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S030)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海兵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藏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重构
  • 1篇生计
  • 1篇生计方式
  • 1篇四川藏区
  • 1篇屯田
  • 1篇乾隆
  • 1篇乾隆年间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缘
  • 1篇人地关系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适应
  • 1篇两汉
  • 1篇两汉时期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明代
  • 1篇回族

机构

  • 4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王海兵

传媒

  • 1篇回族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青藏高原论坛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 1篇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明代西宁卫的镇戍、屯田与河湟边地社会被引量:1
2019年
明朝初年,随着西宁卫的建立,河湟地区的屯田逐渐展开。明中叶以降,西宁卫军屯走向衰败,民屯地位上升。同时,由于东蒙古诸部陆续进入“西海”,西宁卫的防御体系更趋严密,堡寨、边墙得以增筑。经过西宁卫的移民垦殖和长期镇戍,河湟边地各民族的交流互动和杂居局面得到加强,促进了军事型堡寨社会和屯戍文化的形成。
王海兵
关键词:明代屯田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地区的改土为屯与社会重构被引量:1
2019年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的设营置屯政策是随着嘉绒土司地区局势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的。第二次金川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安置在金川的“降番”、杂谷的部分屯练以及自内地迁来的绿营兵丁、垦民等编入营屯之中,并由懋功协、厅系统实施管理。改土为屯的推行,促进了金川汉、藏、回、羌等多民族共居局面的形成,农业垦殖的进一步拓展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地化”转型,从而在川西北边地的崇山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屯区社会。
王海兵
关键词:乾隆年间社会重构
试论两汉时期汉文化在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地带的传播
2020年
藏彝走廊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族群交往互动的重要通道,两汉时期日渐形成的汉文化逐渐自东向西传播到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地带,目前学界对两汉时期汉文化传播的这一过程关注较少。本文拟通过史料与考古资料二重证据法以分析两汉时期汉文化在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地带的传播及其特点。
李沛容
关键词:两汉时期汉文化
从家名到“家门”:制度变革下的藏区家名研究——以木里县桃巴乡你易店村为中心的考察
2016年
家名因与藏族农牧混合区的社会结构直接相关,而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但要全面动态地考察家名制度,应考虑到同一时代不同社会阶层对家名内涵的认知差异,也需要注意到家名内涵的动态变化。本文拟从纵向与横向的视角,对木里县境内一个藏族村寨的家名与家门进行分析,展示土司时代不同阶层人群对家名的认识和制度变革后家名向“家门”的转变,为深入认识和理解藏区家名制度提供一个可资对比的案例。
李沛容
关键词:藏区家门
人地关系视角下青藏高原东缘的农牧生态与族群分布被引量:1
2019年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农牧生态与族群分布格局是不同人群在经济接触、文化选择以及适应自然环境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受到海拔高度的显著影响。青藏高原东缘的农牧交错地带是中原王朝治理整个藏区的重要依托。明清以降,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以及族群互动的频繁,青藏高原东缘的垂直农业和农牧混合经济得到发展。地理区位的复合型特点、多元族群及其经济文化的交汇,共同推动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
王海兵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人地关系
明至民国时期四川藏区回族的分布、生计与文化适应
2017年
回族在四川藏区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小聚居、大杂居特点。四川藏区回族主要分布在以松潘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川藏大道沿线的康定、巴塘以及康东地区的丹巴等地。农业、商业、屠宰业、餐饮业等是四川藏区回族的重要生计选择。四川藏区回族人口虽少,但在商品流通、民族关系等方面却起着重要作用。生产方式上的互补共生为回藏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随着长期的交往交流,回藏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涵化现象,但从四川藏区回藏互动的整体来看,"和而不同"仍然是回藏关系的基本特征。
王海兵
关键词:四川藏区生计方式文化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