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06)

作品数:51 被引量:712H指数:18
相关作者:张健胡庭兴张学权李贤伟冯茂松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巨桉
  • 15篇土壤
  • 12篇退耕
  • 10篇牛鞭草
  • 9篇人工林
  • 9篇扁穗牛鞭草
  • 8篇退耕还林
  • 7篇巨桉人工林
  • 6篇养分
  • 6篇植被
  • 6篇生物量
  • 6篇物量
  • 6篇牧草
  • 5篇遮荫
  • 5篇净光合
  • 5篇净光合速率
  • 5篇光合速率
  • 4篇林地
  • 4篇径流
  • 3篇地表径流

机构

  • 44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西昌学院
  • 2篇大竹县林业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全国畜牧兽医...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三台县农业局

作者

  • 27篇张健
  • 18篇胡庭兴
  • 12篇张学权
  • 8篇李贤伟
  • 6篇冯茂松
  • 4篇宫渊波
  • 4篇王晗光
  • 4篇叶充
  • 4篇杨万勤
  • 4篇杨婉身
  • 4篇谢贤健
  • 3篇陈文德
  • 3篇胡宗达
  • 3篇范冰
  • 3篇董慧霞
  • 3篇黄玉梅
  • 2篇冯健
  • 2篇钟宇
  • 2篇朱钟麟
  • 2篇王景燕

传媒

  • 7篇四川林业科技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草业与畜牧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1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桉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对5a生5种密度巨桉林木器官主要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林分的养分元素积累量、林分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养分元素含量各异,各器官中大量元素以K、Ca的含量最高,其次为N、Mg,最低的为P;单株木养分元素的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养分元素在单株木的积累量的规律不受密度的影响,依次为:Ca>K>N>Mg>P;5种密度林分养分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415 1789,463 8882,477 6992,488 7749,475 2666kg·hm-2;养分年净积累量分别为:83 0358,92 7776,95 5398,97 7550,95 053kg·hm-2·a-1;造林密度宜控制在1665株·hm-2~1860株·hm-2才有利于维持巨桉林分的地力和获得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谢贤健张健冯茂松
关键词:巨桉
我国水力侵蚀区的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对中国主要水力侵蚀区侵蚀特点的概述,强调侵蚀区的生态重建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我国水力侵蚀区生态重建要以国家相关生态工程为依托,以植被恢复为核心,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引导,并针对侵蚀区,构建一批生态经济型的复合治理模式。
刘朔李贤伟张健
关键词:水力侵蚀生态重建可持续发展
林+草退耕模式冠层适宜郁闭度的模拟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模拟林冠层郁闭情况,对不同遮荫条件下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净光舍速率和生长特征的研究表明:影响扁穗牛鞭苹光舍速率最关键因子是光照强度,在遮荫梯度16%~60%时,每增加1%遮荫度光舍速率的平均减幅最小,为0.16μmol CO2/(m^2·s);扁穗牛鞭草对光能利用能力较高的遮荫度范围是遮荫梯度48%~60%,其中遮荫度55%时最高,是0.038902μmol CO2/μmol光量子;每增加1%遮荫度对生物量降低率影响最小的遮荫梯度为48%~60%,影响率为0.17%,由此可初步认为生产中林(竹)+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中林(竹)冠层的郁闭度可以考虑在0.48~0.60。
张学权胡庭兴
关键词:遮荫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生物量
植物铝胁迫发生机制及其内在缓解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5年
本文总结了土壤中铝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学行为,分析了以针叶人工林为例的诱发植物铝胁迫效应的内外部机制,以及铝胁迫在不同生态水平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了环境铝胁迫下,植物体自身缓解环境铝威胁的不同途径。
张帆罗承德张健
关键词:铝胁迫抗性机理
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运用系统论原理,从本质上深刻分析了退耕还林系统及系统内各成分相互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提出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建立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余波李贤伟张健郭小军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苦竹+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复合模式植被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苦竹+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经过5年经营,植被组成和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种植初期的苦竹+牛鞭草复层种植模式,因模式本身和农户经营利用的意愿不同等原因而逐渐过渡到第5年时的纯牛鞭草地或纯苦竹林,同时植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产生了质的不同。纯苦竹林的经营林地因苦竹采伐留下一定面积分布和厚度的枯落物,这对退耕地保持水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退耕种植的要求,过渡后的纯牛鞭草地因周期性地出现地表裸露,水保效能偏低,需要整治和改进;同时苦竹+牛鞭草镶嵌种植的配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学权张旭东胡庭兴盛秀强
关键词:植被组成
模拟林(竹)草退耕模式下遮荫对三种牧草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影响的比较分析
在模拟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遮荫条件下比较分析了扁穗牛鞭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在不同遮荫梯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收获生物量。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不同遮荫状态下净光合速率占全光下的23.8% -72.6%,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光...
张学权胡庭兴张建
关键词:遮荫净光合速率生物量
文献传递
不同密度巨桉对林下几种牧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了川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上不同密度巨桉林下几种牧草的高生长、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牛鞭草的株高、产量都居于首位,是巨按+林草模式中的优选草种。在坡耕地退耕还林初期林木郁闭成林前,在幼林地内种植牛鞭草,应控制好林分的密度,而巨桉的造林密度控制在883~1111株·hm^-2最为适宜。
李艳罗承德胡庭兴崔晓亮
关键词:牧草
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被引量:61
2005年
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达到17.42×106CFU·g-1,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数量迅速减少;在0~60cm土层,同一类群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较大,其中好气性细菌0.31×106~14.39×106CFU·g-1,放线菌0.06×106~0.79×106CFU·g-1,真菌0.02×106~0.07×106CFU·g-1,厌氧细菌0.05×106~3.22×106CFU·g-1.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类群,占微生物总数的92.83%以上,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其微生物组成结构合理.与青冈次生林和农耕地相比,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数量远远高于青冈次生林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细菌生理类群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0.773和1.896.
冯健张健
关键词: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
短轮伐期巨桉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研究了5年生巨桉人工林在不同处理水平条件下,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及生产力;并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利用方程W=a(D2H)b,W=a+bD+cD2,W=a+bD,W=aDb建立巨桉人工林林分地上部分与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各器官生物量分配顺序:树干>树皮>树枝>树叶;巨桉由于是速生树种,对肥水要求很高,在巨桉栽培时,除了适当的气候条件及合理的林分密度外,应选择立地条件良好的立地,同时加强林分肥水管理;所建模型R2值均大于临界值R20.01及r0.01可以运用于巨桉单株木生物量的生产估计。
谢贤健张健赖挺冯茂松
关键词:巨桉生物量生产力施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