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00300)

作品数:25 被引量:215H指数:8
相关作者:宋新山严登华张涛丁怡卢守波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人工湿地
  • 9篇潜流
  • 9篇潜流人工湿地
  • 6篇大豆
  • 5篇脱氮
  • 4篇生理生化
  • 4篇苗期
  • 3篇豆苗
  • 3篇生理生化指标
  • 3篇水力效率
  • 3篇水平潜流
  • 3篇水平潜流人工...
  • 3篇碳源
  • 3篇胁迫
  • 3篇干旱
  • 2篇电场
  • 2篇幼苗
  • 2篇生理生化响应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湿地脱氮

机构

  • 23篇东华大学
  • 14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23篇宋新山
  • 13篇严登华
  • 9篇张涛
  • 5篇卢守波
  • 5篇丁怡
  • 3篇卢琼琼
  • 2篇王宇晖
  • 2篇楼靓珺
  • 2篇赵晓祥
  • 2篇陈燕
  • 2篇王道源
  • 1篇虞素飞
  • 1篇李沁
  • 1篇周斌
  • 1篇陆化杰
  • 1篇王苑

传媒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湿地科学
  • 1篇Agricu...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7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行方式对潜流人工湿地氧分布及脱氮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探究运行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连续运行和不同落干时间的间歇运行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对比分析各方式下湿地床体溶解氧的空间分布来揭示脱氮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间歇运行方式对湿地床体中上层有较明显复氧作用,落干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强复氧效果;间歇运行方式下湿地的硝化和反硝化能力均要强于连续运行方式,其中硝化反应强度随着湿地氧环境的改善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与硝化反应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间歇运行不同落干时间下反硝化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硝化反应强度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的限制因素。
周斌宋新山王宇晖王苑严登华
关键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溶解氧脱氮效果
不同回流位置对潜流人工湿地氮分布及去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脱氮实验比较了不同回流位置(进水口、前部、中部、后部)对潜流人工湿地的氮浓度空间分布状况和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回流与未回流处理相互之间的氨氮(NH4+-N)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回流位置越靠近进水口,湿地中总氮(TN)分布浓度越低。将湿地出水按1/3的回流比回流到湿地进水口,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获得了较好的TN去除率,达到60%以上,相比未回流处理的TN去除率提高了约20%。
张涛宋新山严登华卢守波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氮去除
土壤水和空气湿度组合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复水响应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索在干旱环境下提高空气湿度能否减弱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损伤,对受试材料进行初步研究。通过采用人工气候箱控制环境的温湿度,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土干气湿(DH)、土干气干(DL)、土湿气湿(WH)、土湿气干(WL)4个处理组,进行一段时间的干旱,随后复水作业至W水平。通过对不同处理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等的测定,研究不同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大豆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大体上都是WH>WL>DH>DL。随着干旱程度加剧,植物生命活性变弱,数值逐渐下降。气孔关闭是光合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土壤湿度是植物生长的显著限制因子,提高空气湿度能对植物的干旱损伤起到缓解作用。复水后处理组能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空气湿度高环境下复水后恢复较低湿的快,较之耐旱能力提高。
楼靓珺宋新山赵晓祥
关键词:空气相对湿度水分胁迫大豆苗期复水
多介质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动力过程模拟被引量:4
2011年
水动力过程是湿地净化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脉冲示踪试验,获得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曲线。针对其"多峰"现象,利用数学软件MATLAB7.0分别将对数正态分布、对流扩散模型以及考虑延迟的连续完全混合反应器模型对脉冲示踪试验数据进行叠加模拟,同时利用多流弥散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叠加模型和多流弥散模型均能较好的模拟示踪剂的迁移过程,其中对数正态分布叠加拟合模型效果最好,多流弥散模型的模拟结果则更反映了湿地分层结构的实际情况。
张涛宋新山卢守波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示踪试验
多点进水潜流湿地的水力效率及氮浓度空间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脉冲示踪实验比较了3种多点进水方式和一般推流式的水力效率,通过脱氮实验获得不同水力效率下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对水力效率和脱氮效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布水方式中,阶梯进水方式的有效体积比和水力效率均最高,此时潜流湿地系统内部水流停留时间分散程度较低,水流混合流动程度较弱,更接近于推流;不同布水方式下总氮在潜流湿地中的空间分布差异比铵态氮明显,阶梯进水方式有利于湿地后段的反硝化脱氮作用;水力效率与总氮去除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而与铵态氮的去除相关性不显著。
