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的分形盒维数,分析表明爆 破地震波具有分形特征,并且在同一场地下的爆破地震波分形盒维数值比较稳定。
娄建武龙源徐全军周翔
关键词:盒维数振幅标度分形维数周期
毫秒延时爆破段延时间隔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文章对在微风化的花岗岩石场地采集的毫秒延时爆破地震信号进行了分析,其爆破地震波各段间的振动波形在近距离时,波形分开,而在中远距离处,各段装药激励的爆破地震子波开始叠加。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该试验场地的毫秒延时爆破段延时间隔可以选择在25~50ms间。采用多分辨分析技术对试验中的多段微差爆破地震信号进行了4个尺度的分解,各尺度下的细节分量比较分析表明,毫秒延时爆破的多段延时特征在尺度j=2,3的细节分量中得到了清晰的表示,尤其是在j=2的尺度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娄建武龙源卢云
关键词:爆破力学多分辨分析爆破地震
预裂缝减震作用下爆破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在微风化花岗岩石场地深孔爆破地震波通过一条长26 m,深7 m的预裂缝振动传播规律.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预裂缝的减震效果与测点与预裂缝的减震效果有关.通过对试验中5个测点处不同测点间的振动强度与比例距离的数据回归分析,预裂缝的减震效果具有一个有效作用范围,在比例距离范围为0.031~0.051kg1/3/m时,减震效果为15%~30%.试验中预裂缝对爆破地震波的透射率为19%~31%.频谱分析表明,预裂缝对爆破地震波的振动频率具有选择吸收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滤波器.经预裂缝作用下的爆破地震波在近测点处具有2个明显主振频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地震波的两主振频带信号开始混叠,频带逐渐接近并表现为一个主振动频带.
娄建武龙源
关键词:爆破地震波频谱分析减震预裂缝
基于分形盒维数的爆破震动信号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根据爆破震动信号曲线的双尺度性特征,建立了分形盒维数模型。采用具有横向时间尺度1δ和纵向振幅尺度2δ的矩形网格覆盖波形曲线,在爆破震动信号有效记录部分内确定其主振动周期T,并以此确定爆破震动信号无标度区内k的取值范围。采用该模型计算出岩石场地进行深孔爆破试验时所采集震动信号的分形盒维数D。分析表明,分形盒维数D能反映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大小;药量和距离对盒维数拟合直线方程参数b的影响明显,且两者关系与场地衰减指数α对地震波峰值强度的作用相近;获得了参数b与爆破地震波振动峰值A的关系式。分析证明了所建立分形盒维数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并以实例论证了爆破震动信号具有分形特征。
晏俊伟龙源唐献述纪冲
关键词:分形盒维数主振频率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波特征提取及预报被引量:13
2004年
在微风化花岗岩石场地进行了孔径为76mm、孔深为5m的单孔和单段多孔爆破实验研究,获得了该类场地爆破地震波加速度衰减规律,加速度衰减系数为k=3698,α=2.046,并研究了该场地基频特征。运用了小波包技术对爆破地震波测试信号特征量提取,分析了试验所测爆破地震波不同频带下小波包系数的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不同频带小波包系数的爆破地震波预报模型,该模型在爆破地震波波形、峰值及频率预报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娄建武龙源徐全军周翔
关键词:爆破地震效应小波包特征提取
基于WTMM的爆破振动信号奇异性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为更细致的研究爆破振动信号中携带的能反映场地特征和爆破特征的重要信息,首先进行了完整场地、减震沟和预裂缝条件下的爆破振动试验,在获得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WTMM)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如下结论。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线能够延伸至最小细节尺度处,模极大值的变化反映了此尺度时信号能量的变化趋势;由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曲线图可以看出,该爆破试验场地上的爆破振动信号在lba(a为小波变换尺度)为4.5~6.0的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李氏指数,并且该指数能够很好地刻画爆破地震波携带的场地特征等奇异性信息;L ips-ch itz指数曲线图较为直观地反映了爆破场地的差异,同时得到了三种条件下的李氏指数分别为-3.69^-1.88、-3.54^-1.71、-4.14^-1.58,验证了减震沟比预裂缝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周春华龙源晏俊伟蔡立艮
关键词:爆破振动信号减震效果
爆破振动破坏效应鉴定方法的研究
2006年
文章结合一起由爆破振动破坏而引发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对爆破振动破坏效应的鉴定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和研究。爆破振动研究实验采用硐室内集团装药,监测距离为400 m,装药量从5 kg开始系列递增。通过实验并归纳实验结果,得出了公式Vm=46(Q1/3/R)1.6,并通过实践验证,认为该公式作为花岗岩、石灰岩等介质条件下小药量爆破振动破坏效应鉴定依据是合理的。
张冀峰龙源田保中晏俊伟
基于多重分形的爆破振动信号奇异性分析
2006年
为解决简单分形在爆破振动信号处理中的不足,提出了将多重分形用于分析爆破振动信号的思想。通过对某振动信号的处理得到爆破振动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具有多重分形的典型特征,属于多重分形的范畴。该信号的多重分形的分段函数说明爆破振动信号具有标度不变性;尺度指数τ(q)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信号的奇异性;多重分形谱的形状呈现略向左的钩状分布,得到最大概率子集数目大于最小概率子集数目。因此多重分形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爆破振动信号的奇异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周春华龙源蔡立艮晏俊伟裴平肖燕妮
关键词:爆破振动信号分形多重分形谱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爆破地震波时频特征提取及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为了研究爆破地震波振动分量的传播规律,在微风化花岗岩石场地进行了孔径为76mm,孔深为5mm的单孔和单段多孔爆破试验,获得该场地爆破地震波加速度衰减规律,加速度衰减系数为k=3 698,α=2.046,并研究出该场地基频范围为48Hz^74Hz。采用小波包技术对爆破地震波测试信号进行时频特征量提取,分析试验所测得爆破地震波不同频带下小波包系数的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场地介质对爆破振动分量的动态响应衰减作用,分析形成爆破地震波多频带特征的机理。
晏俊伟龙源方向周春华贺五一
关键词:爆破地震波小波包变换特征提取时频分析
李氏指数在爆破振动信号奇异性分析中的应用
2006年
为更深入地研究爆破振动信号中携带的地质特征等奇异性信息,进行了完整场地、减震沟和预裂缝条件下的爆破振动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表明:该爆破试验场地上的爆破振动信号在lb a为4.5~6.0的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李氏指数,并且该指数能够很好地刻画爆破地震波携带的场地特征等奇异性信息。L ipsch itz指数曲线图较为直观地反映了爆破场地的差异,同时得到了3种条件下的李氏指数分别为-3.69^-1.88-、3.54^-1.71-、4.14^-1.58,验证了减震沟比预裂缝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周春华龙源晏俊伟蔡立艮肖燕妮
关键词:爆破振动信号奇异性减震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