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028)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罗予东陈伟君肖振球刘锡锋曾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厦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网络
  • 3篇高校
  • 2篇用户
  • 2篇用户体验
  • 2篇人脸
  • 2篇人脸识别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计算机
  • 1篇地质记录
  • 1篇移动互联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智能监控
  • 1篇智能监控系统
  • 1篇人脸识别方法
  • 1篇山区高校
  • 1篇删改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重建
  • 1篇生物认证

机构

  • 14篇嘉应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11篇罗予东
  • 4篇肖振球
  • 4篇陈伟君
  • 3篇郭江鸿
  • 3篇曾文华
  • 3篇刘锡锋
  • 2篇李振坤
  • 1篇张晨
  • 1篇刘志宏
  • 1篇武坚强
  • 1篇陈旭东
  • 1篇曾丽莎
  • 1篇孔垂华
  • 1篇张功
  • 1篇刘宏威
  • 1篇张德勇

传媒

  • 2篇现代计算机
  • 2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控制工程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式移动互联的中小型企业网站设计被引量:4
2015年
移动互联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响应式网页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一些主流门户网站采用的响应式技术原理进行分析介绍,然后对已在使用的中小型信息管理网站进行升级改造,选择性地将响应式设计技术应用于"新起点补习班"网站,从而提升网站的用户体验。相对于传统的APP开发,响应式技术大大降低了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与原有MVC系统相结合,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人力成本。
罗予东陈伟君刘秀湛刘宏威
关键词:移动互联用户体验APP
高校实验室管理平台的移动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移动应用为高校信息化应用带来设计的全新思维模式,结合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对移动应用进行技术分析,选择响应式WebApp技术应用在"计算机实验室"网站上,采用流式布局策略实现移动端的页面展现,用户获得良好的掌上体验效果,为高校的其他信息系统的移动应用提供一种借鉴作用。
罗予东缪伟宁刘锡锋陈伟君
关键词:用户体验WEBAPP
一种带缓冲层的Web服务集群架构分层解决方案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能够应对大流量、高并发的Web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个Web服务集群架构分层解决方案。该集群架构分层解决方案按功能分层以细化架构,并且在不同功能层间引入实现缓存、负载均衡和队列机制的缓冲层解决性能瓶颈以进一步提高集群性能和可用性。该集群架构分层解决方案还提供一套基于C/S架构的数据同步更新策略用以解决集群节点服务器软件的统一配置问题。该集群架构分层解决方案具有负载均衡、高性能、高可用性的特点。
缪伟宁罗予东刘锡锋张功陈伟君
关键词:负载均衡高可用性WEB服务器
基于MAC/PHY的无线网络能量感知资源分配算法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无线网络服务能耗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主义的能量感知调度方案(OEARS)。首先,该方法将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能耗和其他自然因素同时考虑,采用一种称为MAC/PHY机会主义方法对系统吞吐量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唤醒-休眠模式和信道条件进行实现能耗最小化,并利用物理层信息提高系统容量,最大化能量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接近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OEARS的能耗低于现有的其他调度方案。
肖振球曾文华
关键词:无线网络机会主义能量感知资源分配
山区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山区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借鉴优秀IT职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改革,改变传统散放式的专业实习,采用市场需求驱动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结合IT职业培训机构的优势,由IT机构实施毕业前的定向专业实习培训,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就业的无缝衔接。
罗予东陈伟君张德勇张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基于Docker的高校Paa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高校目前存在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着眼于高校师生所需,利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丰富的闲置计算机资源和网络资源,提出并实现一个基于开源高级容器引擎Docker的用于支持高校计算机专业日常教学、实验和科研的PaaS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各种稳定的、轻量级的、高度可定制的Linux系统服务。
缪伟宁罗予东刘锡锋张文敏肖振球
关键词:平台即服务DOCKER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基于分块SIFT和GMM的人脸识别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当前人脸识别方法对采集环境要求严格,多是基于不变特征格,普适性不强.提出一种基于分块SIFT和GMM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人脸整体和各分块图像上分别提取SIFT特征,并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鲁棒性强和区分能力好的人脸特征;然后借鉴假设检验的思想,用通用的背景模型描述生物特征识别问题,并通过GMM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成对模型构建人脸的背景模型和个体模型,据此计算待识别样本与注册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求取分类指数,采用分层决策框架实现人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环境变化的识别鲁棒性强、识别性能好.
肖振球陈旭东曾文华
关键词:人脸识别高斯混合模型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生物认证
基于概率传输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汇聚方案
2013年
针对传统无线传感网数据汇聚中通信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传输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汇聚方案。由于簇内节点有限,汇聚误差难以避免,在可容忍汇聚误差下,簇内节点按概率进行数据发送,可有效减少簇内消息传输量,降低通信开销。同时,采取狄克逊准则对小样本中的粗大误差进行剔除提供高的簇内汇聚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可容忍误差下进行概率发送可有效降低簇内消息传输量,所提方案的簇内数据汇聚通信开销约为传统方案的27.5%;概率发送的汇聚误差与所有节点进行数据发送的汇聚误差基本在同一水平,都是传感器网络可接受的。
郭江鸿罗予东刘志宏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数据汇聚小样本粗差检测
可任意增删改而无损布局的套图试题WORD模版
2013年
采用水印套图与分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可任意增删改试卷内容而无损布局的试题模版。实现了将试题内容一次性导入并自动生成试卷。给出了模板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并总结了该模板的优点。
罗予东郭江鸿曾丽莎孔垂华
关键词:模版分栏
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网络监控系统微表情识别
2023年
为了提高网络监控系统微表情识别的效果,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提出新的智能监控系统微表情识别算法。将判别能力强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与鲁棒的直方图特征结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的空间特征,再将卷积特征表示为直方图,结合直方图和卷积神经网络两者的优势设计新的人体追踪算法;设计跨模态监督的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将可见光视频数据送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近红外光视频对训练程序进行监督。基于公开的多模态微表情识别数据集完成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微表情识别的性能。
罗予东李振坤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智能监控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