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10)

作品数:19 被引量:242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百平朱运海孙然好许娟肖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信息系统
  • 5篇垂直带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垂直带谱
  • 3篇植被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安全
  • 3篇GIS
  • 2篇地学分析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种
  • 2篇梯度分析
  • 2篇区域生态
  • 2篇区域生态安全
  • 2篇物种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地学信息
  • 1篇地学信息图谱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张百平
  • 8篇孙然好
  • 8篇朱运海
  • 6篇许娟
  • 4篇肖飞
  • 3篇莫申国
  • 3篇谭靖
  • 2篇曹银璇
  • 2篇张运生
  • 2篇武红智
  • 2篇姚永慧
  • 1篇杨为民
  • 1篇杨阿强
  • 1篇陆大道
  • 1篇万利
  • 1篇韩芳
  • 1篇潘保田
  • 1篇王义祥

传媒

  • 5篇山地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山东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生态特区构想及其科学基础被引量:13
2006年
本文首次提出了“国家生态特区”的概念及其科学基础。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生态安全。但生态问题与贫困、区域发展道路和方向紧密联系,涉及因素多、复杂程度高,简单的工程性应对存在明显缺陷。我国西部存在战略重要、生态脆弱、贫困集聚的“三位一体”地区。应给予其特殊政策,包括持续的生态补偿,变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部门治理为综合规划,改变区域发展方向和衡量指标,实施生态战略及跨越式发展战略,走特区发展模式。在这类地区建立国家生态特区符合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扶贫攻坚战略,具有比较完备的政策基础。建立国家生态特区可以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我国生态建设的示范基地及地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地破解我国生态战略区的经济与生态困局,解决生态移民难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消除国家生态安全隐患,奠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金沙江下游地区近8万km2,约1000万人口,共30个县, 其中22个为国家贫困县;计划修建的四大电站装机3800万瓩,超过两个三峡电站;在生态安全、能源、扶贫方面都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可以考虑作为第一个国家生态特区。建议重新定位它的发展模式,给予相应的国家政策,使其发展既符合地区发展目标又符合国家战略目标。
张百平陆大道马小丁程选马鹏孙然好
关键词:生态安全
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方法探讨被引量:18
2008年
在地学信息图谱思想和数字带谱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垂直带谱数字识别的概念和方法。通过AML语言组合ArcG IS功能模块,实现了昆仑山北侧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通过评价认为其成果能够适用于山系尺度的带谱研究;探讨了M atlab软件编程实现山体360°带谱数字识别的算法;进一步分析了垂直带研究中带谱界限自动识别的前景和挑战。在对两种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山体单侧、山体360°两种垂直带谱模式的构建技术。研究表明,带谱数字识别技术能够为山地垂直带谱的构建提供可行的支持,促进地学信息图谱的进一步发展。
孙然好张百平肖飞许娟朱运海
关键词:垂直带谱地学信息图谱地理信息系统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被引量:9
2008年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谭靖张百平孙然好杨阿强朱运海
关键词:欧亚大陆空间数据库GIS
山地垂直带谱数字识别的技术实现和图谱构建被引量:9
2008年
山地垂直带谱是地学信息图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谱数字识别"就是利用现代数字方法和数据,对客观存在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进行提取,获取比较完备的山地垂直带连续图谱模式。这是从传统山地垂直带研究走向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重要步骤,有助于使我们对山地垂直谱的认识上升到地学信息图谱的高度。本文探索MATLAB语言快速、准确地实现各种识别算法,结合VB.NET构建的用户操作界面,实现带谱的信息提取、分类集成和多样化表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数字识别分为3种不同的模式:山系单侧、山体单峰和山体多峰;依据各自不同的识别算法,可以得到山地连续的带谱模式。本文全面介绍了数字带谱、带谱数字识别的含义,以及数字识别模型的原理、算法和原型系统等实现过程。
孙然好张百平
关键词:垂直自然带NETMATLAB