张涛宋新山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多点进水示踪实验水力效率
苗期大豆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以"豫豆19"(Glycine max)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盆栽控水法,研究了4种土壤水分和3种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对大豆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观测了处理5和10d后的生理变化,探讨了不同空气相对湿度下大豆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下降,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逐渐积累,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LRWC增加,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伤害。且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MDA含量下降,表明提高空气湿度能抵御膜脂过氧化,降低土壤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本研究结果说明,大豆对短时间的干旱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增加空气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水分对大豆苗的胁迫。
楼靓珺宋新山赵晓祥
关键词:土壤水分生理性状
非均质多孔介质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对比以不同粒径(4~9、8~12、11~17mm)非均质多孔介质(玻璃珠)作为基质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以有机玻璃板材模拟)的水力效率、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并参照其流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均以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水流流经不同粒径玻璃珠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会产生不同的流态。(2)玻璃珠粒径小(4~9mm)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染料在其中运动并最终能够迁移到出水口的有效空间最大,空间利用率最大,则有效体积比最大,染料流经区域面积最大;转角处染料呈圆角流过,死区范围小。(3)当玻璃珠粒径为4~9mm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具有最长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0.437 8h)和最小的水流散度(标准方差为0.052 5),使得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有效体积比最高(0.495 7),水力效率也最高(0.469 6)。随着粒径的增大,平均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水流散度增大,而有效体积比和水力效率均呈减小趋势。(4)合理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能够提高有效体积比,而有效体积比越高,即污水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运动并最终能够迁移到出水口的有效空间越大,污染物与基质以及附着在基质上的微生物的接触越充分,从而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李沁宋新山陆化杰严登华
关键词:水力效率流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粒径示踪剂
不同基质在人工湿地脱氮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在比较了不同基质脱氮效率的基础上,认为基质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质,其中基质的类型、级配等因素会影响基质作用的发挥;不同基质对脱氮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沸石和蛭石是目前研究中脱氮效率较高的两种基质。在归纳了脱氮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为不同基质由于脱氮机制不同,脱氮性能和脱氮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人工湿地基质所有理化性状都可能影响到它对污水的脱氮效率。最后,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丁怡宋新山严登华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
金膜吸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汞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新型金膜吸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汞,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检出限为1.6 ng/m3,RSD为0.5%~2.7%,测定两种不同浓度的汞标准样品,相对误差为6.1%和3.2%。与两种现行国标方法(巯基棉富集和高锰酸钾溶液吸附法)比较,该方法所需试剂种类少,操作简便、吸附效率好,加标回收率高。
范慧群
关键词: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于分形特征的我国干旱灾害小波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小波分析可用于揭示旱灾时序数据的演变规律,这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我国近60年的的旱灾成灾率时序数据,在探讨其分形及小波特征基础上,利用Mallat算法进行了多分辨小波分解与重构.结果显示:中国旱灾时序数据存在分形特征,其最小嵌入维为6;6层小波分解与重构能够清晰揭示其时序变化的多个周期,其中30-35年(中心32年)周期上能量密度最大.研究证明:1)分维计算中的最小嵌入维作为小波分解的最大有效分解层数可行,通过对旱灾成灾率时序数据的分析也证实了该猜想,这拓展了分形计算的应用.2)我国旱灾成灾率受6个实质性状态变量驱动,具有多周期特征.目前仍处于旱灾成灾率的增长期.
宋新山王宇晖严登华陈燕丁怡
关键词:旱灾分形小波分析复小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