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16)

作品数:18 被引量:132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威闫玲穆克华李川川牛云博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气候
  • 5篇冰川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末次冰期
  • 4篇冰期
  • 3篇粒度
  • 2篇地貌
  • 2篇全新世
  • 2篇晚更新世
  • 2篇环境意义
  • 2篇黄土
  • 2篇火山
  • 2篇更新世
  • 2篇分维
  • 2篇分维值
  • 2篇冰川作用
  • 2篇冰缘
  • 2篇冰缘地貌
  • 1篇地层
  • 1篇第四纪

机构

  • 13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国际问题...

作者

  • 12篇张威
  • 8篇闫玲
  • 6篇穆克华
  • 6篇牛云博
  • 6篇李川川
  • 5篇崔之久
  • 3篇李云艳
  • 2篇杨建强
  • 2篇李丽
  • 1篇李永化
  • 1篇杨蝉玉
  • 1篇冯金良
  • 1篇郭善莉
  • 1篇丁蒙
  • 1篇张戈
  • 1篇徐聪
  • 1篇张雪
  • 1篇穆克化

传媒

  • 2篇Scienc...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Global...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和古雪线高度被引量:21
2008年
根据冰川地貌和地形特征、岩性、冰川沉积物的风化程度以及OSL测年结果,认为长白山地区发育两期冰川作用,即末次冰盛期和晚冰期,测年结果分别为20.0±2.1ka和11.3±1.2ka。根据平衡线(ELA)处6~8月多年平均气温(T)和年降水量(P)的关系,计算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3380±100m。通过积累区面积比率AAR(accumulation-arearatio)、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TSAM(the terminal to summit altitudinal),冰川末端至分水岭平均高度Hofer(the terminal to average elevation of the catchment area)、末端至冰斗后壁比率THAR(toe-to headwall altitude ratios)、冰斗底部高程CF(cirque-floor altitudes method)、侧碛堤最大高度法MELM(maximum elevation of lateral moraines)等方法计算该区末次冰盛期雪线高度为2250~2383m,平均值2320±20m。考虑到末次冰盛期后地壳上升20m,当时雪线的实际高度为2300±20m,冰盛期的雪线降低值为1080±100m。晚冰期北坡和西坡的雪线高度分别为2490m和2440m,平均值2465m,考虑新构造运动后的雪线实际高度2454m,降低值926±100m。长白山新构造运动(LGM上升约20m,晚冰期上升约11m)在末次冰盛期以来对冰川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张威闫玲崔之久穆克华李川川牛云博
山地冰川冰斗发育的控制因素与气候变化被引量:7
2008年
对比分析我国12个地区的冰斗发育特征,对冰斗的长宽比、岩性、冰斗朝向以及冰斗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冰斗在不同的气候条件、构造因素、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岩性条件控制下,即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显示了彼此之间的差异特点,冰斗研究的气候意义主要体现在冰斗的长宽比、冰斗发育方位、冰斗转向以及冰斗底部高程等与气候之间关系方面,研究显示:冰斗的长宽比介于0.6~1.47之间,在平面上具有近似等距性;良好的水热条件能促进冰斗积极成长,并使其长宽比偏小,而水热条件不利环境下的冰斗只能是消极适应,并使其长宽比偏大,冰斗方位在西北大陆性气候区受朝向的影响明显,是主导因素,而其它地区的主导因素中,既有朝向的影响,也有水汽来源方向的影响;点苍山、螺髻山、拱王山发生转向的寄生冰斗数量多,高密度转向的寄生冰斗群的出现可能是海洋性冰川区的又一大特点,冰斗发育的岩性条件在中国东部沉积岩占50%,火成岩占30%,变质岩占20%,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发育的冰斗规模普遍较大;冰斗的方向性不一,但N、NE、NW这3个方向所发育的冰斗比例占绝对优势,即76%,而其它方向所占的比例仅为24%,这与我国西部有现代冰川发育地区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在新构造运动活跃区,冰斗古雪线确定方面应考虑后期构造抬升影响。
张威闫玲崔之久
关键词:冰斗山地冰川气候变化
吉林长白山地晚更新世冰川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长白山(2749m)是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存在冰川作用典型山地之一,在天池周围海拔2000m以上保存着良好的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在火山锥体内侧与外侧构成“口内口外”模式的冰斗冰川.冰川的发育依托独特的火山地质与地貌大背景,保存完好的冰斗、槽谷、冰坎、磨光面以及冰碛垄等,显示研究区在末次冰期有过多次冰川作用.通过对冰碛物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结合冰川地层与火山地层的相互关系以及火山岩的K-Ar、高精度铀系不平衡测年(TIMS)、电子自旋共振(ESR)等年代结果,确定长白山地区发生两次冰进作用,即黑风口冰进,分布于火山锥体的西坡和北坡海拔2000~2100m处,冰进时段为距今20ka左右,属于末次冰盛期(LGM)的产物;气象站冰进,分布的海拔高度为2400~2600m处,冰川作用发生在11ka前后,属于晚冰期的产物,其发生可能受到全球性新仙女木降温事件的影响.末次冰盛期冰川发育的规模大于晚冰期.在相似的季风系统影响下(冬雨雪型),长白山末次冰期的冰川序列与东亚沿海其他冰川发育地区,如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具有一定的时空耦合性.