数字山地垂直带谱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垂直分带是山地环境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成功地构了山地垂直带数据模型,可以将我国及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进行数字集成;归纳出我国31个水平地带、32个垂直地带,奠定了中国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地理学基础。研制了中国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并进行了升级;提出了山地垂直带分布的二次曲线模式,需要今后用更多的数据进一步验证;未来几年的工作包括提高山地垂直带的识别精度,并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工作扩展到欧亚大陆甚至全世界。
张百平
关键词:垂直带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检测方法与应用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日新月异,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变化信息已经成为LUCC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以SPOT(Pan波段)影像和TM影像为例,对LUCC自动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光谱特征变异法、假彩色合成法、主成分分析法、图像代数法和波段替代法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实践证明,在科学的图像处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上述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自动检测出LUCC信息,具有传统的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朱运海张百平曹银璇张运生
关键词:遥感图像处理
基于DEM的秦岭温度场模拟被引量:26
2007年
考虑到秦岭地形对温度场的影响因素,以主分水岭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在普通插值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DEM的辅助插值方法,同时考虑秦岭南北坡坡向的差异,对秦岭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采用气象观测站点数据和格网精度为100 m的DEM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模拟了秦岭的温度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实验表明,基于DEM的秦岭温度场模拟,结果较精确地反映秦岭山地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同时验证了秦岭对南北气温具有明显的分异作用和气候效应。
莫申国张百平
关键词:温度场
中国山地垂直带的数字集成与基本规律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首次归纳出我国63类垂直带(包括31类基带);在ArcGIS 8.3平台上,以山地垂直带谱“数字引擎”为内核,成功研制了“中国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1.0)”,将我国约239个山地垂直带谱进行了数字集成,使我们对我国垂直带谱数据的掌握从残缺上升为相对完备。该研究工作不仅为我国山地垂直带谱规律的数字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手段,也为世界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还利用该系统,对重要垂直带界线如雪线、林线、高山草甸进行了空间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除高山草甸经向变化缺乏明显规律外,其他垂直带界线的经、纬向变化的二次曲线(抛物线)模式比其他模式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因而,抛物线模式应是我国山地垂直带宏观尺度上的基本空间模式。今后垂直带谱研究应在界线精度、带谱结构的地理学/生态学解释等方面继续深入。
张百平许娟武红智肖飞朱运海
关键词:地学分析
祁连山北麓地貌信息熵与山体演化阶段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地貌演化的阶段和趋势,是地貌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ArcView的支持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祁连山北麓的河网和流域。利用Strahler积分计算了各个流域的地貌信息熵,按照主夷平面的高度将祁连山北麓的各个流域分为不同的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貌信息熵值。结果显示,祁连山地区正在进入戴维斯侵蚀旋回的幼年期阶段。
孙然好张百平潘保田王义祥
关键词:地貌演化侵蚀旋回
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与气候因子的空间关系被引量:26
2009年
集成了青藏高原气候区149个山地植被垂直带数据,利用国家基本气象台站自建站以来到2001年的地面观测日气象数据,计算了地面的温暖(WI)、寒冷(CI)、湿润(MI)、吉良龙夫(Kira)干湿指数、干燥度(Idm)等水热指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模拟了青藏高原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形势,探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规律与制约因子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高原的东北部、西北边缘,以荒漠、荒漠草原、山地森林、山地草原、灌丛、草甸为组合的半干旱、干旱结构向高原腹地以高寒草原、高山草甸、荒漠带组合的高寒干旱带谱结构的变化;东南、南部边缘,以温暖湿润为特征的以森林带为优势带谱组合结构逐渐向寒冷的高原中心变化;高原的地势效应,致使的水热形势呈现从中央向边缘变化的趋势是致使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谱分布的重要原因。
许娟张百平谭靖孙然好姚永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垂直带谱气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