张威牛云博闫玲崔之久李川川穆克华
关键词:冰川作用末次冰期火山地层
Quaternary glacier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change and tectonic uplift in the Helan Mountain被引量:14
2012年
孤立拉长 Helan 山脉山岳的 NE-SW,分开从 Tenggeli 沙漠的 Ordos 高原的适度的草地,是在西方中国学习冰河发展的一个关键位置以及气候的联合条件随着变化构造高举。冰川的地形和存款包括冰斗,山峰,刀口山脉,侧面的冰碛,和终端冰碛在 Helan 山的中间的部分在 2800 m a.s.l 上面散布。这分布显示这曾经是 glaciated 在期间晚第四级。形态学特征证明形成事件的风景的一个清楚的序列发生在整个 Helan 山。实验室光学地刺激了光(OSL ) 和标明日期的加速器团 spectrometry 放射性碳(AMS 14C ) 结果显示冰川的进展的迟了的历史。在 Helan 山的中间的部分的迟了的更新世冰河进展了接近他们的位置至少四次,并且冰川的序列能作为最后一个冰川的周期的中间的阶段被分配(MIS3b, 43.2 ????????? ′ ? 錸? 錸?@
ZHANG WeiHE MingYueLI YongHuaCUI ZhiJiuWANG ZhiLinYU Yang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构造抬升末次冰期第四纪晚期鄂尔多斯高原
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与环境被引量:10
2009年
对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构造背景、冰进时序、发育规模等研究表明,台湾山地保存着3期冰川作用遗迹,冰川的最大前进规模发生在MIS3b阶段.其规模大于MIS2阶段:日本山地冰期系列齐全,包含了末次冰期的早(MIS4)、中(MIS3)、晚(MIS2)3个阶段的冰进.其规模是MIS4/3阶段大于MIS2阶段:而长白山存在2期冰川作用的遗迹,即末次冰盛期(MIS2)和晚冰期。在相似的冬雨(雪)型季风影响区,冰川发育的时序与规模也有一定不同.反映出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区域性差异,在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末次冰期的环流变化在各地也很不一致。最新推算的现代理论雪线自北(日本)向南(台湾)依次递增.范围是2750---4245m.除日本北部的高纬地区雪线降低值400m之外.末次冰盛期(LGM)的雪线降低值在800~1300m之间.平均值1000m左右。东亚沿海山地冰川发育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更新世山体的快速抬升为冰川发育的内因.如台湾山地在末次冰期的MIS3b阶段.山体的抬升量约为250ml.对山体的高度和雪线变化有很大影响。
张威闫玲崔之久杨建强
关键词:末次冰期
长白山白河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与河流沉积被引量:1
2008年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内容,尤其是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损失,是山区发生灾害地貌的主导外因。对长白山松江水文站阶地剖面的粒度参数和孢粉进行分析,结合AMS14C测年数据并与历史记录相校验,重建该区的气候环境演化特点与河流沉积物的相变过程。结果显示,研究区自千年来经历了3次明显的气候波动,即800—686 a B.P.气候凉湿;686—428 a B.P.气候暖干;428 a B.P.—至今气候以凉湿为主,但有明显向温暖偏干方向发展的趋势,与近几年全球变暖相一致。剖面沉积结构显示,在几百年时间内发生三期河床波动,与气候的快速转变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加强上游河流的水土保持工作并注意对两岸采石与就地取沙的管理。
张威穆克华李川川闫玲牛云博
关键词:河流沉积孢粉分析气候变化
大连市七顶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4
2008年
运用筛析法和目本产光透式离心粒度分析仪(SA—CP3),结合热释光(TL)年代学,对大连市七顶山黄土粒度进行高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黄土粒度成分偏粗,粒级集中在4~6φ(26.39%~48.33%)的粗粉砂级,粘粒含量少(0.05%~2.44%);马兰黄土粒级集中在2—4φ和4~6φ,其中粗粉砂比细砂含量稍多;离石黄土集中在4~6φ的粗粉砂粒级范围内。采用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中更新世以来本区黄土与内陆风成黄土沉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本区黄土沉积是以近源为主、远源为辅的双物源沉积模式。
张威李云艳李丽
关键词:黄土粒度分析沉积环境
冰缘地貌与气候的拟合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冰缘地貌属于一种气候作用地貌,全球有60多种冰缘地貌类型。冰缘的研究对我们了解气候变迁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对冰缘地貌与气候的拟合关系方面缺少研究成果,这无疑阻碍了冰缘地貌应用于气候重建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进一步分析冰缘地貌类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冰缘地貌按照其与气候相关性程度大小划分成4个等级,建立了冰缘地貌与气候拟合关系的金字塔模型。
牛云博张威闫玲穆克化李川川
关键词:冰缘地貌气候
An Innovated Integrated Model Using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Optimized by Intelligent Algorithm for Rainfall Forecasting被引量:4
2019年
Rainfall forecas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nd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would lead to droughts and floods disasters.However,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non-stationary of rainfall data,it is difficult to forecast.In this paper,a novel hybrid model to forecast rainfall i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SSA) and dragonfly algorithm (DA) into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method.Firstly,SSA is used for extracting the trend components of the hydrological data.Then,SVR is utilized to deal with the volatility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precipitation series.Finally,the parameter of SVR is optimized by DA.The proposed SSA-DA-SVR method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for Songbai,Panshui,Lanma and Jiulongchi stations.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four compared models,DA-SVR,SSA-GWO-SVR,SSA-PSO-SVR and SSA-CS-SVR are establish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all five models,and its prediction has high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eide LiJuan Zhang
关键词:PRECIPITATIONSINGULARSPECTRUMVECTORINTELLIGENT
辽东半岛黄土粒度分维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8
2010年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幂指函数关系法,分别选取粒径r区间和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对辽东半岛黄土的粒度分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粒径r区间为无标度区(0.76~263.75μm),七顶山马兰黄土的粒度分维值介于2.2085~2.3184之间,平均值为2.2744,相关系数为0.8835;离石黄土粒度分维值介于2.2748~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467,相关系数为0.8920。全剖面粒度分维值在2.2085~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187,相关系数达0.88以上,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而以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马兰黄土分维值介于2.4220~2.5042之间,平均值为2.4761,相关系数为0.9889,分选系数为2.4067;离石黄土分维值介于2.4268~2.545之间,平均值2.4993,相关系数为0.983,分选系数为2.5097。全剖面分维值介于2.422~2.545之间,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研究得出:分维值的大小对黄土的形成环境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对同一种成因以及不同种成因的沉积物分维特征研究应注意无标度区的选择。本区马兰黄土比离石黄土的分维值低,反映马兰黄土沉积时东亚冬季风强盛,气候寒冷干燥,分选系数偏小,自组织程度低;离石黄土沉积时夏季风较冬季风强盛,气候温暖湿润,分选较差,分选系数稍大,自组织程度高,与传统粒度分析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一致。
张威郭善莉李永化李云艳
关键词:黄土粒度分维值环境变化辽东半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